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俄罗斯为何不再认定塔利班为“恐怖组织”?

京港台:2024-6-13 08:56| 来源:欧亚新观察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俄罗斯为何不再认定塔利班为“恐怖组织”?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国际问题专家维塔利·留姆申在俄媒发文分析了俄罗斯不再认定塔利班为恐怖组织的原因。现将该文编译如下,供参考。文章观点不代表欧亚新观察工作室立场。

  俄罗斯当局针对塔利班采取了一项重大行动。5月27日,俄罗斯外交部和司法部请求总统普京将塔利班从恐怖组织名单中删除。如果普京批准这一提议——尽管外交部的措辞意味着最高层已经作出了原则性决定——俄罗斯将朝着正式承认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迈出一步。

  这是坏事还是好事?让我先从重点谈起:与“与塔利班做朋友是糟糕的事”这一相当普遍的看法相反,改变塔利班在俄罗斯的法律地位并不会让事情看起来很糟糕。

  在国际舞台上,俄罗斯对塔利班的态度基本上是模棱两可的。以联合国为例:联合国的恐怖分子名单中包括塔利班及相关组织的成员,如其分支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但这里有一个细微差别:阿富汗塔利班并不在联合国的认定的恐怖组织名单上。

  在美国的立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模糊性。美国在不同的立法法案中将塔利班定为 “恐怖组织”,并赋予所有支持塔利班的团体同样的地位。与此同时,塔利班本身却从未出现在美国官方所认定的恐怖组织名单上。出于政治原因,美国人没有将其列入恐怖组织名单当中。在美军驻留阿富汗期间,这一有远见的决定使美国人得以与塔利班谈判并达成撤离方案。

  在世界其他地区,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正式将塔利班视为“恐怖分子”。除俄罗斯外,这些国家还包括土耳其、加拿大(专题)、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也是其中之一,但在2023年12月,阿斯塔纳以该运动在联合国的地位不确定为由,将其从恐怖组织名单中删除。土耳其、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尚未这样做,但这些国家都与塔利班保持着官方联系。

  就俄罗斯而言,改变塔利班法律地位的决定早该作出,原因有四。首先,现在是莫斯科承认既定秩序的时候了。自2018年以来,塔利班代表团一直畅通无阻地前往俄罗斯。2022年莫斯科委派一名塔利班代表担任阿富汗驻俄罗斯大使。最近,塔利班的代表出席官方活动并与俄罗斯当局举行会谈,俄塔双方互动的频繁程度令人艳羡。

  其次,作为阿富汗现在的执政当局,塔利班原则上也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原因很简单,因为除了他们,俄罗斯别无选择。俄罗斯需要一个平静的中亚,但如果阿富汗不实现稳定,俄罗斯就永远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塔利班已经证明自己是唯一能够控制这个民族和宗教纷争不断的国家的力量。没有他们,阿富汗将重新陷入混乱,猖獗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必会蔓延到塔吉克斯坦等俄罗斯的邻国。

  第三,莫斯科和塔利班有共同利益。在打击毒品和对抗“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在俄罗斯属官方认定的“恐怖组织”)等方面,俄塔双方有共同的利益区间。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塔利班站稳脚跟,帮助“伊斯兰国”在饥饿和破坏中失去发展基础。

  有鉴于此,塔利班仍在俄罗斯的恐怖组织名单上就显得很奇怪了。当然,将塔利班从恐怖组织名单上删除的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可以消除俄塔间建立全面合作的法律障碍。为此,我们将不得不对塔利班负面的一面,如对极端狂热的宗教观点、在人权方面的倒退行为以及将阿富汗拖回石器时代的危险前景等,选择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事情应该在联合国的批准下妥善处理。但是,老实说,在当前的现实情况下,通过联合国来解决问题是一个失败的选择。联合国因安理会成员之间的冲突而陷入瘫痪,解除对任何人的制裁都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莫斯科等不起这么长的时间,不仅因为阿富汗局势随时都有恶化的危险,还因为在争夺该国影响力的斗争中,莫斯科可能会被不受法律限制的竞争对手先人一步。这是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论点。

  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应该张开双臂欢迎塔利班,人们对塔利班产生担忧的确有着非常充分的理由。自掌权以来,塔利班一直与一些恐怖组织保持着友好关系,尽管现在它公开与这些组织撇清了关系,但我们仍不能对它完全放心。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基地组织(在俄罗斯属官方认定的“恐怖组织”),该组织在美国人离开后不久就返回了阿富汗,现在在那里逍遥自在。

  改变塔利班的法律地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美国人已经发现塔利班能严格控制其“朋友”的活动,并能影响他们的行为(例如,塔利班要求基地组织不要与美国接触,以换取在阿富汗的生存权),所以,与塔利班接触是基于现实的选择。另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需要本着“信任但核实”的精神谨慎行事。否则,对塔利班的善意姿态将带来的后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相关专题:俄罗斯,塔利班,阿富汗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03:5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