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一生要盖肚脐眼的中国人 奥运冠军比赛时也示范

京港台:2024-8-3 02:49| 来源:Vista看天下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一生要盖肚脐眼的中国人 奥运冠军比赛时也示范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8月1日,中国选手杨家玉以压倒性的优势夺得了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

  赛场上,她健步如飞的身影令无数观众拍手叫好。

  然后视线稍一下移,停在了她腹部,圆圆的,肚脐贴上。

  于是,伴着中国队第十一金的好消息一同飞速传播的,还有“一生要盖肚脐的中国人”。

  继拔火罐之后的又一东方神秘力量,走红了巴黎奥运会。

  中国血脉,觉醒!

  这不是杨家玉第一次在比赛里使用肚脐贴。

  无论是在全国竞走锦标赛上,还是在亚运会上,我们都能看见她贴着肚脐贴,奋力竞走的身影。

  清一色袒露肚脐的老外中,常常有她守住了中国人最后的倔强。

  比赛里,许多国外选手走着走着就四肢酸软,甚至呕吐起来,她走完全程,却仍容光焕发,说不定就有盖肚脐的一份功劳。

  

  

  多数时候,她会用一片或圆或方的肚脐贴,或者拿两条脐贴交叉成十字,将肚脐牢牢封印。在国际赛场为国争光的时候,她还可能直接将国家贴在肚脐上。

  

  杨家玉在杭州亚运会上夺得20公里竞走金牌

  她曾在节目《百年百冠》中解释过,自己肠胃一直不太好,比赛里穿的是短衣短裤,贴肚脐可以防止在比赛中被浇凉水或者进风,从而着凉。

  这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共鸣。

  在杨家玉夺冠的微博下,还有热评调侃“世界上最后一片树叶绝对会被中国人拿来盖住肚脐眼”。

  

  是的,总有那么些习惯,被刻在了国人的DNA里。

  盖肚脐,就是其中的典型。

  有人列举了睡觉时的安全感,只盖一半时安全感50%,盖全身时安全感100%。

  而光盖肚脐眼儿一个点,就能获得30%的安全感,性价比十足。

  

  肚脐眼上没有遮盖的时候,浑身不舒服。

  像是稍微一动,凉气就会从眼儿里直往身体里钻。

  也像是被打破了封印,满腹的灵力会不住外泄。

  为了坚持盖肚脐,有人还准备了专门的小被,没有它的陪伴根本睡不着觉。

  有网友不信邪,硬是露着肚脐睡觉,第二天就受到了惨痛的教训。

  相信每个人都听过长辈的一句话:

  “别凉着肚脐眼儿。”

  即使在盛夏,浑身上下热得盖不住被子,也得提溜出一个小角,把肚脐盖上。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躺下,手就会习惯性地摸索起来。

  直到摸到能盖好肚脐的东西,一颗躁动的心才能恢复平静。

  有时入睡心切,被子都懒得铺平就整个儿盖在了肚子上。

  棉被的重量,令人安心。

  是的,我们盖起肚脐眼儿来,是不拘小节,来者不拒的。

  穿着衣服睡觉,首先把肚脐眼盖上,把上衣塞进裤子里最保险。

  不穿衣服睡觉,就把脱下的衣服盖上。

  

  没有衣服,袜子来凑。

  没有袜子,手机也不是不行。

  有的打工人,就充分发挥创造力,把手机上好闹钟放在肚脐上。

  这样既能盖肚脐,又能提醒准时起来搬砖。

  只是听起来,怎么这么心酸。

  俗话说的好,春困夏乏秋盹冬眠,人们“随地大小睡”的时候,总有可能遇到没有那么天时地利的情况。

  但就算环境再艰苦,也要创造条件,誓死守护好每一个人的肚脐眼儿。

  宝宝的睡衣容易提溜上去,就把他围在脖子上的口水巾系在肚子上;

  夏天用印着广告的塑料扇子扇风,困了把扇子盖肚脐上倒头就睡;

  要是侧着睡,这些薄薄的片状物和肚脐形成一个三角区,容易灌风。不如直接把毛绒玩具抱在肚脐上,又温馨又有安全感。

  更有甚者,已经不要求盖整个肚子了,单盖肚脐一个眼儿就行。

  从口罩、扑克牌,到粉扑、创口贴、甚至是一颗瓶盖、一粒喜糖,主打一个精准打击。

  

  要是夏天实在太热,又必须盖好肚脐,聪明的网友甚至想到了两全其美的方法。

  抽张纸塞肚脐眼里。

  

  网友更是常常调侃,就算流落荒岛,也得捡片树叶盖一下。

  要是连树叶也没有,就只能上手了。

  当然,在此之前,最好先把两手搓热了再盖上去。

  网友直言:中国人的肚脐眼子一辈子没见过太阳。

  想要识别出一个中国人很简单,只用看看他有没有露着自己的肚脐眼。

  想要打败一个中国人也很简单,掀开盖着他肚脐眼上的东西就行了。

  国人对盖肚脐的执着,不仅体现在自己身上。

  还体现在,看到一个人没盖好肚脐眼儿,就一定要上去帮忙。

  

  有网友穿着露脐装睡着了,同事还贴心地贡献了自己的眼镜布。

  连碰上各路神仙,我们国人也第一时间他的肚脐眼有没有凉着。

  说不准,这样真的更能让神仙显灵呢?

  为验证这一说法的真实性,有博主专门做了一个小实验。

  一次小孩睡着,她专门没有盖被子,而是在旁边放了件衣服,再偷偷观察爷爷的反应。

  果不其然,爷爷一路过,就用衣服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

  第二次,博主放了顶遮阳草帽,也被爷爷拿来盖上。

  

  博主还不死心,直接撕下来一张薄薄的日历。

  结果被爷爷小心翼翼地贴在了肚脐上。

  盖肚脐的诱惑,诚不欺我!

  

  当然也有盖肚脐不成,不得不迫害家人的。

  “卷被子的妈,找被子的爸,还有破碎的他。”

  这家爸爸半夜找不着被子,摸索着抓到了孩子的纸尿裤上。

  直到盖在身上才觉得不对劲,赶紧给孩子穿回去,最终只好双手盖着肚脐。

  整条视频看下来,真让人捏了一把汗。

  要是爸爸没发现端倪,估计得酿成惨案。

  @娱乐课代表孙小寒

  “只要有肚脐的生物,都得盖!”

  可能是盖肚脐学的感染力太过强劲,不光是人类,连小动物们都学会了这项技能。

  猫奴在给自己盖好被子前,必须要守护好“主子们”的肚子。

  有狗主人更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给自家柴犬买了条大红肚兜。

  有才的网友还想出一个点子:把猫狗扣到自己肚子上,俩肚脐眼儿都能盖住,简直双赢。

  谢谢,有被盖到。

  

  久而久之,没有他人的帮助,这些小动物也能够自觉盖好。

  土生土长的狸花不用说,扒拉扒拉就能以一个标准姿势酣然入睡。

  就连祖籍威尔士的柯基,躺在地上也要卷一卷窗帘盖在肚子上。

  甚至连国宝大熊猫,也将盖肚脐一脉传承。

  娴熟的翻身,眼熟的扯被角,让人直呼“太灵性”。

  我都不禁怀疑,亿万年前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恐龙,是不是睡觉的时候也会拿棵蕨类植物盖一下。

  

  

  所以,盖肚脐这一全民习惯有没有科学的解释呢?

  大家都知道,肚脐是人们出生后,剪断脐带后留下的组织。

  因此,本质上肚脐是一个伤疤,相对脆弱。

  从横切面来看,肚脐明显是腹部最薄的地方,相应地,屏障功能最弱。

  

  此外,肚脐眼在中医学这里还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

  它被称为“神阙穴”,意为先天留下的标记。

  “阙”更是古代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的大门,可见几千年的老祖宗们,就看到了肚脐眼儿的重要性。

  

  虽然不像小时候长辈吓唬我们说的,“肚脐连着肠子,千万不能抠”,

  但毕竟那里曾经是脐带的连接处,仍保留着对内脏器官的反射。

  因此,小抠怡情,大抠伤身。一旦用力过猛,可能会刺激内脏,引发肠胃不适。

  

  肚脐皮下没有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还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格外敏感。

  肚脐还是寒气的入口,没有保护好这里很容易寒气入体,着凉窜稀。

  很多网友也将肚脐形容为“窜稀开关”,可见盖好肚脐对避免受凉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一定作用。

  

  然而,肚脐脆弱,终究也只有指甲大小,作不起什么妖来。人们说要盖好肚脐,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要盖好肚脐周围的那片区域。

  只不过是肚脐太过显眼,才以它为坐标定位。

  

  小时不知肚脐好,走进社会才懂得这一盖的含金量。

  但没关系,作为新一代的过来人,我们教育小孩的时候已经有了新的表述。

  “你看,世界冠军都盖肚脐眼!” 

 

相关专题:军事动态,冬奥会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体育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15:4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