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土地私有化是粮食问题的关键

京港台:2024-7-13 00:42| 来源:自由亚洲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土地私有化是粮食问题的关键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年初我有一篇文章谈到大规模农业生产的优势,土地集中兼并是基础。而私有化基础上的兼并,是最可靠的方法。其实私有化早在战国后期就开始了,这种生产方式优于农奴制的生产方式,也是导致国家兼并的主要基础。私有化的所谓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最终击败了所有其它保留封建生产方式的国家,统一了中国。

  秦朝之后的朝代虽然时不时还有封建的小回潮,但都很短而且很不成功。私有化成为牢不可破的主流。五四那帮文人创造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说法,主要是为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贬低中国社会的性质,以便适合他们的革命理论。最终引进了最落后的苏联式的农奴制,导致农业生产大倒退。也导致华国锋、邓小平不得不放弃封建的农业组织,改回到小农的责任制。我称之为半吊子改革。

  习近平也意识到小农经济不适应现代化大农业,但他们共产党就是要反对私有化,于是出台了一个所谓的集体化新法律,看上去就是人民公社或者苏联集体农庄的现代版。把土地集中经营,实现大规模农业生产,以为就可以创造农奴制的现代化大农业了。可真是异想天开。

  农奴制的大生产如果可以高效率,竞争激烈的战国时期为什么要改革成私有制呢?欧洲中世纪后期为什么要改革成私有制呢?改革后的欧洲小国为什么能战胜庞大的俄国呢?领主们的土地分割成小块,为什么效率反而提高了呢?这里边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对待自己的财产,和对待别人的财产态度不同,土地的产出就不同。什么主义思想教育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

  还有更明显的对比。苏联的农奴制大规模生产,粮食永远不够吃还饿死了很多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行了私有化,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成了粮食出口国。吃不完的便宜肉奶产品,现在成了俄罗斯新形象宣传的名片。环境没变,土地还是那些;人也没变,什么变了呢?就是私有化变了。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说对了一半,生产关系的进步会带来效率的提高。只不过马克思没想到,他的门徒们设计的共产主义封建制,恰恰是古代落后生产关系的翻版。

  中国古代虽然有不少农业技术进步,包括新品种的引进,但是这些进步还是太慢,赶不上人口的快速增长。所以两千年来繁荣时期一过,土地兼并就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带来社会的不稳定。这成为千年以来学者和政治家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工业进步和服务业吸引了大部分的劳动力,给现代化大农业创造了集中兼并土地的条件。美欧等国都成为农民很少的农业,养活本国之外还可以大量出口农产品的国家。土地还是那些土地,私有化的土地兼并加上科技进步,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这和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中国在工业飞速发展时期,城市吸引了大部分的农民进城,本来可以借此成为改变农业生产关系的最好机会。结果第一不承认进城的工人的居民身份,第二排斥他们在城市长期居住的可能,第三没有土地的私有化带来的合法的兼并。农村的现代化农业组织举步维艰,数量稀少,经营困难。第四不合法兼并的土地上的经营者们没有长期信心。第五很多进城的农民把土地撂荒也不让兼并,因为这是他们潜在的财产,前途不明,不可随意处置。

  现在中国经济衰退,农民又回到了乡下。人民公社再一次忽悠他们夺走他们的财产,可能吗?已经瓦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没有这个能力。接下来将是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本文仅代表特约评论员之立场与观点)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3 08: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