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马斯克脑机接口再曝猛料 首位试验者植入物故障

京港台:2024-7-22 04:24| 来源:洛杉矶华人资讯 | 我来说几句


马斯克脑机接口再曝猛料 首位试验者植入物故障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抄底还是跑路?美股最新动态

  7月10日,马斯克表示第二位接受脑机接口Neuralink设备植入的志愿者已经准备就绪等待手术,今年年底前将会有更多的志愿者接受植入。

  

  那么,第一位参与人体试验的患者现在怎么样了呢?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是否会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01

  科技狂人马斯克,想给人类超能力

  Neuralink是埃隆·马斯克2016年创立的神经科技公司,最核心的技术就是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

  简单来说就是在人的大脑中植入一个小小的芯片,从而实现大脑与计算机之间的联通,让人们可以通过意念操纵智能手机或电脑。

  

  △设备是一个大约五枚硬币叠在一起的大小的东西。

  技术最初是想要帮助那些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的患者,例如截瘫、帕金森病、癫痫等。希望这些患者可以通过植入脑机接口而恢复部分或全部的身体功能。

  最终目标是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人与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的无缝融合,大幅提升人类的认知和交互能力。Neuralink团队表示,未来设备的植入将更深,并尝试不同部位,提高精度和效果。马斯克本人的设想是:

  让盲人恢复视力(Neuralink正研发另一款名为Blindsight的产品,让盲人重见光明)

  为人们提供红外或紫外视觉

  通过意念与他人分享概念

  治疗肥胖症、自闭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我想赋予人们超能力...未来人们用Neuralink设备,还可以通过意念控制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Optimus,”马斯克表示。

  02

  第一位试验者:

  出现重大故障,但仍然充满希望

  2016年一次游泳事故后,亚利桑那州30岁的Noland Arbaugh脊髓受伤,颈部中段以下一直瘫痪,没有任何感觉。他从一位热爱运动的大学生变成了需要父母24小时照顾的“轮椅人”。

  他不想就此放弃,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用嘴叼着触屏笔操作ipad,但还是渐渐成为了家里的负担,除了躺着几乎什么都干不了。

  机缘巧合下,他得知科技狂人马斯克的Neuralink脑机接口在招募受试者。再三思考之下,他选择递出了申请。

  很幸运,他被选中了。经过多轮面试和脑部扫描、血液和尿液检查、心理测试等等之后,他成功获得了植入脑机接口的资格。

  那段时间,他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毕竟四肢瘫痪之后,他唯一拥有的就是一个健康的大脑,如果大脑再出现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但好在手术非常顺利,他很快便出院回家了。Arbaugh的悟性非常高,在与脑机接口磨合了7个小时之后,就能非常熟练地通过意念移动光标,完成一系列操作。

  意念操控具体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

   一种叫做尝试运动“attempted movement”

  虽然患者已经瘫痪,但脑机接口中的电极可以刺激大脑神经活动,从而产生指令,让身体进行小幅度的活动。

   另一种叫做想象运动“imagined movement”

  患者通过想象自己在进行某种运动,大脑相关区域会产生相应的神经活动,脑机接口设备对此反应进行捕捉,从而实现用意念操纵光标在电脑上的行动。

  Arbaugh经常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多任务处理,例如一边操控电脑一边吃东西。

  在手术前,如果Arbaugh想操控电脑只能嘴巴里叼着一根棒子(mouth stick)在他人的帮助下进行操作,长时间就会导致肌肉疲劳,妨碍讲话沟通。但有脑机接口后一切更快、更独立、更舒适,躺着就能进行电脑操作,再也不需要别人的帮忙了。

  Arbaugh表示,8年来,他一直无法让生活步入正轨,但自从接入脑机接口后,一切变得不可思议。如果不提起手术,他甚至忘记了曾植入过脑机接口。

  Neuralink称,在第一次的测试中,Arbaugh就创造了

  4.6比特/秒的世界纪录,随后达到了8比特/秒。

  测试网址在这里↓感兴趣可以试试:

  https://neuralink.com/webgrid/

  有了新设备,他可以浏览网页、发短信、刷社交媒体、看app,甚至可以畅通无阻地玩马里奥赛车、国际象棋等游戏。

  然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难一帆风顺,大约一个月后植入体的很多功能出现故障了。

  一天Arbaugh发现光标控制不那么灵敏了,起初他还以为是软件问题,但Neuralink团队很快排查出是硬件问题:脑机接口设备85%的卷须从他的大脑中滑落,只有15%可以正常工作。得到又失去的痛苦立刻笼罩了Arbaugh。

  Neuralink团队随即进行了“抢救”,他们调整算法恢复了大部分的功能,Arbaugh控制鼠标的速度又恢复了,但后续是否还会有类似的问题无法保证,因为每个人的大脑移动速度是不一样的。

  Neuralink考虑脑机接口将植入后续的受试者大脑更加深层的位置,有可能进行头骨雕刻并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至正常水平。但有专家表示,如果植入得更深,芯片的卷须仍然可能会松开并留下纤维在大脑表面摩擦,可能会增加该区域的疤痕数量和信号丢失。

  

  但对于Arbaugh来说,能够重新掌控身体已经是令他非常兴奋的事情了。对于未来,他依然保持乐观。

  03

  脑机接口面临的争议

  目前马斯克的脑机接口依然面临不小的争议,其中包括:

   监管问题

  出于对技术的担忧,FDA此前推迟了脑机接口在人体方面的试验,最主要是担心植入物是否会对大脑造成伤害,例如引发炎症等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设备功能下降或引发患者不适。

  另外,患者需要带上一个无线充电帽对设备进行充电,充电过程中设备过热是否会对大脑组织产生伤害?如果发生电极位移应该怎么办?

   安全隐私问题

  脑机接口的心灵控制是否会给患者的思维和行为带来困境?另外,人们也担心脑机接口收集的数据可能会被滥用,导致隐私泄露。

   社会经济影响

  人们还担心如此先进的技术会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急剧拉大。例如富人可以使用这项技术获得更多认知增强和健康恢复的机会,简单的劳动力可能面临进一步失业的风险。

  目前美国约有180,000患有四肢瘫痪,约18,000人遭受瘫痪性脊髓损伤,脑机接口对于部分患者而言依然是前所未有的希望,让他们重获新生。相信随着的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会有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这家最好!股市开户分批买入大盘股指基金

相关专题:SpaceX,美股动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9 11: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