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痛心!苏州英雄阿姨去世 她给我们每人挡了一刀

京港台:2024-6-28 21:29| 来源:雷叔说事/华中评论 | 评论( 30 )  | 我来说几句


痛心!苏州英雄阿姨去世 她给我们每人挡了一刀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最让人痛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苏州市公安局发布见义勇为公告:

  胡友平,女,1969年7月生,现居苏州市姑苏区。

  6月24日16时许,胡友平在苏州高新区塔园路新地中心公交站台发现有人持刀行凶,立即奋不顾身上前阻止,被犯罪嫌疑人连捅数刀,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胡友平在他人面临严重生命威胁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避免更多人遭受伤害,展现出英勇无畏、匡扶正义的崇高品质,有力弘扬了社会正气。

  

  

  这要从最近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说起。

  一位52岁的无业人员,在苏州高新区袭击了一对日本(专题)母子。

  

  

  

  高新区这地方有点不一样,当地日企多,有很多日本人居住,也有日本人学校。

  按一位受访者来说,“在这一带,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关系非常好”。

  

  

  

  而凶手也不是本地人或常住苏州的,他近期从外地来到这边。

  这一天,等车子到站开门,他看到车上坐了些孩子和家长,车门口站着一对母子。

  先捅伤日本母子;他也没打算停手,而是想冲上车里,砍杀更多人。

  这时候胡友平站了出来,阻止他上车。

  结果她重伤不治,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对于这件事,你完全可以理解成,英雄挺身而出救了一车人的故事。

  但在网上很多人不这么觉得。

  许多人是在叫好的。

  还支持凶手这么做,希望他上车继续作案,伤害更多日本孩子。

  

  

  上面的评论放全网算克制得了,更激烈的言论想必你也看到过了,我就不再罗列。

  对于这些评论,我只能说,感谢见义勇为的胡友平阿姨吧。也幸亏凶手没能上校车伤害更多孩子。

  如果这男的真上了校车,伤害了一群日本小孩,绝对能上世界上大多数媒体的头条。

  就算你完全没有良心,觉得这些学龄前小孩是“活该”。你也该想想国家。若真发生了这种惨案,那我们国家最近做的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努力都泡汤了。

  什么世界最安全,什么欢迎外国人的宣传再也不会有人信了。

  苏州政府更要恨死他了。

  一周前,江苏代表团去日本考察访问,主题是以经济为主的交流交往。

  过去一年,苏州吴中区和高新区去日本招商去过两次。

  

  

  过去几年,苏州往往把日本当作对外招商引资的第一站。

  

  

  几年前,苏州与日本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就占全省的一半了。

  

  

  为啥,苏州要频频与日企来往?

  说一组数据资料。

  现在,苏州累计使用外资超1600亿美元,居全国第三。

  苏州高新区这样的区域,已经是长三角著名的日资“高地”,有超过750家日资企业齐聚在此,占苏州全市的三分之一,数量为全国区级行政单位最多之一。

  苏州总体上有日资企业2250家左右,大约占到江苏的三分之一。

  

  

  可想而知,背后牵动了多少中国家庭,多少就业。

  这边有了经济。

  那边日企也没闲着,慢慢发展成了一个区域性总部。双向奔赴了。

  

  

  都是为了经济好。

  最后日资企业已经成为苏州高水平扩大开放的关键一环。

  所以你看报道,高新区始终把对日合作作为重中之重。

  昨天,苏州说外资持续加码深耕时,也强调了发挥日资高地的作用。

  

  

  也就是说,对日企的招商引资,是苏州从前要做,现在更不能松懈的事。

  这时候,你去捅伤日本母子,还想伤及一车日本孩童,是多么见不得苏州的好呢?

  唉,他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件又蠢又影响坏的事。

  某些网友可能觉得外国人是敌人,觉得袭击来华外国人是“爱国”。

  其实不然。

  我们国家其实一直希望外国人可以多来中国旅游、交流。

  为此做了很多努力。

  去年11月,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更是扩增到了54国。

  

  

  

  越来越多酒店取消了“接待外宾”限制,都能接待外宾了。

  很多地方教外国人如何移动支付、办手机卡、坐地铁……

  比如,北京市官方网站就出台了多语种的上百个指南视频,教外国人如何移动支付、办手机卡、坐地铁。

  

  

  

  即使你再不愿意去目的地城市的官网找资料学习,那你也可以去看看中国各驻外使馆发的介绍。

  

  

  只要诚心想学,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不管是谁,多少遍我们都教。

  效果也很明显。

  今年外国人又多了。

  在西安,他们把古都逛遍了,都逛到白鹿原那块去了,不经意间你会觉得自己成为外乡人了。

  

  

  在上海,他们把朱家角古镇一度玩成了青浦威尼斯,你要知道朱家角可是离市中心有近两小时的地铁通勤时长。

  

  

  你看多了会觉得,最近半年全球旅游博主都挤中国来了。

  这其实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你会发现,外国人真的被所见所闻震撼了。

  他们最后会反复强调,中国完全和西方媒体宣传的不一样,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的信息基本都是负面的。

  就像现在出过国的人多了,以往那些神话或者妖魔化外国的“意林故事”也渐渐没有市场了。

  然后在他们带动下,即使没来过中国的人,也对这个古老又现代化的国家改观。

  “我从未去过中国,但我知道它是一个相对先进的国家,其技术也非常非凡。这是我从那些去过那里的人那里听到的。”

  “确实是。我在那里工作的朋友说上海在许多领域领先20年。”

  

  

  这时候去袭击外国人,或者为袭击外国人的恐怖行为叫好的,才不是爱国呢,而是和国家作对,是碍国。

  真的爱国,肯定是要希望国家好,希望大家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能来华旅游生活的外国人,大多都是对中国有好感的,他们的见闻,他们在国际上的宣传,都对中国有利。

  更别说他们给中国带来了真金实银的税收。

  伤害他们,就是减少中国税收、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阻碍中国对外开放。

  这又怎么会是爱国呢?

  怎么样爱国的问题,对于普通人也不复杂。

  踏实过好自己的生活,心有余力帮帮身边的同胞,就是很好的爱国者。

  但对于个别博主来说,是复杂的。

  他们会盯住一些日本人学校。

  反复拍摄取景,发布教唆性言论,然后期待流量发酵。

  

  

  

  有时候张冠李戴,有时候会说咱是“民间抗日锄奸第一人”。

  大家认不认可这样的头衔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千篇一律地把找茬这件事进行到底。

  但认真分析,很难猜出他们行为的逻辑。

  比如,清明节祭拜时,别人会放鲜花,而他是摆拍自己的香烟打火机。

  买不起花呢,还是觉得烟气更符合场景呢,谁也不知道。

  

  

  连祭拜礼仪都能忽视,那外国人学校为什么建立,是谁帮助建立的,他们更不会关心了。

  只想着将自己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发泄给同胞罢了。

  他们自己憋着自嗨倒还好。

  可问题是像上面这位52岁的歹徒一样,很多人会受到个别博主影响,成为新的凶手。

  那确实很不好。

  而这时候这些博主显然不会负责,他们早就撇清干洗了。还会羞辱一句:

  “不是,你真捅啊。”

  在他们眼里,爱国是一层一层戏法,虚虚实实的。

  荒唐的无可救药,离谱的令人发指。

  所以最后再强调几点:

  跑去欺负学龄前儿童的,绝对不会是英雄。

  更不要把那些混蛋叫成英雄。

  

  

  这些本不需要讨论的。

  要怪就怪很多人吃太饱,所以在互联网上大放厥词。

  市民胡友平给我们每个人挡了一刀

  

  看到苏州市公安局关于追授市民胡友平“苏州市见义勇为模范”称号的公示,泪流满面,必须有这样的表彰。虽然相比一个大写生命的不幸离世,一种震撼人心的牺牲,一种壮烈、伟大、正义凛然的勇敢,这个称号很轻,微不足道,但这几天人们一直在等这个来自官方的表彰。有了这个称号,面对这个名字,人们不至于那么无法释怀了,那种无法呼吸的痛心也会稍稍纾解一点。胡友平永远看不到这个称号了,活着的人需要看到,某种程度上,她不只是在为现场两三个人挡了致命的几刀,也是为我们每个人挡了刀。

  

  

  托尔斯泰说,当你感觉到自己疼,说明自己活着;当你能感觉到别人疼,说明你是一个人!敬爱的胡友平,无法想象那一刻,当罪恶的刀砍在她身上时,她是多么多么的疼。如今她已经感觉不到疼了,当那充满疯狂、仇恨的罪恶之刀砍下来时,她是感觉到别人的疼,替别人挡了刀。那个“别人”是一个有具体身份、有名字、有国籍的人,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她是为我们每个人挡了刀!她挡了刀,我们这些活着的人,非常疼!为她疼,为她的亲人疼,更以人的共有身份感到疼!

  6月24日16时许,胡友平在苏州高新区塔园路新地中心公交站台发现有人持刀行凶,立即奋不顾身上前阻止,被犯罪嫌疑人连捅数刀,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此前媒体报道,两名日本公民在苏州遇袭,一中国公民阻止时受伤,警方通报——本来以为只是一般受伤,没想到伤得那么重,凶手那么凶残,她是那么地奋不顾身。不为她写几个字,不看到她得到至高的表彰,不看到疯狂的嫌疑受到严惩,不遏制那种在我们的土地上播洒极端仇恨的邪气、妖风、丑行,我们会觉得非常不安,无法释怀。

  想起多年前余虹教授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很戳心:有一种爱我们还有陌生。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之后,那种超越仇恨、弥合对立的人性友善,触动人心。好市民胡友平,面对砍刀时的挺身而出,阐释了一种更有震撼力的伟大人性。这个案件中,网络传播和媒体报道时纠缠着很多身份标签,嫌犯是中国人,遇袭者是日本人,挺身而出是中国人,我想,市民胡友平挡刀的时候,心中并没有这些身份符号的区隔,她是一个人,看到另一个的生命受到威胁,她感到了疼,她站出来了。没有人性,泯灭人性,就是不把另一个人当人,感觉不到另一个人的疼!人性光辉,就是人同此心,悲欢相连的疼痛,不把他者生命当工具,关心他者和众人,并相信它最终会与自己的命运密切相关!

  

  

  她何只是一个好市民、好公民?何只是一个“苏州市见义勇为模范”?更是“中国见义勇为模范”“世界见义勇为模范”!她以人的身份,为我们每个人挡了一刀。可以肯定,如果我们置身于这样的险境,身边的她也会站出来,为陌生的你我去挡。我们这些人,有责任和义务记住这个名字,看到她受到抚慰和褒奖。她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挡住了那把刀,我们必须努力挡住那些黑手,让那把刀不敢落下来,让仇恨、戾气、暴力远离我们身边。

  说市民胡友平替我们挡了一刀,还有这个层面的敬意:她让我们国人在世界面前不至于感到某种惭愧或耻感。一个开放、健康、多元的世界,应该是友好的,对身边人友好,对国际友人友好,对世界友好,可这把罪恶的刀,破坏了这种友好,传递了某种让外国友人不安的氛围。本来,“两名日本公民在苏州遇袭”这种标签,让国人感到很难堪,我们应该在我们的土地上保护好国际友人,正像我们期待国人在国外得到保护一样。挺身而出的市民胡友平,让我们不至于那么羞愧,她站出来挡刀,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保护了另外两个生命,也是替我们完成了一种世界凝视下“保护”。面对这个偶发事件,不要说中国人如何如何,不要贴什么标签,挡刀的就是中国人!人同此心,风月同天,绝大多数国人都是这么友好、善良、真诚并嫉恶如仇。

  想起多年前,也有一个名字,让我们在世界的凝视下不至于羞愧。他叫李昭,当一个罪犯在西安街头疯狂砸日系车,并用罪恶的U型锁砸向车主脑袋时,这个叫李昭的年轻人,在路口举着牌子,提醒车主:前方砸车,日系车请调头。这张令人动容的照片,在微博上被转发10余万次,网友评价:“他在自己站立的地方为这晦暗的一天留下了些许的亮色。”胡友平挺身挡刀的那一刻,岂只是“些许的亮色”,闪烁着更让人充满敬意的勇敢。她保护了其他人,也捍卫了一个地方的友善尊严,为保护我们“正义友善的形象”挡了刀!

  媒体披露了这样的细节,胡友平先是拉住嫌犯,又从身后抱住嫌犯,嫌犯反手将她刺伤。如果当时嫌犯没有被拦住,将会有更多人受伤。痛心,痛惜,她为我们每个人挡了刀,不给她鞠个躬,不看到这个名字被铭记,会觉得很不安!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13:2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