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经济学人:强力管控资讯 中国经济恐重蹈苏联覆辙

京港台:2024-9-7 05:28| 来源:中央社 | 评论( 15 )  | 我来说几句


经济学人:强力管控资讯 中国经济恐重蹈苏联覆辙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央社记者陈韵聿伦敦6日专电)英国「经济学人」期刊指出,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资讯遭强力管控,且高度集权的政治控制、「国家安全」优先,以及建立在「恐惧」上的治理文化,容易让领导层仰赖的所谓内参系统趋于失灵。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近日发表的文章提到,历史经验显示,资讯的自由流通有助提升决策品质、降低重大失误的发生机率,并促进社会演进、提升国家整体应对挑战的能力。

  在1990年代晚期和2000年代,中国领导层曾试图藉由「既部分开放、又维持控制」的治理方式避免重蹈苏联瓦解覆辙。随着科技发展,部分「忠党爱国」人士认为,大数据、人工智慧(AI)等新技术将有助为最高领导层打造一个高科技、高效率、全方位的「开明集权」计画与治理系统,实践苏联未能达成的理想。

  然而,「经济学人」分析,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有可能如苏联一般,证明专制统治效能低落。

  「经济学人」指出,为维持在政治领域的主导地位,苏联领导层无情管控、压制各项资讯,最后连领导层本身都失去对真实世界的准确掌握。如今,中国经济面临类似的问题:经济政策是根据什么资讯拟定,而这些资讯有多可靠、准确、贴近现实?此外,政府到底知道哪些一般人不知道的事?

  「经济学人」近日刊登一系列文章,分析中国经济面临的根本问题,侧重资讯流通和资讯品质对决策过程的影响,并对中共党国机关的「内参」系统有不少着墨。

  根据文章,中国官方经济数据一向不乏缺陷,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即曾质疑它们的准确性。然而,近年情况持续恶化,包括数据相互矛盾兜不拢,导致美国财政部曾寻求中方官员解释。部分资讯不仅发布频率下降、经过「调整」,必须被「压下来」的「敏感资讯」也越来越多,且向外界公开的内容有越来越与现实不符的趋势。

  「经济学人」指出,经济越脆弱,就有越多资讯被压制;即便是亲官方的「权威人士」发表意见,若他们对资讯的诠释未经官方肯认,也可能被迫噤声。为避免领导层难堪,官方资料可以被公然扭曲。

  举例而言,一名北京大学教授去年中公开提到,官方发布的失业数据未呈现有多达1600万名青年因为放弃找工作而未就业,而若计入这些人,则青年低度就业的比例将超过46%。中国国家统计局随后很快中止发布都市青年失业数据,直到今年初才开始公布经过「改善」的资讯。

  此外,官员似乎对控制各界如何讨论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较有兴趣,而不是全面了解疫情和「封城」等疫情管控措施对经济活动实际造成的影响。

  至于党国各层级机关的「内参」机制,「经济学人」指出,虽然内参材料可以比公开发布的内容「强而有力」,但实务效果如何,不乏疑问。

  「经济学人」提到,内参系统的资讯来源包括学界、智库、媒体。例如新华社记者在大量生产吹捧官方、但新闻价值低落的公开内容之馀,私底下为「内参」撰写的文章可能完全是另一种样态。一名撰写人告诉「经济学人」,能写内参报告是「荣幸」;要取得这项特权,必须通过激烈竞争。

  一名研究人员表示,他可以在内参报告就行政管理问题直言不讳,例如政府命令相互矛盾导致落实困难。另一名研究人员则说,内参材料有助官员从地方角度切入,理解不动产市场崩盘等重大问题。

  不过,「经济学人」指出,取得资讯是一回事,官员是否能确实理解并善用资讯是另一回事。此外,难以判断到底有多少内参资讯和「建言」能如实上达中共高层。内参报告作者可以自夸个人影响力,但目前不存在可靠资料衡量特定内参材料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另一方面,内参机制的「潜规则」可以让报告作者倾向「讨好」当权者、让他们开心。一名研究人员告诉「经济学人」,他的分析越「正面积极」,就越容易被视为「好文」。

  此外,虽然他可以「自由讨论」国家面临的问题,他依然会小心不直接批评高层。透过内参机制流通的资讯也较难被客观检验。

  「经济学人」指出,在权力最高层以外的人无法得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题)读了什么样的内参材料,以及他的反应为何。中国经济政策的形成过程一向缺乏透明度,这在经济成长强健、决策者态度务实时,问题不大。

  然而,当成长放缓、官僚系统越来越意识形态至上,缺乏品质良好的资讯就令人忧心。最终,不仅是外界,可能中国领导层自己也会雾里看花、难以确定什么是好决策。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12:5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