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断人财路,杀人父母!这次信号很明确

京港台:2024-7-6 05:14| 来源:派克斯研究院 | 评论( 13 )  | 我来说几句


断人财路,杀人父母!这次信号很明确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断人财路,杀人父母。

  中国历史上,财税改革从来都是最惊心动魄、最你死我活的斗争。

  张居正和雍正成功了,为明清续命百年。王安石失败了,随后金融崩溃。

  现在,新一轮财税改革就要来了。

  这次被盯上的,可能是富人。

  1

  税收,是国家的命脉。

  明亡,不亡于努尔哈赤与李自成,实亡于白银外流造成的税收体制崩溃。

  税收,也是央地博弈时指导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最明确的信号。

  比如94年分税制改革,直接奠定了未来20年土地财政的基础。

  也因此,改开以来,上头基本每十年就会审视一次国家的税收制度。

  1993年,大会拉开了分税制改革的序幕。2003年,大会确立了公共财政的改革重点。

  2013年,大会提出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

  现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最大的财税改革,很可能就要来了。

  6月25日,审计署向人大提交了《2023年工作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这几天呢,各路官媒也纷纷开始吹风,说消费税改革将至:

  受消费税改革利好的中国中免,昨天直接逆势涨停:

  

  中国中免日k 数据来源:雪球

  王府井,同样涨停。

  

  王府井日k 数据来源:雪球

  我们知道,财税改革,一定会动到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那这次可能在大会后上马的财税改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

  就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这次的财税改革有三个重点:

  1 、将消费税扩大至“富人消费品”

  2 、征收环节后移,引导地方刺激需求而不是加大生产

  3 、消费税收入向地方倾斜

  一个个说。

  首先,先说消费税范围扩大。

  咱们国家目前,有两种消费税。

  一种叫“增值税”,一种就叫“消费税”。

  其中,我们国家的“增值税”更接近于真正意义上的的消费税,从生产端对所有商品征税。

  而我们国家的“消费税”更像一种惩罚性的二次税收,只对烟、酒、奢侈品、木质一次性筷子、鞭炮、成品油、汽车摩托车征税。

  要么不环保、要么有成瘾性,反正都不怎么正能量。

  你可以把我们国家的“消费税”理解为“负能量税”。

  它提供了中国约8%的税收,是中国第三大税收来源。

  

  但是呢,这个“负能量税”的税率表,是2008年定的,到今天已经严重过时。

  像私人飞机、高档会所、马术这些玩意,08年的富人还不配拥有,但在今天已经是标配了。

  所以,扩大征税范围,其实就是更多地从富人的享受里征税,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是好事。

  更重要的,是征税环节后移和消费税下划给地方。

  这两点,将彻底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

  目前,地方政府在企业身上只能收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而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是在生产环节就完成了征税。

  

  举个例子,所有地方政府里,只有贵州政府能在茅台身上收到税。同时,茅台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增加税收,卖没卖掉,地方政府并不关心。

  税收环节前置最大的好处,是征税简单。你只要在茅台厂数瓶子就行,不需要去查这箱酒到底是卖到了上海还是河南。

  而最大的弊端,就是直接导致了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刺激生产,而忽视刺激消费。

  你像光伏,中国的产能都大于世界总需求了,可行业里各位大佬还在扩大需求。

  他们傻吗?他们不懂光伏吗?肯定不是。

  他们之所以会违背经济规律扩产,背后恐怕多少有着来自于地方的压力。

  大家也可以在我们的小程序里,看看这几年光伏基金跌得有多狠:

  

  中国现在供给远大于需求的局面,与征税环节前置引导的地方政府行为,有直接关系。

  反过来,把征税环节后置,就有利于引导地方政府刺激消费。

  以前征税靠生产,那重点是招商引资,是提供给企业信贷、土地、批文等资源。

  以后征税靠消费,那重点是刺激经济,是发消费券、搭建消费场景等举措。

  对于缓解当下供给远大于需求的经济现状,财税改革确实迫在眉睫。

  另外,消费税下划给地方政府,能缓解地方政府的燃眉之急。

  在审计署向人大提交的公开报告里,甚至提到了有地方政府挪用农村学生营养餐补助的钱,拿来给官员发福利。

  

  捉襟见肘,可见一斑。

  3

  我们认为,消费税改革可能会产生几个后果:

  1 、在地方政府的刺激下,富人消费赛道蓬勃发展。

  中国的富人消费服务,是明显落后于国外的。

  游艇啊奢侈品啊,全都是国外更发达。

  这就直接导致,国内的富人,要么在国内花不出钱,要么去国外花钱。

  国内的先富带动了国外的后富,肥水专流外人田。

  地方政府能从富人消费赛道中收到税,自然就有动力为该赛道保驾护航。

  一边多收税,一边多产生工作岗位,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是好事。

  

  2 、奢侈品可能会进一步涨价,利好免税概念与境外游。

  这个不多解释了,一目了然。

  3 、会引发各省市有关于财税新政的进一步博弈。

  根据银河证券的测算,消费税后置有利于广东、山东、浙江、河南等人口及消费大省,不利于贵州、上海、云南、湖北、湖南等烟酒、汽车、原油加工大省。

  尤其像贵州,其他产业本来就弱,征税压力可能会更大。

  4 、消费数据短期看政策、中期看收入、长期看人口。

  地方政府可能会出台更多能刺激消费的政策,诸如消费券、大力发展文旅等,对于财政相对富裕的胜负,关于生育刺激的力度也有可能扩大。

  5 、从美股的经验上看,生产并不能带来牛市,而消费才是牛市的根本。

  早在二战之前,美国就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国,远超英法德。

  但期间,美国道琼斯的走势非常糟糕。

  一直到二战后,美国发生了从生产到消费的结构性转变,美国股市才开始抬头。

  如果财税改革能改善中国目前供给远大于需求的现状,那么A股不说牛市,其他稍微抬个头让人喘喘气,未必没有希望。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咱们的税改能够顺利得、深入得贯彻执行,能切切实实动到富人的蛋糕。

  毕竟,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次税改是轻松的。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 12:0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