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一家4口误食野生"鹅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救治

京港台:2024-6-27 11:43| 来源:极目新闻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一家4口误食野生"鹅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救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一户村民在山上捡拾野生菌后,误将有毒的鹅膏菌带回,烹饪食用后导致一家4口中毒,被送进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

  6月25日,家属在网上发起筹款求助,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截至26日下午,共有2.2万人次捐款,捐款金额已超40万元。目前,这场爱心接力仍在持续。

  

  ▲小彭的弟弟

  6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获悉,尽管经过全力救治,一名老人于25日晚不幸离世,其余三人仍在全力救治中。事发后,村里为患者一家申请了临时救助和低保,发动全村为他们捐款。目前,当地多部门已展开宣传,提醒广大群众采食野生菌风险高,谨防中毒。

  误食有毒鹅膏菌

  一家四口被送进ICU

  6月25日,一篇“米易草场一家4口病危,大二学子ICU外求救命”的求助帖,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求助者叫小彭,今年21岁的他,正在读大二,他为家人发起筹款:“我的外公、爸爸、妈妈、弟弟食物中毒,现在攀枝花中心医院ICU抢救。”

  小彭一家来自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镇克朗村。据介绍,6月19日,小彭的母亲和弟弟到离家不远的山上去摘蘑菇,“误将有毒的鹅膏菌带回”;当天中午,小彭的外公来走亲戚,大家一起吃的饭食中,就有从山上摘的蘑菇。“谁也不会想到,外公、爸爸、妈妈、弟弟全部中毒。”

  20日凌晨,四人感觉有中毒的迹象,马上去了米易县人民医院,医生了解情况后立刻将他们送到抢救室,进行洗胃和输液抢救。之后,四人被送入ICU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21日,小彭的外公和弟弟病情加重,医生安排转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2日,小彭父母也因病情加重转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3日晚,小彭的父母和弟弟病情稍微稳定,转入综合ICU继续透析治疗。24日,外公转入综合ICU救治。“短短几天时间,连下6张病危通知书。”

  4人被诊断为蕈类中毒

  其中1人已不幸离世

  资料显示,鹅膏菌属包含大约600个伞菌物种,包含一些世界有名的最毒菇类。

  云南疾控曾发文称,剧毒鹅膏菌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是中毒致死率最高的一类毒菌,误食毒菌中毒死亡90%由剧毒鹅膏所致。现知我国鹅膏科共计4属130种,鹅膏科的菌子既包括著名的食用菌,也包括有名的剧毒菌,剧毒鹅膏含鹅膏毒肽,即便经过高温处理也不能降低其毒性。鹅膏类中毒可造成急性肝损害型症状、急性肾损害型症状、神经精神型症状。

  

  ▲几种有毒的鹅膏菌 图据“云南疾控”

  红星新闻记者看到,攀枝花中心医院出具的病危通知书显示,小彭的父母、弟弟、外公4人均为被诊断为蕈类中毒(白罗伞)。4人出现了肝功能损害、急性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

  6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因病情严重,小彭69岁的外公于25日晚不幸离世。目前,其15岁弟弟、42岁母亲、37岁父亲仍在医院治疗中,尚未脱离生命危险,总计花费30多万元。另外,小彭的弟弟可能需要肝移植。

  当地对患者家庭展开救助

  2万名网友捐款已超40万

  6月26日,米易县草场镇克朗村的村民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们所在村子是山区,当地人都有上山捡拾野生菌食用的习惯,“他们一家4口吃野生菌中毒的事,在村里已经传开了,是近年村里中毒人数最多的一次。现在,大家也不敢去捡野蘑菇吃了。”

  草场镇克朗村的村干部也向红星新闻记者证实了小彭一家4口吃野生菌中毒及小彭外公死亡一事。“他们家的经济条件不怎么好,父母在家务农,大的孩子在读大学,小的儿子还在读初中。”该村干部表示,目前,村里已帮他们申请了临时救助和低保,并发动全村村民捐款。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事发后,当地多个部门展开宣传,提醒广大群众采食野生菌风险高,谨防中毒。“天天开坝坝会,提醒村民不要到山上去采野蘑菇。”上述村干部表示。

  6月25日,小彭在网上发起筹款求助,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截至26日下午4点,短短一天,共有2.2万余人次捐款,捐款金额已超40万。目前,这场爱心接力仍在持续(如果想帮助他们,可点击此筹款链接)。

  不要随便吃野生菌类

  若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据了解,蘑菇是一种大型真菌,全世界已知蘑菇种类有14000余种,我国已知种类估计在4000种以上,其中具食用价值的仅1/4,具药用价值的仅1/10。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发生中毒甚至死亡的大型真菌。

  四川一家医院的医生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在毒蘑菇中毒病例中,含鹅膏类毒素的蘑菇致死率是非常高,最为危险的,这类毒素目前发现存在于三大类蘑菇:一、鹅膏属,如致命鹅膏、赤脚鹅膏、淡红鹅膏、黄盖鹅膏等,这个属的蘑菇外形有“头带帽、腰系裙、脚蹬靴”(除赤脚鹅膏无靴子)的特点;二、盔孢菌属,这个蘑菇多在秋季出现,长得像“青杠菌”,长在枯木或富含木质的土里;三、环丙菇属、肉褐鳞环丙菇与四川最多见的胃肠型大青褶伞长相类似,但后者出现症状迅速,前者多大于6小时才会有不适出现。

  

  ▲川渝野生毒蘑菇图鉴 据四川疾控中心

  据介绍,含鹅膏毒素的蘑菇最重要的临床特点就是潜伏期大于6小时,即食用蘑菇到出现症状时间超过6小时,甚至10多小时。一般是先出现胃肠不适,经治疗后有所好转,可能就出院了。但事实上,患者的肝肾功能恶化一直在隐匿进展,多在中毒后第三天开始出现脏器迅速恶化表现。因此,蘑菇中毒,需要医生有丰富诊治经验。

  医生建议,不要随便吃野生菌类,最好不要混吃或混吃干菌。食用前,最好拍照或留样,一旦出现中毒症状能给医生提供判断依据。如果食用后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和催吐,及时就医。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05:2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