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宗人府”到底是干啥的?为何妃子们闻之色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清朝的“宗人府”到底是干啥的?为何能让那些皇亲贵族和妃嫔们闻之色变,宁死都不愿去呢?
关于“宗人府”,我们在很多清代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大致的桥段是:某个皇室成员,或者是某个妃嫔因为做错了事被关入了宗人府。但千万别以为这“宗人府”就是清朝独创的,实际上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都设置得有“宗人府”,当然了,不一定都是叫这个名字,不过它们的基本职能都是大同小异的,即——管理皇族事务。
比如在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就设立了“宗正府”,北齐的时候则设立了“宗正寺”,后来还被唐宋两朝继续使用。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设立了“大宗正院”,而这便是清朝时期“宗人府”的前身。
清朝入关之后,顺治帝便沿袭明制设立了“宗人府”,并设立宗令长官一人,在亲王或者是郡王当中选拔。在“宗令”以下,设立有“左右宗正”各一人,且由贝勒或者是贝子兼摄。其下又设立得有“左右宗人”各一人,从镇国公、辅国公或者是将军中选取,且官员的任命由宗人府拟奏上报!
总的来看,宗人府在官员的设置上面,从最初设立到清末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毕竟是对宗室集团管理的特殊机构,其本身也有着其独特的一套制度体系。
此外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清代时期将皇族宗室集团大致分为了左右两翼,每翼划分二十族,每族设立一个族长负责管理族务,继而又根据各族人数的多少设立一到三名“教长”。
总而言之,所谓“宗人府”就是专门管理宗室事务的特殊机构。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中,宗室集团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都要比一般的人高贵,因此他们即便是犯下过错,也不能由一般的衙门处理,而须交由专门管理宗室事务的宗人府管理!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对于涉及宗室成员的案件,宗人府基本上都是有完整的司法审判权的。
宗人府在成立之初,宗室成员涉及到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基本上都是统一归于宗人府主持审理或者是陪同审理。不过自乾隆朝之后,宗人府对宗室成员的司法审判被逐步压缩,并且将该项权利转移给了户部和刑部。
当然了,不管是自行审理还是交由其他部门审理,总而言之,它都是一个令那些宗室成员及嫔妃们闻之色变的地方。
因为被圈禁在宗人府的皇亲贵族们,基本上都是犯了大错,比如康熙晚年时期大阿哥为争夺皇位,欲将太子胤礽处死,随后便被康熙下令永久圈禁在了宗人府。而十三阿哥胤祥也是被圈禁了十年之久!除此之外,一些妃嫔若犯下大错也会被圈禁在此地。
被圈禁在宗人府,虽说不会像直接处死那样残酷,但进了宗人府,就等于是和外界断绝了一切联系,没有自由,更没有人说话。严重的,甚至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虽不会让你快速死去,但却也能让你备受煎熬!
况且,只要有过圈禁宗人府的“案底”,那么基本上也就不会得到皇帝的重视。特别是对于妃嫔来说更是如此,暂且不说后宫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就说为了简单的生存问题,这些妃嫔们都得要使尽浑身解数让皇帝看到自己。对于她们来说,皇帝就是她们的衣食父母,只有获得皇帝的宠爱,那么自己乃至是她的家人才会有翻身的机会!
如果一旦被关进了宗人府,那基本上就与这些无缘了,说不定自己的家人都会受到牵连。因此,无论是皇亲贵族还是皇帝的妃嫔,都对宗人府闻之色变,宁死都不愿去的。但有时事实就是那么残酷,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哪还有什么愿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