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和手机“抢孩子”,全球已有四分之一国家"出禁令"

京港台:2024-8-23 18:04| 来源:深海区 | 我来说几句


和手机“抢孩子”,全球已有四分之一国家"出禁令"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惩戒不是目的,管理的也不只是手机本身。

  为应对手机在校园的“渗透”,美国多地鼓励学校积极监管,限制在校学生使用手机。“校园手机限制令”在多国推出,善意的出发点背后,是否还有更多问题亟待考虑?

  州长敦促“立即行动”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瑟姆致信州内多个学区,敦促学区主管制定具体政策,限制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纽瑟姆在信中表示“每个教室都应该是专注、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各学区应“立即采取行动”。

  这并不是欧瑟姆针对校园内使用手机进行限制的首次尝试。早在2019年,刚任州长的纽瑟姆就曾签署一项法案,授权各学区限制或禁止上课期间使用手机的行为。

  纽瑟姆在信中写道:“我们应该为学生最大程度地减少干扰,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学习环境,这一步十分关键。”

  校园成为“手机禁区”

  佛罗里达州是全美首个明令禁止学生上课期间使用手机的州,相关法案甚至禁止学生在使用校园无线网络时访问社交媒体。弗吉尼亚、明尼苏达等十余个州,都以立法形式逐步将中小学校园规定为“手机禁区”。当地政府的决心可见一斑。而在巴尔的摩,公立学校也严厉打击校内使用手机的行为。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关闭手机或调至静音模式,将手机放在看不见的地方。擅自使用手机的学生将“受到惩戒”,情形严重者甚至会被没收手机或受到纪律处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全球已有四分之一的国家通过规范性文件明令禁止在学校使用智能手机。

  16年前,日本(专题)就提出了“手机禁入校园”的口号;在法国的中小学校园内,不论是教学楼还是操场和体育馆,“禁用手机”的提示随处可见;去年7月,荷兰教育部长公开表示“我们应保护学生免受手机的干扰”;英国前卫生大臣也认为,“孩子不应沉溺社交媒体,而应在现实生活中拓展社交技能”。

  培养孩子自我管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度使用手机与学习成绩下降有关,也可能影响孩子情绪的稳定。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说:“使用网络的目的是增强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和教师的福祉,而不是损害他们的利益。”

  用户可以便捷浏览社交媒体,是智能手机的核心功能之一。但美国卫生局局长穆尔蒂表示,如果每天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青少年患焦虑和抑郁症的风险就会增加一倍。

  从保护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的角度看,“把好手机关”似乎是合理之举。然而,各国各地情况不同,是否能有效落实成为疑问。

  有美国学生对强硬措施表达不满:“他们希望我们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却剥夺了我们做出选择和承担责任的权利。”有儿童心理学家表示,面对种种限制,“学生很快就能想出法子绕开规定”。而法国一名教师说,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往往不愿听从老师指示。

  对于家长而言,没了手机,孩子在通勤路上是否安全、突发情况下求救是否方便,也成为值得担心的问题。

  在我国,网络和手机成瘾的危害性早已得到重视,主要采取的是“宽严相济”“因地制宜”的方式。惩戒不是目的,管理的也不只是手机本身。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规则意识,帮助他们掌握驾驭新事物的能力,值得全社会共同思考与探索。

相关专题:手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1 13:1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