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仇恨是一门生意 给每一个不幸的人找个活该的理由

京港台:2024-7-8 02:14| 来源:人间三角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仇恨是一门生意 给每一个不幸的人找个活该的理由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真没有想到,中金公司一个女员工的死亡,竟然会掀起这么大的波澜。

  一开始看到,我都没想到需要写文章来谈这件事。虽然当时已经有很多人在把这个女孩的死亡跟经济形势做关联,但我觉得这种关联很牵强。经济确实在下行,女孩也经历了降薪,但即便降薪之后,她也依然是高收入群体。而经济下行的大趋势下,最需要社会关心的当然是真正缺乏保障的低收入人群,他们才是木桶的短板。

  我对公共事件的理解可能比较原教旨,我认为公共事件得是跟公共利益有关的事件。这件事发生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不假,但没有多少公共性可言,更多属于私人领域的事。房价、降薪、家庭关系、心理疾病,到底哪一个是最致命的因素,目前没有看到明确的答案。

  我更担心的是,“经济下行导致女孩死亡”的叙事逻辑过度流行,会造成不好的示范效应。

  不过我更没有想到的是,有那么多人从这个女孩的死亡出发,去批判“金融精英成功人士”的高收入乃至他们的“黑心”。还有一套嘲笑死者认知水平的说法流传广泛,摘录一条:“更搞笑的是,拿着百万高薪,名校科班出身,居然会选择在23年下半年上满杠杆买房。实在太菜了”。

  从这些言论中,我感受到一种比经济下行更冰冷的东西。这些人看不见发生在同类身上的不幸,他们只懂得拿别人的死亡,去证明自己的正确。

  时至今日,我对人间已经没有太高的期许。我知道恨意无处不在,我甚至可以接受一个社会很多时候是靠互相鄙视来维系的。假如说女孩还好好地活在世上,那些长舌妇一样的大V不小心得知了她的学历、收入,那么他们捕风捉影去攻击她的名校身份也好,含沙射影去批评金融行业的收入水平也好,都在我的预料范围之内。

  可这名不幸的女孩已经命丧黄泉了啊,这些人还要如此肆意地宣泄仇恨,如此冷漠地洋洋自得,真的突破我不断降低的底线预判了。

  一个无辜的逝者,也能被当作既得利益群体的典型来批判?

  有人讲医生多么苦,农民多么苦,工人多么苦,他们的收入却还不如这名女生。这是一种鸡贼而残忍的叙事方式。医生、农民、工人的收入如果是被剥夺的,难道是被这个女生剥夺的?

  如果说金融行业的收入水平是畸高的,难道是这名女生造成的?如果真的需要治理金融行业,难道需要拿这名女生当突破口?

  这些都是简单的道理。讲这些话的人不是不明白,他们只是寻找一个足够安全的靶子,去勾引人群中隐藏的那些不定形的怒火。

  经济下行的阶段,真正需要担心的就是这些东西了。在生活的压力之下,人们会不知不觉失去很多东西,分辨力和同情心都是需要心理能量来支撑的。假如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失去心理能量,那么人们对于远方的故事、远方的人就可能失去理解的欲望和同情的本能。

  而每当这个时候,都会有一些良心坏掉了但嗅觉极灵敏的家伙,不时地替大众找出一些仇恨的对象。给每一个清白的人泼一盆脏水,给每一个不幸的人找一个活该的理由,便是他们最拿手的把戏。仇恨是一门生意。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19:5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