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孙韵:美中对赖清德520就职演说的反应

京港台:2024-5-26 11:53| 来源:美国之音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孙韵:美中对赖清德520就职演说的反应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赖清德就任台湾总统 最新动态

  编者按:这是孙韵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台湾总统赖清德5月20日正式就任台湾第五任民选总统。520就职演说牵动多方敏感神经,对于未来四年两岸关系的判断都要从演说中寻求蛛丝马迹。

  在520之前美中实际上已就稳定双边关系达成了一系列共识,今年到目前为止,美中之间斗争最激烈的是南中国海——尤其是菲律宾仁爱礁军舰运补问题,而不是台湾大选结果或者赖清德当选的问题。从美中对520就职演讲的反应中也许可以一窥未来四年台海局势可能的进展。

  北京做出最大恶意解读

  首先,如众人所预料,中国对赖清德的就职演说做最大恶意的解读。从中国的角度来讲,赖清德就职演说虽然没有宣布台独,但是处处显示台独倾向。例如,就职演说不提九二共识是意料中事,但是前总统蔡英文提过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赖清德也没提;演说虽然提及了中华民国宪法以及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但是也公开宣布“无论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或是台湾,皆是我们自己或国际友人称呼我们国家的名称”;中国尤其介意赖清德没有使用“大陆”而是直呼“中国”——“大陆-台湾”是两岸关系的基本架构,而“中国-台湾”很明显涵盖两国关系的意味。相比之下,他所提出的“重启双边对等的观光旅游,以及学位生来台就学“反而并没有产生积极效应,因为中国本就认为民进党是观光旅游和陆生赴台受限的始作俑者。

  但是从台湾的角度来说,无论在就职演说中释放怎样的善意,只要没有满足中国要求民进党接受九二共识的前提条件,都会被认为是“一贯谋独“。既然中国的态度已经确定,而改善两岸关系的门槛又高不可攀,且不能代表台湾内部民意的共识。与其如此,台湾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尽量推进台湾的叙事。

  中国当局对520就职演说的反应在过去一周内经历了渐进的过程。在520当天和第二天,中国主要的重点首先是放在收集了解内部和外部对赖清德就职演说的反应,虽然国台办两天都就演说做了批判和阐述。但是直到5月22号,中国舆论方向的猛烈抨击才真正火力全开。随后在5月23、24日两天,东部战区对台展开“联合利剑—2024A”军事演习”, 覆盖台湾本岛周围5个区域,并首次覆盖金门、马祖、乌丘、东引等离岛,中国称其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有力惩戒”。

  对于如何看待中国军演,观察人士也可以做不同解读。同2022年佩洛西访台后的中国长达9天的环台军演相比,此次中国军演持续的时间只有2天。军演虽然包括了导弹实弹射击,但是2022年的军演包括了弹道导弹飞越台湾上空、落入台湾东部海域,因此挑衅意味更加浓厚。

  至于演习覆盖离岛,自然引起关于中国对台湾离岛首先动武的忧虑。但是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保持金马目前地位实际上增加了台湾的羁绊和两岸之间的联系,自从八二三炮战以来就是中国既有的安排,所以占领离岛并非北京眼中的上策。

  美国反应颇有深意

  美方对赖清德就职演说的反应也很有深意。在就职演说当天,国务卿布林肯曾经公开表示祝贺。他的祝贺相对稳健,在祝贺赖清德成为“台湾”(而非中华民国)第五位民选总统之余,着重提出的是美国“人民”和台湾“人民”之间的伙伴关系,凸显出这一关系的非官方性质。

  他的祝贺通篇只提到台湾,但是在最后一句话中强调要深化长久以来美国和台湾的“非官方关系”。可以说,这一表态清晰地而有技巧地保持了美国长久来的战略模糊政策,让中国和台湾双方都无可挑剔。

  美方对中国对台军演的表态同样充满战略考量。美军此次对于中方的军演并没有做出非常明显的反应,反而是在中方结束军演一天以后,由国务院在5月25日发表声明,谴责对台军演可能导致事态升级,并与盟友和伙伴就共同的关切进行协调。

  这一政治声明四平八稳,既谴责了中国又没有对中国军演做出军事上的反应。这种“留白”为美国背后的考量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众所周知,美方虽然支持台湾的民主政体以及台湾人民的选择,但并不希望台海由于任何一方的冒进改变现状乃至爆发危机。有所为有所不为本身也正是一种战略。

  对于观察人士来说,赖清德的演说、中国的反应以及美方的回应都不出人意料。“No surprise” – 既无惊吓、也无惊喜,但是三方都对未来四年的台海局势捏一把汗。今年的美中关系企稳回暖是此次管控台海局势的大背景,在美中大国力图稳定双边关系的条件下,华盛顿和北京都有意愿不使局势因为520就职演说失控。

  但是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民进党未来四年的政策是否仍然完全坚持蔡英文时期所确定的路线尚未可知,很多观察人士都认为赖清德会在执政期间推进自己的政治愿景。美方未来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年11月总统大选的结果。 而中方的政策也要取决于中国的经济表现、内部政治发展和领导人的偏好以及意愿,这三者都很难在短期之内得出确定的答案。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需要客观认识到的是过去八年的两岸政策并没有使和平统一的可能性更加光明。由于九二共识这一前提条件,中国拒绝与蔡英文接触对话,造成的结果是台湾渐行渐远。如何接受台湾内部的现实,创造性地选择接触路径是未来管控分歧和风险的核心重点。

相关专题:赖清德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台湾热点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7 05: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