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美两党"中国通"共识:不寻求推翻中共政权和体制

京港台:2024-6-26 08:04| 来源:自由亚洲 | 评论( 9 )  | 我来说几句


美两党"中国通"共识:不寻求推翻中共政权和体制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美国两党对中国态度,方向上虽然一致,但在具体执行上仍分成强硬和温和派。年底就是美国总统选举,外界都关注下一届政府的对华外交政策走向。华府智库“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周一(24日)举办的研讨会,讨论美国当前三大主流对华策略。参与者包括了现任和有可能出任下届政府的“中国通”,究竟他们的战略思维和执行方式,具体上有何差异呢?

  代表较强硬立场的是曾经与前总统川普共事的副助理国防部长柯伯吉(Elbridge Colby)和前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Matt Pottinger),他们主张透过加强美国的军事实力以确保领先地位。

  刚刚卸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副高级主任、为总统拜登献计的杜如松(Rush Doshi)代表中间路线,提倡对中美关系进行策略性管理,强调美国的竞争力提升。

  至于主张美中合作做法的代表是前美国国防部高级顾问、华府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研究员任林洋(Bonny Lin),主张透过教育和国际合作缓和中美紧张关系,并强调美国的外交政策需要考虑盟友的利益。

  “中国通”共识:创造条件改变中国对外的行为

  三组学者的讨论围绕三个焦点:对华策略的终极目标、 台湾(专题)政策的优先顺序和权衡,以及美国国内政策。

  所有学者一致同意,美国对华策略的终极目标不是政权更迭,不是要在中国推行另一种政府体制,而是创造条件改变中国对外的行为。

  博明:削弱北京对美国敌对情绪的来源

  对相对强硬的博明而言,对华政策应该超越如何管理中国作为一个竞争者的争辩,直接追求胜利。博明解释,自己的提议接近前美国总统列根(Ronald Reagan)的对华政策,胜利的定义是削弱北京对美国敌对情绪的来源,令到北京认清向美国发动苏联式的冷战,甚至展开武装行动都不是可行的选项。

  博明说:“赢得大国之争并不意味著战争,也不意味著投降,而是介乎两者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确保北京会相信,她不能对我们或我们的朋友发动热战,也不能赢得对我们和我们的朋友已经发动的冷战。”

  柯伯吉则不同意博明的看法,指出总统列根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的友谊虽然促成美苏冷战结束,甚至最终引发苏联的瓦解,但是却造成普京的崛起,将俄罗斯推向更独裁的方向。

  柯伯吉表示,由于中共的本质是意识形态为表,实用主义为实,美国的对华政策应该同样从“现实政治”层面出发,而且不能够完全排除北京不会在2027年之前对台湾动武,所以美国应该追求在适当的时间展示明显的军事实力,而非单单透过经济制裁,以达到阻吓中国的效果。

  柯伯吉说:“我们必须紧急关注台海局势,我们现正处于北京随时可能发动武力侵台的时期,我并不是说明天会发生,但我认为这情况有可能在十年之内出现。”

  老一代“中国通”重视接触及结盟

  属于老一代“中国通”、现任副国务卿坎贝尔在研讨会提到,中国与邻国的主权争议、北京推行自二战后最大规模的军力集结等,都正在破坏亚洲的权力平衡,为地区和平带来重大风险。坎贝尔直言,特别是冲突一旦发生在台湾海峡,有机会重创环球供应链,导致全球大萧条。

  坎贝尔解释总统拜登的应对策略有别历任总统,以接触(engagement)为首,透过创造夥伴关系和与高层官员之间的个人交流,与亚洲盟友签署双方及多方协议,例如:“四方会谈”(QUAD)和“美英澳三边安全夥伴关系”(AUKUS)计划,加深不同方面的合作,形成一个联盟结构(latticework)去应对中国带来的挑战。

  坎贝尔说:“从历史上看,美国遵循一个枢纽模式,美国与夥伴先结盟,然后盟友再表态,这做法依赖华盛顿做主动,并且不能轻易扩展联盟。现在,印太『接触政策』涉及建立多个独特的国家组合,形成一个如日本(专题)驻东京大使称的纵横交错的结构,制定从半导体到国防合作,再到海域权利等议程。这结构使美国能够更快采取行动,降低地区成员国利用一票否决权带来的风险,并令盟友与美国分担责任。”

  相对中间路线:应集中思考如何提升美国的竞争力

  以杜如松为首的“管理派”表示,对总统拜登政策的批评都误解了其目的。拜登的对华政策并不是主要想解决问题,而是去思考如何提升美国的竞争力。

  杜如松说:“现时的对华政策不一定能解决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事实上,它是想创造空间去思考让美国变得更具竞争力的方法。当你采取某些步骤,它们是有限制和需要遵从某些逻辑。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现时的对华政策并不是想从根本上导致政权更替,或摧毁中国共产党的经济。”

  “合作派”提出北京可靠 “隔离”战术夺取台湾

  任林洋早前在CSIS发表研究,沙盘推演若北京想夺取台湾,除了“武力侵略”(invasion)和古巴式的“贸易封锁”(blockage)外,还有第三条路,即利用海警、海上民兵和各类海事安全机关将台湾本岛与外界的联系全面或局部“隔离”(quarantine),造成台湾港口可能无法进出、切断能源等关键补给物资供应,使台湾因经济瘫痪而屈服。

  这称为“灰色地带”(gray zone)战术,也就是采取逼近但还未达可能被视为战争行为的行动。任林洋的研究指出,届时解放军的陆海空部队可能只扮演辅助和支援角色,而这种战术也会令到美国和盟友在反制上增加难度。

  任林洋认为,北京随时都可以发动“隔离”措施攻台,而这措施比“贸易封锁”更合乎成本效益。

  她说:“因为如果对台湾进行隔离,美方不会作出强烈反应,而且中国围绕台湾建立隔离区的成本不高,但中国实施贸易封锁的成本要高得多,所以中国可能在接近2027年的时候才对台湾制出贸易封锁措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5 10:4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