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德语媒体:企业家们忘记中国吧 真正的伙伴在欧洲

京港台:2024-7-9 10:29|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德语媒体:企业家们忘记中国吧 真正的伙伴在欧洲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经济周刊》发表评论,认为德国两家大企业汉莎航空和莱茵金属新近的两桩成功业务显示,不应忽略欧洲邻邦蕴藏的巨大商机。《新苏黎世报》关注该国首份对华战略年底将告终结。

  德国《经济周刊》题为“企业家们忘记中国吧——真正的伙伴在欧洲”的评论文章开头写道:“经过17个月谈判,汉莎航空终于获准收购意大利航空公司。莱茵金属则获得该企业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订单,可能获得来自意大利的约200亿欧元,生产新的坦克。”

  “这两条新闻除了同一天发生、在意大利和德国都引发关注外,还有什么共同之处?”

  “在有关中国的讨论、对特朗普重返白宫的忧虑以及德国经济疲弱的遗憾之下,这两条新闻代表了被忽略的一个方面:这个名叫欧洲的大陆上至少还有另外27个国家,有时可以与他们做非常好的生意。”

  文章写道:“当然,德国出口商过去数十年的全球战略是正确的。有巨大机遇的地方不容错过。然而,这也意味着:如果机遇减少,也应尽快去别处看看。”

  “并且:不应当仅依据明年和后年能在那里卖多少汽车、化学品或机械来评判机遇的大小。而是也依据能否在这里找到真正的伙伴,公平竞争并且在十年后也是好的客户。因为一飞冲天的增长历史很快就不那么令人印象深刻。小型但不间断的成功才更加耀眼。”

  文章写道:2022年初,麦德龙向股东宣布在增长市场的成功:最新季度在俄罗斯的营业额同比增长17.9%。然而,“历史接下来如何演进的?现在已然明了。”

  收回批评

  瑞士《新苏黎世报》题为“联邦收回对华批评”的文章写道,三年前,瑞士外长卡西斯(Ignazio Cassis)推出对华战略,这是该国首次对单一国家制定原则性文件,并对这一共产主义国家的情况作出批评性的描述。然而,今年底到期后,瑞士将不会再制定新一版的对华战略。批评认为,政府过于片面地关注改善与北京的自贸协定。

  文章写道:“三年前,联邦委员卡西斯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他说,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必须有另一种战略,确立瑞士的利益和目标。2021年3月,卡西斯提交了其对华战略,帮助政府在与这个大国接触时有统一的立场,并加强管理部门内部的沟通。这位外长表示,在与共产主义政权打交道时要更自信。”

  “如今,这一战略已又成历史。年底到期时将不会推出新版的对华战略。”

  文章写道,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也包含亚洲其它国家的战略,如印度、日本、韩国和印尼。

  文章写道:“即将到期的对华战略尽管也语焉不详,但仍确立了一些基本原则。瑞士在文件中明确批评对维吾尔人和藏人少数族群的压迫。‘中国的人权状况恶化’,内中写道。此外,该战略还强调必须更好地应对中国的间谍和网络攻击。”

  “但如今,联邦委员会没有太大兴趣公开重申这些批评。本周,联邦委员帕梅林(Guy Parmelin)访华,经济界要求更新自贸协定。这是联邦委员的焦点。这位经济部长对对话表示满意。…经济部称,帕梅林在中国也谈及包括强制劳动在内的劳工法,作为有关协定讨论的一部分。”

  文章引述巴塞尔大学教授韦伯(Ralph Weber)说,瑞士在有关对华自贸协定更新的谈判中更多是提出请求的一方。“因为希望在这一谈判中获得经济利益,所以想要避免不和谐的音调。”

  韦伯也就瑞士对华战略提出一些质疑:“这份战略在批评侵犯人权的时候,是在对北京政府说话吗?究竟采取什么后续行动了呢?还是说,联邦委员会是在向瑞士公众发出信号,政府也可以批评性地对待中国?”韦伯向《苏黎世报》表示,这种战略的功能和价值是不明确的。并且,尽管该战略应加强联邦管理部门的“中国能力”,但也并未取得真正的进展。他说:“这并不奇怪,因为这需要经费,而政府不愿意花这笔钱。”

  瑞士议会对这份对华战略将告终结评价不一。认同其中批评性内容的社会民主党十分愤怒。议员莫利纳(Fabian Molina)称,这是对华绥靖政策的表现。人民党外交政策专家布歇尔(Ro­land Rino Büchel)则认为,针对单一国家制定战略,是两面不讨好:“中国发现一句不喜欢的话,台湾人也是。”他认为,外交部如今要推出亚洲战略,是要保持颜面的做法。“但更好的是,压根就不该开始这样做。”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9 03:1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