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没有逻辑学,不讲逻辑,只看立场

京港台:2024-8-16 03:59| 来源:醉步男 | 评论( 10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没有逻辑学,不讲逻辑,只看立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黑格尔说:“逻辑是一切思考的基础”。

  毫无疑问,逻辑是文明社会最基础的工具,它告诉人该如何正确思考与表达,反映的是现实世界的本质规律。

  但是,现在却存在一个荒谬而普遍的现象:不讲逻辑,只看立场;忽略过程,只重结果。

  这明显是不合理的,但它就是出现了,甚至成为主流“思想”。

  归根究底,或许是作为通识教育必修的逻辑课,在中国已缺席了半个世纪。

  “逻辑”一词,始于严复先生的音译。

  自20世纪初,传统逻辑系统传入中国,教育界就立刻学习欧美,把逻辑学纳入大学、高等师范学校乃至中学的必修科目。

  比如,金岳霖曾在清华大学开课讲现代逻辑(数理逻辑),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冯友兰、熊十力、胡适等,都将逻辑学深入应用到自己的领域……

  第一个转折点在1946年11月,苏联通过《关于在中学校里讲授逻辑和心理学》决议:每个国家都有与自己适应的逻辑,苏联必须用“苏维埃”逻辑。

  简而言之,就是要用“辩证法”来打倒逻辑学,勒令学校取消逻辑课。

  新中国成立后,深受苏联影响。

  由此引发的恶果,很快就孕育出第二个转折点,发生在60年代。

  “十年动乱”中,逻辑学在中国几乎灭亡。

  据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倪鼎夫回忆:“逻辑科学是重灾区之一。逻辑研究机构和大学的逻辑教研室、组被撤销了,学校里逻辑课取消了,专业队伍解散了……”

  

  70年代末,逻辑课在教育体系中一度复苏。

  1978年,第一次全国逻辑学讨论会召开;1979年,中国逻辑学会成立。

  1981年,教育学家张志公撰文,呼吁“中学生应该学点逻辑”:

  “由语文学科明确地把逻辑训练和简要的逻辑知识的教学任务承担起来,是可取的。”

  类似的呼吁很多,也有一些效果。

  当时,高中语文课本确实添加了一些与语言运用、思维表达相关的逻辑基础知识。

  但1988年,中学语文教材再次删除逻辑学的教学内容,一些“专家学者”进而又提议取消师范院校课程中的逻辑学。

  进入90年代,情况变得更为恶劣。

  很多大学,逻辑学从必修课变成了选修课。

  1998年,逻辑被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从专业基础课程中踢出。

  ……

  时至今日,曾经作为通识教育必修的逻辑课,已经缺席半个世纪之久,实在是不应该的事情。

  有人可能觉得,所谓逻辑学、各种逻辑学著作,都是西方人的,不学就不学。

  你可以不学。

  问题是,中国本土的逻辑学名家其实也不少,最早的逻辑学甚至可以追溯到墨子、荀子《名家辩》。

  但是,学校里不教、教育不重视,就没几个人去学。

  逻辑就是逻辑,不存在东方的、西方的,你的、我的。

  归根结底,就是几十年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很多人的底层思维又回到了“开眼看世界”之前的时期。

  逻辑学的缺失,必然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没有逻辑思维,人们日渐养成背离逻辑的交流方式——诉诸情感,诉诸传统,诉诸暴力,故意歪曲别人的观点,用攻击取代说理,用特例为自己的错误开脱……

  社交媒体上的键盘侠就是例证,很多很多公共话题的讨论,因参与者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很快就沦为无意义的互撕口水战。

  戾气就是这么来的。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12:5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