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皇帝后宫有多肮脏?这些记载叫人大开眼界

京港台:2024-7-2 04:19| 来源:读史 | 评论( 9 )  | 我来说几句


皇帝后宫有多肮脏?这些记载叫人大开眼界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01

  受电视剧和权力迷雾的影响,很多人印象里的皇宫实际上等于天宫:

  精巧设计比比皆是,管理制度井井有条,殿堂庭院一尘不染,终年四季金碧辉煌。

  网上甚至还常年流传着故宫屋顶如何精妙,让鸟儿无法停留所以没有鸟粪的传说。

  实际上人鸟爷都是边飞边甩,想往哪儿拉就往哪儿拉,到皇帝脑袋顶上也照拉不误。你们人类搞权力崇拜,蒙住自己的眼就算了,别老想着带上人家。

  剥除被权力扭曲的想象,古代皇宫以今天的标准来看,都是很肮脏的。

  剧作家齐如山出生在清朝光绪年间,年轻时进过几次紫禁城,他回忆当中的故宫,是这样的:

  “在皇上常经过的地方,当然是相当洁净,稍背的地方,也是大堆的炉灰垃圾及茶叶果皮等等……最奇怪者,是太和殿等处,也非常之脏……在太和殿月台上(丹墀)看到许多人粪,干脆说就是一个大拉屎场;丹墀下院中,则蓬蒿满院,都有一人多高,几时皇上经过,几时才铲除一次,这也是大家所想不到的。”

  02

  有人可能会质疑说,齐如山进故宫的时候已是光绪末年,清朝行将灭亡,皇宫管理难免废弛,代表不了古代整体情况。

  但是,王朝极盛时就算好些,皇宫该有的肮脏一样都不会少,古代的物质条件和卫生管理水平已经决定了清洁程度的上限。

  对于一座大型皇宫来说,就算是最基础的清洁工作——地面清洁,劳动量也大得吓人。

  

  1949年故宫彩照,屋顶上长的草就源自鸟粪里的种子。

  北京故宫的室内建筑面积差不多是15万平方米,欧洲最大的王宫,意大利卡塞塔王宫大概有13.8万平方米,假如每人清洁100平米也需要上千劳动力。

  皇宫不只有室内需要清洁,路面、园林、屋顶理论上都需要日常维护,拔草、洒扫、运垃圾都不是轻活。

  法国凡尔赛宫经常因为拖欠清洁工工资遭遇罢工,中国的宫女太监身为奴婢,也找到了自己的“罢工”方法——有清一代,宫女、太监逃亡、自杀年年不断,以至于内务府把逃跑和自杀定为株连家人的重罪。

  一种更常见的罢工方式是“摸鱼”,也就是选择性地完成工作。

  除了齐如山见到的紫禁城,圆明园也是个典型的例子。

  在清朝还不算衰落的乾隆嘉庆时期,圆明园的状况就是皇帝常去的地方卫生良好,不去的角落则衰退荒芜。

  

  18世纪那不勒斯国王修建的卡塞塔王宫,在宫廷入驻的情况下,让1200个没有水电的房间保持清洁几乎不可能。

  03

  皇宫卫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生活垃圾。

  大型皇宫生活着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这些人每天产生的垃圾无法及时收集、转运,就会囤积在沟渠、死角当中,还会滋生蟑螂老鼠。

  城市老鼠的活动范围并不大,至多只有几十米,但中国历朝历代都不缺乏皇宫有老鼠的记录,这足以说明生活垃圾堆积的普遍性。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个故事说:

  “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正是由于鼠患无法根除,世界各地的王宫才普遍形成了养猫捕鼠的习惯。

  1745年,俄罗斯女皇叶丽萨贝塔一世为了对付冬宫的大老鼠,下令专门从喀山引进了一群强壮的“鞑靼猫”。

  同一年,未来的叶卡捷琳娜女皇刚刚从德国嫁到俄国,她为俄国皇宫的肮脏感到震惊,在日记里,她把俄国皇宫形容为“充斥泥沼和污物的大院里的一座烂木房子”。

  但是,叶卡捷琳娜的家乡西欧也没好到哪去,英国和法国的王宫也以肮脏著称。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经常带着上千人的宫廷在各个行宫之间穿梭,他们每离开一个地方,就会留下堆积成山的垃圾和排泄物,几个月内都不能再住人。

  法国的卢浮宫和凡尔赛宫以现代标准看也是两座大粪场。

  17世纪卢浮宫的一份报告说:“宏伟的楼梯上和大门后边到处都是排泄物,人们可以闻到上千种不同的臭味。”

  以豪华著称的凡尔赛宫在1780年有29个厕所,每个厕所都散发着可怕的臭气。

  法国国家档案馆的一份资料记载,发酵的粪便导致一些工人窒息,有的孕妇因臭气生病去世,臭气甚至熏坏了建筑,让人们无法入睡。

  法国王室也受到了粪尿的严重影响。

  1760年4月,国王和他的家人从凡尔赛启程前往马利宫暂住,原因就是厕所已经填满了。

  1762年秋天,国王按惯例到枫丹白露行宫居住,但很快就被迫离开,原因就是枫丹白露的厕所还没有清理干净。

  

  欧洲君主传统上普遍拥有多座王宫,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因为卫生问题需要经常迁移宫廷。

  04

  排泄物处理是古代皇宫面临的头号卫生难题。

  18世纪的法国人想用化粪池和下水道解决问题,可惜那时的技术还不成熟,排水系统又经常被生活垃圾堵塞,结果排泄物经常蔓延到街道上甚至厨房里,皇宫就这样被“黄汤”包围了。

  清代北京城用来排污的沟渠也是出了名的堵塞。

  清宫选择用马桶收集从皇帝到下人各色人等的排泄物,再把马桶统一堆放等待运出城。

  但运送者十天才来一次,其余的时间只能任由排泄物堆在皇城角落里积累发酵,周围难免飘散恶臭,负责处理这些工作的是身份低贱的“辛者库”。

  不过,即使是中国的皇宫也无法完全阻止下人随地便溺。

  对于被管束压迫的奴婢来说,这也是一种朴素的反抗形式。

  清末太和殿旁边出现的“粪场”就是帝国已经衰朽的信号。

  05

  古代皇宫还有一个永远无法战胜的天敌,那就是柴煤产生的灰、烟。

  在玻璃不普及、房间普遍狭小、照明不好、通风差的古代,各种灰尘和烟熏都会日复一日地让房间变脏。

  土耳其的托普卡帕宫和中国西藏的布达拉宫在古代都相当注重清洁,但是也免不了烟熏火燎的困扰。

  奥斯曼苏丹的盛宴以豪华著称,但制造这些美食的厨房饱受烟囱堵塞之苦。

  布达拉宫除了终日弥散着香油味,还在地垄里堆放着重达几千吨的垃圾废料。

  

  英国汉普敦宫。墙上保留了烤炉烟气熏染的痕迹。

  今人眼中的皇宫金碧辉煌,完全是现代改造清洁后的结果,而权力滤镜又扭曲了人们的想象。

  事实上,古代世界的统治者也不过是一帮“草台班子”,他们努力营造的声色排场经不起细看,皇宫的每个角落里都充斥着肮脏。

  1949年,政府组织了7万名志愿者,对故宫进行了历时9个月的清洁,打理出了25万立方米重达20万吨的垃圾,铲除了屋顶上和庭院中蔓延的杂草,外加70多年以来不间断的维护,才塑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故宫博物院”。

  打扫皇宫有多难不必多说,宫殿面积大、死角多、垃圾污渍种类繁杂,又得小心破坏文物,一言以蔽之,清洁场景极度复杂。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史海钩沉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3 09:3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