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总理时隔7年再访澳,两国总理谈出哪些成果?

京港台:2024-6-18 09:04| 来源:上观新闻 | 我来说几句


中国总理时隔7年再访澳,两国总理谈出哪些成果?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当地时间6月17日,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九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这是中国总理时隔7年再访澳,也是对阿尔巴尼斯去年11月访华的回访。

  澳大利亚是李强亚太三国之行的第二站,前后两站分别是新西兰和马来西亚

  分析指出,李强此行适逢中国与三国之间的重要历史节点,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受过挫折的中澳关系而言,此访有助于双边关系重回健康发展轨道。

  访澳守护关系改善成果

  澳大利亚之行为期四天,目的地包括阿德莱德、堪培拉和珀斯。

  第一站阿德莱德位于澳大利亚南部。当地时间16日上午,李强到阿德莱德动物园考察中澳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工作。该动物园是澳大利亚唯一拥有大熊猫的动物园。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贸易部长法瑞尔等陪同考察。

  “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是中澳民间友好往来的象征。”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新西兰研究中心主任陈弘说,澳方此次安排外长迎接、陪同考察等行程,体现对李强此访的重视。

  第二站是堪培拉。当地时间17日上午,李强在堪培拉集体会见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参议长莱恩斯、众议长迪克。

  “这体现出中方倾听澳大利亚各方声音的意愿,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寻找合作的‘最大公约数’。”陈弘说。

  同日,李强访澳之行迎来重头戏——在堪培拉议会大厦同阿尔巴尼斯举行第九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这一会晤缘起于2013年,但近年来,受到疫情、中澳关系恶化等因素影响,中澳总理年度定期会晤陷入停摆。

  但在去年11月阿尔巴尼斯访华期间,双方成功重启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在陈弘看来,第九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聚焦三方面议题。

  第一,中澳关系不能走回头路,不能开倒车,双方需就管控分歧、排除风险寻找共识。

  “自2022年阿尔巴尼斯上台以来,中澳关系改善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守护。”陈弘说。

  第二,在既有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经贸等各领域合作。

  在第九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签署战略经济对话、自贸协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教育、文化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双方发表《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

  在人文交流领域,此次中方宣布把澳大利亚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双方同意互为旅游、商务、探亲人员审发3至5年多次入境签证。

  第三,展望未来,就维护亚太地区局势和平稳定寻找共识,尤其是在国际热点冲突频发、美国挑动大国竞争等背景下。

  在举行年度会晤后,两国总理一致同意坚持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巩固中澳关系改善发展势头,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

  双方确认计划于2024年重启中澳战略经济对话。

  “中澳总理年度会晤恢复对于双方消除误解、避免误判至关重要。”陈弘说。

  另据《环球时报》援引《西澳大利亚人报》报道,李强此次澳大利亚之行的第三站——珀斯是西澳大利亚州首府。在西澳州有大量业务的12家企业巨头已准备好参加在珀斯举行的会议,与澳中两国总理见面。报道还称,中国总理将在珀斯参观由中国企业投资的锂加工厂。

  陈弘表示,中澳经济同样高度互补,矿产、农牧产品是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的主力产品。在澳大利亚,西澳州与中国的经贸合作较为密切。

  葡萄酒也是中澳经贸合作中的重要角色。今年3月,中国终止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澳大利亚官方数据显示,仅今年4月,澳大利亚就向中国出口了总额约8600万澳元(约合4.1亿元人民币(专题))的高品质葡萄酒。

  “总体而言,李强的南澳之行聚焦农牧合作,西澳之行聚焦矿产合作。”陈弘说。除了过往合作基础,中澳在清洁能源等领域也有拓展空间,未来可期。

  访新巩固拓展合作

  访澳之前,李强先到访此行首站新西兰,在惠灵顿总督府同新西兰总理拉克森举行会谈。

  会谈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签署服务贸易、营商环境、农食产品输华、科技、专利审查、候鸟保护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双方发表中新总理会晤联合成果声明。

  陈弘表示,合作成果体现出中新合作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

  教育也是中新合作一大亮点。当地时间6月14日下午,李强在奥克兰同拉克森共同出席中国-新西兰教育发展论坛闭幕式并致辞。

  “在中新关系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年轻人发挥着重要作用。”陈弘说,教育合作有望为两国未来合作打下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还宣布对新西兰单方面免签,以深化人文交流。

  中新合作最大的亮点或许要数经贸。

  访新期间,李强在奥克兰同新西兰工商界代表座谈,还同拉克森共同参观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总部。

  陈弘指出,经贸合作是中新、中澳关系基石,发挥着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中新经济高度互补,新西兰农牧等产品受到中国消费者欢迎。

  “中新经贸合作不仅有基础,还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充满活力和动能。”

  能否延续积极势头?

  谈及此次新澳之行的背景,陈弘认为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共性方面,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是大洋洲地区的两个重要国家,中新、中澳关系今年迎来10周年节点。

  “在此背景下,李强此行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陈弘说。

  差异方面,“长期以来,中新关系一直走在中国与西方关系的前列,双边关系不断提升,共同创造诸多‘第一’。”陈弘说。

  此外,新西兰于去年10月迎来议会选举,拉克森领导的新一届政府同年11月就职。

  “在此背景下,中新两国总理首次会面有助于双方展开沟通,进一步加强中新关系,推动双边关系纵深发展。”陈弘说。

  澳大利亚方面,陈弘指出,由于前总理莫里森时期负面的对华政策,中澳关系近年来遭遇波折。

  不过,阿尔巴尼斯于2022年5月就任澳大利亚总理,此后与上届政府的对华政策进行切割,释放善意,中方给予积极回应。此后,中澳高层进行了两次会晤。

  “这标志着中澳关系改善的进程在自上而下推进。”陈弘说,两国民间、商界、政界往来呈现全面恢复趋势,两国关系“自由落体式”下降趋势逆转。

  那么,经过此访,中新、中澳关系发展的积极势头能否延续?

  谈及中新关系发展方向,陈弘表示,首要关键词是“企稳”。 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新关系受到美国干扰以及杂音。如何在双边关系稳健发展基础上,排除干扰和杂音,是中新关系一道重要课题。

  其次是“向好”。陈弘注意到,在拉克森上任后不久,便传出其计划访华的消息。接下来,双边高层往来有望延续,中新领导人会晤联合成果声明提及相关内容。

  “对中澳关系而言,‘企稳’可能更加重要。”陈弘说。李强此行具有进一步拨乱反正的里程碑意义,有助于双边关系重回健康发展轨道。

  接下来,中澳高层往来也有望延续,最新发布的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提及相关内容。

  但在美国施压、国内存在不同声音等背景下,澳大利亚领导人仍需着眼长远和本国人民利益,作出具有政治智慧的判断。

  中马开创下一个50年

  结束新澳之行后,李强还将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

  据中国外交部介绍,访马期间,李强将同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总理安瓦尔等会见、会谈,并同安瓦尔总理共同出席中马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

  中方期待以此访为契机,同马方深化拓展各领域合作,携手开创中马关系更加辉煌的下一个50年。

  马来西亚之行被视为巩固双边关系的重要契机。

  从历史看,中国和马来西亚是隔海相望的传统友好邻邦。马来西亚在东盟国家中率先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书写了中马关系发展的历史新篇,也开启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新纪元。

  从现实看,2024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马来西亚将接任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中马关系发展面临新的重要契机。

  陈弘指出,马来西亚政府推行独立、务实的外交政策,在涉华议题上保持战略清醒。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加强中马两国关系是有意义的,马方不会被一个国家针对另一个国家的单边行动所左右。

  “总体而言,此次亚太三国行体现出中国外交布局的稳健和全局观念。”

相关专题:澳大利亚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7 07:3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