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拳王夫妇创业7年,北京,上海,美国等地房子都卖了

京港台:2024-7-13 19:19| 来源:新民周刊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拳王夫妇创业7年,北京,上海,美国等地房子都卖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创业7年,他们卖掉了遵义、北京、上海、美国等多处房产。

  2008年,邹市明在北京奥运会男子48公斤级比赛中拿下金牌,4年后他又在伦敦奥运会成功卫冕。

  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更让邹市明夫妇获得无数关注。

  

  2017年,为实现世界拳王“金腰带”的梦想,邹市明和妻子冉莹颖临时组成了一个“二人团队”,开启了创业之路。据报道,邹市明成立了莹皓和邹轩两家公司,两家公司分工明确,莹皓主要负责做赛事和拳手相关的业务,而邹轩更多是IP孵化、融资等业务。

  创业之路并不算顺利。创业初期,邹市明坦言非常焦虑:“每个月的发薪日,我早上醒来收到银行的扣款短信,一下子几十万就没了。”

  冉莹颖回忆两人的创业经历,表示一开始只是想做一个拳击馆,自己出资完全没有问题。但后来随着业务量扩张,到2019年,团队从最开始的15人变成50人,人力成本一下就上来了。

  

  邹市明搏击健身中心原址位于黄浦江畔,靠近世博旧址中国馆,场馆占地18000平方米,曾是上海市最大的搏击健身中心之一。有业内人士透露,拳馆原址租金不菲,人力成本也大。

  不过,两人创业不乏高光时刻,公司估值一度超6亿元,投资人追到冉莹颖产房门口谈融资。但当时夫妻俩对于外部资本的态度还有些谨慎,因此婉拒了投资人伸出的橄榄枝。

  然而,创业之路充满变数。

  从去年开始,网络上不断曝出邹市明拖欠薪水的消息。公司也分别做了回应。

  去年12月初,邹市明搏击健身中心原场馆因租约到期暂时关闭。邹市明工作室负责人称,新拳馆将进行地址迁移。

  冉莹颖对媒体承认选址方面存在重大失误,称“做得最幼稚的一件事情是location(地点、位置)的选择”。她说,因为西洋拳是在码头登陆的,因此邹市明一直希望把拳击馆开在码头。“如果按照我自己的逻辑,一定会把它设在比如说大学附近,有很多大学生的地方,或者商业体附近,就是有人流的地方。现在看这个地方,我觉得我们做的幼稚了。”

  冉莹颖还表示创业7年,他们卖掉了遵义、北京、上海、美国等多处房产,冉莹颖说一切回到了他们最初决定飞往美国“创业”的那一年,再次重新出发。

  

  邹市明对于自己过去的创业,打了3分(满分10分),但他表示,创业是一辈子的事,“我们这种已经在某个领域取得过成功的人,有时候会盲目自信。现在我觉得创业一定要顺势而为,这个时代,你不可能去跟很多东西对抗,还是要更理智”。

  不过,邹市明仍然是中国拳击界价值最大的个人IP。两届奥运冠军、转战职业拳坛后获得WBO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仍然有机会将自己的荣耀转化商业价值。

  

  据天眼查显示,邹市明目前正担任3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关联15家企业,其中12家为存续或迁出状态,包括上海明冉商务咨询事务所、贵州明冉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

  冉莹颖关联23家企业,其中18家为存续或迁出状态,包括莹皓(上海)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明冉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华夏力量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

  

  近日,贵州明冉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因未依照规定公示年度报告,被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邹市明,由邹市明和冉莹颖分别持股52%、48%。

  而据邹市明工作室此前回应,邹市明目前主要在华东师范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冉莹颖继续从事媒体及直播相关工作。

  运动员退役后转型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

  此前也有不少退役从商的运动员案例,比如1988年因在汉城奥运一次意外失利而被迫退役的李宁,如今已成为国内转型最成功的运动员之一;曾荣获18次世界冠军、连续8年称霸世界的"乒坛皇后"邓亚萍,2010年开启创业之旅,参与创办“人民搜索”引擎,2016年又联手俞敏洪、盛希泰共同打造了国内第一家体育产业创新平台。此外,姚明、林丹、陈一冰、李小鹏等也活跃于不同行业。

  

  不过跨行业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李宁曾说过,"尽管商场上活跃着一批从赛场走来的体育明星,但事实上,体育明星办实业十有八九都以失败告终。毕竟商场不同于竞技场,搞体育可以并不表示经商就可以,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李宁的这一感慨,一方面是他亲身经历过的转型尴尬,另一方面也激发体育明星对于转型路径的理性思考。要知道,人生从来不止一个面,明星运动员的流量如何做到最大的开发,仍然值得大家学习和摸索。

相关专题:美国,北京,上海疫情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16:3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