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后贵金属何去何从?变卖当财源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央社东京12日综合外电报导)日本(专题)经济新闻报导,日本部分公营火葬场保留捡骨作业结束后残留的骨灰空间日趋不足,有些地方政府因此决定把骨灰中的贵金属拿去变卖,并把所得当作修缮财源。
日本经济新闻报导,捡骨作业结束后剩馀的骨灰被称为「残骨灰」。
根据日本政府厚生劳动省说明,「墓地埋葬法」并未规定要如何处置「残骨灰」。公营火葬场的「残骨灰」要如何处理,则交由各地自治体(地方政府)决定。
由于日本社会持续高龄化,殡仪馆等地保管「残骨灰」的空间不足,减少「残骨灰」的过程中,则会分类出金牙、银牙、人工关节等含有贵金属的物品。
而日本经济新闻询问日本全国20个政令指定都市与东京都后得知,京都市、大坂市、横滨市等17个自治体选择变卖。
京都市政府2022年度起开始变卖市营火葬场「中央斋场」保管的「残骨灰」中的贵金属,2023年度时变卖过去保管以及新产生「残骨灰」中的贵金属,分别为黄金17公斤、银57公斤、钯19公斤等,总额约3亿日圆(约合美金190万元)。
而京都市政府则把变卖所得用来整修殡仪馆空调与火化炉等设备。
不过考量死者与家属等人的感受也不可或缺,京都市政府选择重视死者尊严与家属想法的厂商承办这些业务,并另外利用其他专用空间保管贵金属等物品之外的「残骨灰」。
而许多火葬场也面临不得不整修等课题,不过在财源吃紧的状况下,不少自治体希望变卖贵金属补充财源。
埼玉市政府2023年度开始变卖「残骨灰」的贵金属,估计卖得约7000万日圆。市府针对1000名居民实施问卷调查,69%的人回答藉此有助于火葬场营运是「好的」。市府负责相关业务的人员表示,「(变卖贵金属所得)当作整修火葬场的费用等,希望能提升服务品质」。
而名古屋市2022年度变卖「残骨灰」的贵金属,所得为2亿995万日圆,是2020年度1亿3860万日圆的1.5倍。名古屋市府的相关业务负责人指出,「这可能是近年来金价上涨的关係」。
另一方面,有些自治体则对此持保守态度,川崎市、相模原市、静冈市、堺市则没变「残骨灰」的贵金属。
川崎市府表示,「考量家属的感受完全不变卖」;相模原市府则说明,「这些属于骨灰的一部分,认为是受供奉与弔祭的对象」。
而评估相关作业的大分市府检讨会议委员会成员宫町良广(大分大学的教授)则说:「把变卖所得当作修缮费等,改善殡仪馆的环境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自治体应该使手续和用途透明化,且必须获得遗族和居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