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北大讣告:她是大时代的女儿 感召培养一代代学人

京港台:2024-7-28 01:57| 来源:澎湃新闻 | 评论( 12 )  | 我来说几句


北大讣告:她是大时代的女儿 感召培养一代代学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北大最新动态!

  

  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新时期比较文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乐黛云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7月27日3时4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7月27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发布的《讣告》回顾道,乐黛云先生1931年1月出生于贵州贵阳。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工作,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她投身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创建和人才培养。1986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离休。

  北京大学中文系指出,乐黛云先生是新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建设者、学术领导者,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杰出贡献,在比较诗学、中国现代文学、跨文化研究等领域成就卓著。1981年她主持成立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会和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1985年主持创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还先后担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杂志中方主编等学术职务。乐先生的学术著作以及编著、主编的丛书、教材如《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世界诗学大词典》《比较文学原理》等,嘉惠学林,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乐黛云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师者和卓越的教育家,她先后主持创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比较文学方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开设“比较文学概论”“比较诗学”等课程,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国际汉学研究领域培养了一批出色人才,深受海内外同行和学生们的尊敬爱戴。她先后荣获全国高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届“法兰西学院汪德迈中国学奖”等国内外奖项,还获授加拿大(专题)麦克玛斯特大学、日本(专题)关西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大大推动了中外学术文化交流。

  北京大学中文系还介绍,乐黛云先生是大时代的女儿。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性变革中,她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掘者和自觉继承者,也是五四精神的捍卫者和践行者。她一生品行高洁,以真诚自信、宽广无私的胸怀与眼光,以及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感召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人。她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堪为北京大学立德树人的一面旗帜。乐黛云先生的逝世,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乐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学术贡献与人格魅力将永存,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学奋然前行。

  “未名湖畔 鸟飞何疾 我虽迟慢 誓将永随——你的小黛”。近10年前的2014年9月,在国学泰斗汤一介的追悼会上,乐黛云曾用一副挽联向一起走过几十载风雨的爱人深情告别,令人动容。

  公开报道显示,汤一介和乐黛云是在各自学术领域都卓有建树、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者。“汤先生和乐先生,一个研究中国哲学,一个研究中西文化比较学,可谓中西合璧,他们能在学术上互相促进、比翼齐飞。这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常海曾羡慕地说。

相关专题:北大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7 16: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