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15块钱能吃爽的贵州酸汤火锅 快把同行卷死了

京港台:2024-7-26 04:53| 来源:Vista看天下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15块钱能吃爽的贵州酸汤火锅 快把同行卷死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川渝火锅死撑好几年之后,终于有新的地方火锅扛起了网红火锅界的大旗。

  它,就是贵州酸汤。

  最近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贵州酸汤火锅已然从方方面面“入侵”了大家的生活。

  常逛的商场里肯定有一两家整天排队的酸汤火锅;打开社交平台,本地美食博主们则在热情洋溢地念叨“夏天被这一口酸汤俘获”。

  曾经被认为是“不算大众”的口味,只能作为一种本地美食而存在,最多是外出旅游时尝尝鲜的特色菜。

  却从去年开始杀出重围,成为餐饮市场上的“新星”。

  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第一季度,仅全国店名包含“酸汤”的餐饮店就已经超过了8700家,门店增长率超过40%。

  人均几十块、吃完还想吃……在低价和口味刺激的双重buff面前,没人能阻止贵州酸汤火遍全国了。

  

  

  01 贵州酸汤全面“入侵”火锅界

  贵州酸汤火锅已经成了探店博主、美食博主们最爱去的地方,点开任何一个社交平台都能看到几十万条分享内容。

  当中一口红艳艳的汤锅,边上各种涮菜摆满一整桌,主打一个量大。

  

  红色的汤底在视觉效果上跟重庆火锅一样诱人,但看起来又比牛油火锅要清爽解腻很多。

  美食网红们还热衷于对着镜头展示一种叫做“夺夺粉”的食材——其实是贵州的一种叫做米豆腐的小吃。

  在酸汤火锅里的地位,相当于类似于于甘肃麻辣烫里的手擀粉。

  

  辣火锅店里卖的花式刨冰、巨型甜点,早已无法吸引年轻消费者们打卡尝鲜。

  于是酸汤火锅店们捧出了贵州冰浆,这是一种把水果、糯米和冰块放在一起打碎的解暑饮料,出片不说还别有一番地方风情。

  

  一些火锅店还会售卖小份的贵州小吃,比如脆哨洋芋、折耳根等等。

  这么一顿吃下来,人均往往只要六七十块。

  

  跟川渝火锅已经形成了很多大规模连锁餐饮品牌不同,贵州酸汤火锅目前还处于小老板们各自为战的阶段。

  规模相对较大的几家,“王奋斗贵州酸汤”“笔记安顺夺夺粉”“钱摊摊夺夺粉”,门店数量基本刚刚过百。

  而全国八千多家新店,大多是只有个位数分店的小连锁。

  不过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也不算什么困扰,反正这些店的名字都是几个固定词组的排列组合,“大黔桩”“黔友友”“黔如意”“黔三一”……第一眼根本分不清,去哪家都差不多。

  

  不仅店名“鬼打墙”,装修风格也很雷同。

  店内基本以木桌木椅为主,会有一些银饰、染色挂布之类的装饰。

  菜单上会有一些火锅店比较少见的野菜,讲究点的在上菜时会用竹编篮装着,以凸显地域特色。

  

  但如果仅仅如此,还不能彰显出贵州酸汤火锅作为餐饮新贵的“攻击性”。

  另一个让人惊讶的事情是,它几乎在短短一年内“入侵”了整个火锅界。

  最近无论原本是川渝火锅、毛肚火锅店、鱼火锅店还是创意火锅店,几乎都出了贵州酸汤的锅底。

  如果还没有,只能说明你这老板太不会做生意。

  

  海底捞去年就在个别城市推出过用贵州毛辣果发酵出的红酸汤锅底,也是现在贵州火锅店最常用的口味。

  上个月又出了用爬岩鱼发酵的“鱼酱酸”,可谓是二次下注贵州酸汤。

  

  这两年已经无法靠复古装修吸引消费者的马路边边,也在宣传自家“黔味酸汤锅底”。

  还在社交平台上大力推荐酸汤串串的套餐。

  

  就连占领商场B1的小火锅,也都出了贵州酸汤的版本。

  只不过相比于常见的“回转寿司式取菜”的形式,这些酸汤小火锅更多以套餐为主。

  一份肉一份面筋,再加上畅吃的素菜和甜品,人均算下来只要20-40块。

  在上海等城市,几乎成了附近打工人的工作餐。

  

  甚至水饺店、面店也都忍不住来凑凑热闹,纷纷推出了“贵州酸汤水饺”“黔味酸汤抄手”……

  就连咖啡店Manner,近期也在旗下的轻食店里卖起了“贵州酸汤海鲜泡饭”。

  

  现在的贵州酸汤,就像炙手可热的新科状元——从高端到平价,每个餐饮老板都想来蹭点热度。

  02 多少过气网红店,紧急改行做酸汤

  也不怪什么人都想沾一沾贵州酸汤火锅的流量。从餐饮行业的视角来看,这的确是一门好生意。

  泼天的流量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跟以前流行过的诸多网红火锅相比,贵州酸汤火锅的入行开店门槛要低很多。

  其他火锅品类一般都会有几种固定搭配的特色菜品,比如重庆火锅的毛肚、潮汕火锅的牛肉、椰子鸡火锅的鸡肉、糟粕醋火锅的海鲜……

  但贵州酸汤火锅的重点却在于“酸汤”本身——只要锅底是对的,你爱涮什么都行。

  

  火锅店生意想要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够完善的原材料供应链。

  而酸汤锅底相比于其他菜品,恰恰是最可控、成本最低的原材料之一。

  根据媒体的统计,目前目前市面上能够提供酸汤底料的供应商已经有30家,都在用相对稳定的工艺生产可供火锅店使用的酸汤。

  甚至有生产锅底的厂商表示,牛油锅底的成本能达到40元以上,但酸汤火锅锅底要便宜不少,也方便火锅店压缩成本。

  

  电商平台上卖的酸汤底料价格都在个位数,企业采购成本可能会更低。

  事实上现在市面上的贵州酸汤火锅,很多都是其他品类的火锅店直接改的。

  原本卖牛肉的就做酸汤牛肉,原本买牛蛙的就做酸汤牛蛙,没啥特色的普通火锅店直接酸汤涮丸子……

  九毛九餐饮集团旗下的品牌赖美丽,原本主打的是“青花椒风味”“活鱼现杀”,现在已经火速改为“赖美丽酸汤烤鱼”,slogan是“用酸汤滋养的烤鱼”。

  

  反正原来的菜品啊、装修啊、盈利模式啊都不用大动,买点酸汤底料哐哐往锅里倒就行了。

  在2020年左右新消费浪潮下,热钱一度疯狂涌入火锅行业,也推动整个行业加速迈向饱和。

  时至今日,传统火锅行业早就已经供给过剩,剩下了一大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门店。

  具有网红气质、同时又适配各种菜品的贵州酸汤火锅出现,就像是在给这些过气的火锅店集体“点睛”。

  不必改变现有的原料供应链和商业模式,只需加上“酸汤”元素就能摇身变网红。

  已经有80多家店的“王奋斗贵州酸汤牛肉火锅”,跟早两年的网红串店“破店肥哈”是同一个创始人。

  他曾在采访中提过,“王奋斗”能够快速拓店主要就靠改造火锅店。在原店基础上增加民族装饰、木桌、木椅,配几个洋芋粑粑、冰浆之贵州小吃就能速成。

  在上海和杭州成为“排队王”的山万山酸汤牛肉火锅,在菜品上照搬的是潮汕牛肉的路子。

  汤底是红酸汤,特色涮菜是现杀的热气牛肉,人均140元的价位算是同类火锅店里的高端。

  

  干得如火如荼的酸汤火锅店老板们不一定是贵州人,也不一定了解贵州美食、酸汤火锅——

  但肯定是嗅觉敏锐的生意人。

  对于消费者来说,又酸又辣的贵州火锅只是又一个爆火的地方美食。

  但对江河日下的火锅行业来说,或许更是是盘活整个火锅生意的“救星”。

  03 从bistro到平价火锅,贵州菜也消费降级了

  一个很有趣的对比是,前几年地方菜要想火成网红,都得削尖了脑袋往“高端”路线上走。

  云南菜从过桥米线变成了人均几百的高级私房餐厅,港式火锅、海南糟粕醋火锅,也都以贵价食材为卖点,一顿吃个六七百是常事。

  贵州菜也曾走过“溢价升咖”的路线,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几年前的贵州菜bistro——

  高级西餐厅的同款装修,比脸大的盘子里放上一团乒乓球大小的折耳根,再配上高级酒……提供一系列有关精致、松弛、自然的想象。

  

  但在酸汤火锅爆火的同时,它们的网红前辈——贵州bistro们,却正在陷入倒闭潮。

  上个月,海底捞持股75%的品牌“囿吉山云贵川炭火与发酵bistro”被发现已经闭店,从试营业到关门只用了8个月。

  

  一线城市中还有不少贵州菜bistro都陷入了经营困难,一年前还天天都在都排队,最近却已经开始出兑了。

  反观这两年火的网红餐厅、网红美食,“平价实惠”几乎已经成了必要条件。

  从量大管饱的东北早市到甘肃麻辣烫,再到开遍商场B1、不到30块就能吃一顿的小火锅。

  贵州酸汤火锅也是同样的接地气选手。菜品中都没什么高级食材,除了一两盘不多的牛肉、鱼片之外,大多数以便宜的速冻丸子、普通素菜为主。

  尝一口直接窜到人脑门的酸辣味儿,满足的是人味蕾最基本的需求和刺激。

  所有跟前几年流行过的糟粕醋、潮汕牛肉锅比起来,又算得上是绝对平价。

  在短视频等平台上,团购套餐的价格经常能低到“68块双人餐”“148元四人餐”,还有荤有素有主食。更别说“酸汤小火锅”这种品类,直接能把价格打到十几块。

  

  能让人拍视频发到在社交媒体上刷屏的,不再是bistro里性冷淡风的摆盘、氛围感的灯光、摇晃的酒杯,让人连一碗大米饭都不敢点;

  贵州酸汤火锅如今最网红的吃法,是盛上满满一碗米饭,然后在上面浇上几勺辣辣的酸汤,搅拌均匀吃完。

  

  这次与其说是消费者捧红了贵州酸汤火锅,倒不如说是它恰好踩中了如今人们对餐饮业高性价比的追求。

  网红餐厅们曾经拼了命地卷溢价,如今又在拼了命地试图把价格“打下来”,也不过是顺势而为。

  大众早已放弃在一顿饭中,寻找什么格调、氛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只想花几十块钱,尝一口爽快的酸辣而已。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5 18:3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