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另一种悲歌:高考招生总坑乡下人

京港台:2024-7-25 06:15| 来源:人民路56号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另一种悲歌:高考招生总坑乡下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

  表姐夫说,他儿子被某理工类211大学录取了。专业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他是个网约车司机,不懂这些。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名共11个字,一长串,听起来很高级的样子。可尼玛,我去查了一下,这个专业属于土木工程大类,就是前几年的暖通专业改名而来。

  表姐夫说,他儿子是被调剂的,充满无奈和不甘。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就吊着最后一口气,土木工程类专业早该大幅度裁撤,还把一个个苦逼兮兮的农村娃骗进去祸害,真是丧心病狂。

  丧心病狂的事情还不止这个,我又去翻了一下2024年高考招生目录,发现一些专业纷纷换马甲,骗一个算一个。

  比如:

  土木工程→智能制造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 → 国际商务管理

  市场营销 → 大数据技术与管理

  医疗器械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化工设备与机械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电化教育 → 教育技术学

  模具设计与制造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 → 水利科学与工程

  计算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动漫与游戏开发工程→数字媒体艺术

  口腔设备制造→口腔医学技术

  ……

  真实的名单肯定更长。忙不迭的改名,只能说明这些专业早已经不被人民群众所信任所选择,只好换马甲,然后招摇撞骗。

  2

  除了换马甲,大学招生坑农村娃的方式还有“超短裙”式招生。

  早些年,在普通批录取前,还有提前批,主要是特定的学校,如军校警校、国防生计划、医学类定向生、国家免费师范生等。后来提前批又推出了强基计划和专项计划。

  其中专项计划旨在增加农村和贫困地区(脱贫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拓宽农村学生就读重点高校的升学渠道,促进教育公平。

  国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被无良的大学给玩坏了。

  高考志愿填报究其根本就是打信息差。对于城市考生而言,在家长、老师以及付费顾问的指导下,基本上没有信息差,他们对职业规划和专业选择非常清楚。但是对广大的农村考生而言,父母和老师的眼界本就不高,更别提专人予以指导,信息差依旧存在,面对眼花缭乱的大学及专业无所适从,最易踩坑。

  鉴于此,一些大学将90%以上的普通专业和冷门专业提前招生。一则解决了非主流专业的招生计划,二则把少数热门专业放在普通第一批次招生,拉高录取分数,进而提升学校档次。

  这种招生方式被称为“超短裙招生”。最早是上海某几所高校这么干,后来大家有样学样都这么干了。

  不过夜路走多了总会撞到鬼。今年大学招生的鬼把戏也不是很灵。

  此前,不少省份的国家专项计划报名空缺,不得不反复征集志愿。其中就包括不少985和211高校。

  7月14日,河南省招生考试信息网发布的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征集志愿通知显示,共有173个招生单位面向考生征集志愿,其中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院校146所,包括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985高校在内的数百个专业未录满。

  同天,宁夏教育考试院网站发布国家专项计划第二次征集志愿的通知,7所院校的30个计划。其中宁夏大学的阿拉伯语后来还进行了第5次征集志愿。

  7月15日,四川教育考试院发布《关于国家专项计划录取院校未完成计划征集志愿的通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985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从而进入征集志愿行列。

  7月20日,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征集志愿说明显示,该省的国家专项计划已征集了6次,而进入6次征集志愿的是贵州民族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

  作为一个利好农村学生迈进重点高校的升学渠道,国家专项计划居然“遇冷”,真是充满讽刺。

  从各地征集志愿的专业分布来看,文科类包括新闻传播、公共管理、外语等,理工科则包括土木工程、智慧建造、生化环材类等。

  他们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乃至四五六,不坑死一批农村考生不罢休。

  3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而国家公费师范生、司法院校、消防救援院校等一志愿计划满足率均为100%,军事、公安院校分别达到99%以上。

  江浙人最聪明,他们填报高考志愿就类似风向标。

  丽水学院今年扬眉吐气,官方公众号还专门发文庆祝,今年录取了一名661分的考生,也是该校历史上录取到的第一位位次号进入浙江省前10000名的考生。

  原来丽水学院今年有定向招生指标,包括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师资定向和景宁少数民族定向。

  所谓定向生,出来就有编制。

  无独有偶。浙江农林大学2024年的定向招了两人,一个669分,一个660分。毕业后就去杭州市萧山区农技部门上班,有编制。

  浙江师范大学的浙江省师资定向生录取考生中, 656分以上的有26人,最高分为670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3所警校以及地方类警校毕业生,毕业时参加警校联考,按最终分数决定去向,整体而言,入警率97%以上,相当于包分配。

  这也导致高分考生扎堆报考警校。江苏警官学院和浙江警官学院录取分数远超一本。

  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我们可以批判编制至上的风气。当最有创造力的人在最有拼劲的年纪都去卷编制,这个国家和民族还有啥前途呢。

  高高在上的批判很容易,但是一千多万的考生的背后是一千多万个家庭,他们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有权利争取自己的幸福和稳定,哪怕是短暂的幸福和稳定。

  不要讥讽家长和学生目光短视,好坏他们还是分得清。更应该反思的是,那么多滥竽充数的大学和专业为什么依然存在,甚至还在扩招?

  以致于每年的大学招生,高校花样百出,和学生及家长斗智斗勇。全中国只有一个江浙沪,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幸运的避雷。农村考生总是最大的牺牲品。

  好比我表姐夫的儿子。他是个留守儿童,很努力才考了600分出头,不会复读,也就不得不去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尽管这个专业到底能干啥,他根本不知道,但人生却在18岁这年被设置了。即使大学里还有换专业的机会,却无端浪费了几年。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4 03: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