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柯文哲身陷囹圄,台湾“第三势力”仍难破局

京港台:2024-9-1 08:53| 来源:屠龙乔治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柯文哲身陷囹圄,台湾“第三势力”仍难破局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台湾相关报道全汇总!

  刚刚过去的8月,几乎让柯文哲和民众党从天堂跌落至地狱。

  从8月初民众党被曝“政治献金申报不实”(对民间捐赠的钱做假账),到柯文哲拿“选举补助款”购买个人商用办公室,再到他因担任台北市长期间的“京华城”弊案被台北检方约谈、当庭逮捕,如今问题不止是民众党的声望暴跌,更在于柯文哲面对牢狱之灾的现实可能。

  假若如此,柯文哲便成为继陈水扁后台湾(专题)政坛锒铛入狱的第二个重磅级人物。

  即便柯本人最终不会进去,但8月爆雷的系列丑闻,加上7月底被停职判罪的新竹市长高虹安,民众党的损失绝不只是唯二执政的县市之一:它所代表的台湾政坛“第三势力”最新一波浪潮,在今年1月台地区选举达到高潮后,迅速褪去、几乎确定被拍死在沙滩上

  “第三势力”:并不新鲜的概念、注定有限的生存空间

  柯文哲从十年前在政坛引起旋风起,到五年前成立民众党,再到今年大选个人拿下369万票和26.46%得票率、民众党斩获8席“立委”,其主打的招牌就是“超越蓝绿”。然而越是喊这个口号,越说明包括他在内的“第三势力”乃至整个台湾政坛绕不开、摆脱不了“蓝绿”格局。

  今日台湾公众把柯文哲视为第三势力的代表、“突破蓝绿”创历史的希望,然而事实上柯文哲和民众党并非台湾解严后首创的第三势力,在历史上一度崭露头角的第三势力政党中选举成绩和政治版图也不是最突出的

  按出现时间的顺序看,新党、亲民党、台联党、时代力量、民众党都曾以第三党的身份登上台湾政坛舞台。要比选举成绩,1995年新党在“立委”选举中斩获21席和超过13%得票率,当时被称为“三足鼎立”;宋楚瑜2000年以独立身份狂揽466万选票和36.84%的得票率,第二年成立亲民党后当年便斩获46席“立委”。

  加上历史上执政的县市长人数,民众党和柯文哲巅峰时期都不比亲民党和新党。如要比党员人数,巅峰时期的新党和亲民党都超过了6万,而民众党目前党员总数只有其一半水平,并随着今年1月大选后的内讧、丑闻而持续流失。

  如果看各第三势力政党发迹的基础,新党吸引的是既厌倦国民党、又恐惧“台独”的原蓝营支持者和都市白领、知识阶层,亲民党则汇聚了宋楚瑜的粉丝和他在省府时期的人马,二者都被视为广义的“蓝军”(虽然宋楚瑜经常强调“橘”不等于“蓝绿”)。

  台联党和时代力量则是“小绿”的代表。前者奉李登辉为“精神领袖”,汇聚了李时代的国民党李系“本土派”和民进党“深绿群体”,后者借助十年前反服贸运动起势、人称“小绿”。现如今,就像泛蓝的新党和亲民党被国民党虹吸,泛绿的台联党和时代力量也在民进党的虹吸之下泡沫化。

  台湾地区的选举制度,尤其是“立法院”选举中的“单一选区两票制”固然是压缩小党生存、阻碍其扩大席次版图的制度壁垒,但难以在蓝绿之外打造、占据自己的意识形态稳固生态位,吸收稳定的代表选民群体,同样是第三势力的难题——柯文哲和民众党也不例外。

  新党和亲民党、台联党和时代力量支持者流失便是典型案例:为了遏制对手阵营主要政党的进一步做大,把选票集中到本阵营主要政党,操作“弃保”是常规操作。台湾的政党(特别是小党)依赖选举而生存,一旦在选举结果中成为被牺牲的对象,只需一次打击便可能一蹶不振。

  柯文哲号称“超越蓝绿”,但他一手创建的民众党,坚定的支持选民群体主要包括两类人:一是柯文哲的铁粉,无论如何都要投柯,坚定相信“柯P一定赢”;二是在选举中宁愿保送民进党和赖清德胜选上台,也不愿给国民党机会的人。

  这两类群体,前者在没有第三势力出现、或者民众党崩盘的情况下大概率会回归“远离政治(选举)”的状态,后者要么变成“小绿”、要么一步到位重投民进党。

  民众党所谓的超越蓝绿,向来都是“吃蓝吃绿”、“忽蓝忽绿”,柯文哲出道时的“墨绿”说,民进党主持他十年前当选台北市长、登上政治舞台中央的事实,更证明了他与蓝绿密不可分、多种形式的“关联”。

  陈水扁在2007年说过:“台湾没有左右路线,只有‘统独’的问题。”一语道破天机:尽管有人以“中左”、“中右”划分,民进党与国民党并无实质意义上的“左右之分”。如要参照“左右分野”的标准,两大党事实上就是“大帐篷”政党。

  否则便无法解释民进党内为何既有“同婚”支持者、又有保守的“大男子主义”和传统家庭伦理捍卫者,以及民进党竟用“一例一休”激怒劳工、讨好资本。事实就是,除了是否(在台湾地区语境意义下的)“反台独”,外界几乎看不出蓝绿在意识形态上的分野——就像40%的英国选民不认为保守党和工党有实质区别。

  除了“台独与否”、“拥核反核”等少数议题,蓝绿两党可在意识形态上“无所不包”,这意味着几乎没有什么可留给第三势力的意识形态阵地。结果,柯文哲和民众党们便陷入了抢占政治生态位的切实困境

  第三势力试图争取的意识形态议题和话语权,早已被蓝绿涉足并吃干抹净,除非他们能提出极具吸引力优势的主张,否则相关议题代表群体为了避免某一大党独大,实现足够的制衡,最好的选择就是票投另一大党,而没有必要选票分流、支持第三势力;

  两大党尖锐对立的“台独”议题,柯文哲和民众党又不敢轻易触碰、明确表态,以避免引火烧身、被视为和蓝或绿绑定,结果越是含糊其辞,越让自己找不准稳定的意识形态生态位——毕竟这个问题本质上并没有模糊空间。

  找不到真正可以乘虚而入、垄断话语权的生态位和意识形态空间,从根本上注定了第三势力只能昙花一现、很难持久壮大。加上缺钱、缺资源,无法打造比肩蓝绿的组织系统,无非是平添了其走向泡沫化的一大硬伤。

  众星捧月的“草台班子”,早早戳破民众党的“清新人设”

  不可否认,台湾选民对蓝绿恶斗早已厌倦,一个超越蓝绿、形象清新的政党是不少人内心深处的期盼。柯文哲深知这种心态,从他出道之日,到民众党的成立,主打的人设便是超越蓝绿、理性、务实、科学、清廉、高效...

  只是接二连三的丑闻内幕以及民众党的应对方式,彻底撕掉了该党主打的人设外衣,暴露了民众党内“草台班子”的真实水平

  围绕民众党政治献金的账务问题表明,该党并不那么清廉,柯文哲与亲信利益输送、交换的表现,丝毫不亚于蓝绿两党。柯文哲打破台政治人物先例,从近1.1亿的政党补助款中拿走7380万用于个人置产,吃相甚至比赖清德、侯友宜等蓝绿政治人物更加难看。

  面对丑闻的曝光、发酵,作为柯竞选总干事的黄珊珊说自己对账务不清楚,把责任全部推给委托会计师,对“会计师有什么动机(不合逻辑地)主动做假账”的质疑,竟回答“我知道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事实”。所谓的引咎辞职,便是辞去党内职务、不辞“立委”,甚至受柯文哲委托继续善后、代表民众党指控会计师...这种承担责任的态度,成为公众眼中的笑话。

  至于财务丑闻中的细节:柯文哲的高中同学李文宗担任柯阵营竞选财务长,说自己不知情,然而事实就是他和妹妹李文娟持有的木可(“柯”)公关公司办公地点设在民众党总部,从民众党收取高额竞选经费——这是替民众党洗钱,还是该公司根本就是民众党的党产?

  同样设立在民众党总部的,还有以柯文哲儿子名义开设的公司。可柯太陈佩琪在质疑声中给出的“咖啡厅”解释软弱无力,一通无脑护子怼网友,反而暴露了自己尚未退休公职便开设公司的违规行为......

  所有的操作,无不映射出一个可笑的事实:民众党不仅是比亲民党更纯粹的“一人政党”,而且将“全党为一人”演绎到了极致,仿佛成了柯家的私产

  这一点在民众党的组织管理机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民众党的组织架构既不明晰,也没有成熟的搭建机制,完全取决于柯文哲的喜好——柯P亲近的人就能担任要职,甚至“因人设事”、在其位不谋其政。所以黄珊珊即便被党内停权3年、暂停党职,依然负责“善后工作”、继续当不分区“立委”。

  柯文哲和民众党天天高喊科学、强调按照SOP操作,但实际操作中民众党的SOP只有一个,那就是柯P的指示和决定。所以在八月危机爆发后,民众党的党机器在柯P表态之前,仿佛处于停摆状态——理性何在、科学何在、务实何在?

  当柯P说出“识人不明、用人不当”后,党内中评会开完会后给不出结论,因为他们不知道柯P说的是谁。等到柯P进一步做出解释和回应时,他的做法是成立4个委员会,然后黄珊珊负责查账、汇报——“我查我自己”。

  作为一人政党的绝对领导,柯文哲决定一切倒也罢了,可柯P一如既往的风格,就是说话指示“含混不清”、“云山雾罩”,让外人如猜谜语一般捉摸不透。一个政党领袖连清晰传递指令都做不到,不知柯P是否还停留在个人政客玩政治、骗选票的阶段,而不是建设一个成熟的政党。

  两周前,民众党支持率已跌至14%,“小草”(30岁以下年轻人)支持率流失至少15%,在三党的各项满意度指标对比中完全垫底。“草台班子”一旦被戳穿,柯P再有能耐恐怕也救不回一个政党。

  四面树敌,终成众矢之的

  民众党“自爆”,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民进党。赵少康喊出“就算没有柯文哲,蓝白也要合”,国民党中央也维持弹性策略、保留在野合作空间,便从反面证明一个有活力的民众党与国民党保持合作,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民进党走向“绿色威权”。

  何况如前文所述,相比于“吃蓝”,民众党的选民仍不乏“泛绿”或“小绿”。即便没有民众党和柯文哲的自爆,赖清德和民进党也会把打击民众党(而非国民党)作为更优先的策略。只要民众党倒、白营“小草”变成绿营“回头草”,那么民进党足以保持多数优势执政,因为国民党一党早已不是对手。

  从2018年与民进党分道扬镳、独自参选连任台北市长开始,柯文哲已经得罪了民进党,他和民众党注定成为后者眼中的死敌。同时黄珊珊强硬推动“蓝白合”破局,在台中与蓝营合作的蔡璧如被放逐,柯文哲在“立法院长”竞争之中早有最优解,却故意做足戏码、把悬念拖到最后一刻,在蓝营眼中信用早已破产

  目前民进党自然全力猛打柯文哲和民众党,处于“放暑假”、“划水”状态的国民党宁可“既不挺、也不骂”,坐视泛蓝选民对自己好感度下降、逐渐流向泛绿阵营,也没有基于“唇亡齿寒”的基本道理力挺白营。可见在(目前趋向于“一党优势”的)“两党制”格局下,两大党首要的关切达成了惊人的默契——首先解决第三方“搅局者”的麻烦

  民进党、国民党都试图与柯P合作,也都被柯P狠狠地坑过。所以当柯文哲与民众党身陷囹圄时,蓝绿两党都没有要救活、保住民众党的动力和理由,倒不如坐视柯P下一步会如何表演。或许没有白营合作,蓝营会在绿营面前更加不堪一击,可如果国民党还想重振“泱泱大党”的雄风,更不能依赖于一个政治表演艺术家和他的草台班子。

  自视为“关键少数”,以最弱的实力表现出最高调的姿态,柯文哲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只是在虽然费拉但政治经验丰富的国民党,以及“加强版国民党”——民进党面前,他们似乎始终不会改写自己的结局。

相关专题:台湾,柯文哲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台湾热点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7 22:1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