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德语媒体:趁早限制中国技术的影响力

京港台:2024-8-26 23:45|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德语媒体:趁早限制中国技术的影响力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德国《商报》客座评论指出,中国科技公司积极在全球扩张,但柏林却缺乏明确的风险控管策略,德国必须学会果断降低中国在许多领域带来的风险。《法兰克福汇报》观察到中国上层阶级开始捂紧钱袋子,并分析个中原由。

  《商报》发表客座评论“德国应尽早限制中国技术的影响力

  ”指出,中国科技公司正积极在全球扩张,但柏林却缺乏明确的策略来控制相关的安全风险。

  评论作者、德国对外关系委员会(DGAP)资深研究员瓦伦廷·韦伯(Valentin Weber)指出,在绿色科技、安全系统 (例如监控摄像头)和社交媒体等领域,尽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德国仍重度依赖中国供应商。韦伯认为,联邦政府和各部委尚未提出应对中国技术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的方案。

  “毫无疑问,金融、物流或能源设施等关键基础设施中的中国部件可能会构成风险,尤其是当中国政府不赞同柏林在台湾冲突或其他地缘政治争端中的立场时。因此,德国应制定清晰明确的降低风险标准。”

  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措施:1. 从公共机构和地方政府中撤除存在安全风险的中国技术,例如柏林勃兰登堡机场装设了海康威视的监控摄像头,可能会被中国用来监视联邦情报局(BND)、军队或外交人员的活动; 2. 禁止在政府和军事场所使用中国技术,包括配备了大量摄像头的中国电动车(如比亚迪或蔚来)以及其他汽车品牌中的中国软件;3. 限制中国技术(如TikTok等社交媒体)的普及。

  “这些建议措施并非旨在与中国脱钩,而是为了去风险。与脱钩意味的任意禁止不同,去风险是基于风险分析、数据和透明度。”

  作者指出,中国从未真正需要进行大规模去风险,因为它不允许大多数西方公司建立重要的市场存在。

  “在中国,任何来自西方技术的风险,从一开始就会被消除或压制在较低水平。德国必须学会果断降低中国在许多领域带来的风险,并及时限制新出现的中国技术和应用程序的风险。”

  《法兰克福汇报》关注到中国奢侈品市场萎缩的现象。该报在题为“为何中国上层阶级开始捂紧钱袋子

  ”的文章中写道,中国的奢侈品热潮正在逐渐消退。过去几十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之一,仅在2016年至2021年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规模就增长了四倍,达到约600亿欧元。然而,最近几个月,奢侈品市场遭遇了滑铁卢,各大公司纷纷公布了令人失望的财务数据。

  “下滑的原因有很多。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危机,许多中国人正面临财富缩水。无论是金融业还是公务员,各地都在减薪。在严厉的新冠限制措施之后,许多中国人对政治和经济前景失去了信心。所有这一切都给消费带来了压力,因此人们纷纷开始节省开支。另一个因素是汇率。许多中国人去日本旅游,利用日元贬值的优势在那里购买奢侈品。”

  作者还观察到,许多中国消费者开始选择更经济实惠的消费方式,比如购买二手奢侈品,而不是全新的昂贵商品。而随着中国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转变,他们更倾向于支持本土品牌,这些品牌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这种情况有点像汽车行业,国内制造商已经超越了外国公司。”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9 21:3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