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苏州袭击事件:以真实的人抵抗虚妄的仇恨

京港台:2024-6-29 21:30| 来源:往事与随想 | 评论( 14 )  | 我来说几句


苏州袭击事件:以真实的人抵抗虚妄的仇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仇日”是一个让我极其厌倦的话题。它跟姜萍事件还不一样,那个是觉得无足轻重到了无聊的地步,“仇日”是一个重大话题,我厌倦它是因为讨论太多而现实愈发污糟。

  20年前是泼大粪,10年前是U形锁,现在是动手杀人了。

  我也不想讲道理,虽然对于这方面我还算略有所知,但我觉得这不是讲道理的事情,没用。

  我想说说情感,这种情感是怎么来的,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说这种情感是鼓噪来的,它不真实。我不是说它是装的,我是说它的基础不真实,来自虚妄的东西。比如你去看个电影,悲伤落泪,它不是装的,但这种悲伤,就比不上失恋或者失去亲人的悲伤。它需要长久的,每天给你放电影,才能勉强维持。

  要消解这个东西其实很容易,一旦你去接触它所说的,就很容易消解。举个例子,我儿子去上小学,回家就满口“日本(专题)鬼子”,说了也没用。有次带他去了趟日本,回来再也不说“日本鬼子”了。但如果你拒绝接触,就很难,比如我知道的一个孩子,坐邮轮过日本港口,也拒绝上岸,就失去了一次机会。

  当然,也不一定非要肉身去日本,你玩日本的游戏,看日本的电影漫画,也很容易消解的。就算看日本AV,也会有帮助,你看,微博上大家对苍井空就很友好。或者你买日本的东西,也行。很多人跑步的人喜欢日本跑鞋,比如亚瑟士、美津浓,大概七八年前,我在一个跑步论坛,有跑友号召抵制日货,不仅没人响应,反而给各种嘲讽,最后委屈地说:你们不抵制就算了,我抵制难道有错吗?看得我都笑了。

  但是,这里有个情感价值的衡量的问题:孰轻孰重。其实情感是很难衡量轻重的,但我们从小一直在被教导一个简单的衡量方法:大的重,小的轻,比如说国家重,个人轻,所以要舍小情小爱,顾国家大义。

  然而之所以要教,其实它不符合人的本性。做新闻的有一句话,大致意思是:非洲死了100个人,没有你的牙疼重要。这讲的是新闻的贴近性。人性就是这样,离你越近的,你感受越真切。

  举个例子,我曾祖母在三年大饥荒中饿死了,我就没啥感受,因为我没见过她。我姑妈那时候被饿得躺在桌子上一整天一动不动,我就很不高兴,因为姑妈对我蛮好的。但听我爸妈说当时的事情,我就会很愤怒。这就是远近亲疏之别。而仇日,说实在的,离绝大多数人就太远太远了。

  而进一步我想说的是:这不是坏事。你爱花花草草,猫猫狗狗,和爱国没有高低的。举个例子,疫情期间要“人道处理”你的猫狗,你不同意,誓死不从,这不是没有大局观念,不讲大义,相反这是对的,甚至,唯有人人都这么做,对这个国家才是好的。

  再重复一遍,有两种情感,一种情感是宣教来的,一种情感是自发的。前者需要年年说天天说,否则你就会淡忘,后者则不用,你只需要尊重你真实的生活体验。后者是我们所有的快乐、幸福的来源,甚至,是尊严之所在,不要轻视它。你看见夕阳,心旷神怡,这种情感,不低于爱国情感的。要知道宣教的目的,很大程度就是让我们自轻自贱。

  由此回到苏州杀人事件的双方。遇害的胡友平,我想她见义勇为的一瞬间,只是出于人性的本能,不会去想那些宏大的东西。

  

  你看她那张脸,再普通不过了。但唯其如此,你看到这张脸,会忍不住想落泪。这种真实的反应和真实的情感,是弥足珍贵和珍惜的。不需要“挽回民族脸面”一类话语的包装,她就是个真实的人。

  再看杀人嫌犯,我没有太多的恨,更多的是感到可悲。有位律师朋友说,虽然反对死刑,但希望他被判死刑。但我更赞成我另外一个律师朋友说,有点长,我直接贴图在下面。

  

  没错,他当然也是受害者,被虚妄之物诱导失去了自我的人。这场天天都在上演的大戏中,有人是导演,有人是演员,有人是搭台的,有人是看戏的,而他,入戏太深,难以自拔。

  写到这里,心绪难平。无数的人像他一样成为受害者,他们是“信息上的贫民”,有可能生活上也不宽裕,他们不应该遭此荼毒。我之前就说过,我们要分清谁是始作俑者,谁是操盘手谁是受害者,爱该爱的人,恨该恨的人。

  大胆说一句,如果没有那些仇恨教育和宣传,如果让舆论市场自由生长,不出五年,顶多十年,我们的仇外情绪可以减少九成。我不认为这是一个过于乐观的判断。因为我相信,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更接近胡友平。再次致敬,望安息。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16:0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