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德拉吉报告」倡经济外交 剑指中国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央社记者田习如布鲁塞尔9日专电)被视为欧盟竞争力重要文件的「德拉吉报告」多处提及中国带来挑战,认为欧盟需要真正的对外经济政策,且在美国展开与中国经济脱钩之下,欧盟虽仍迎接中国投资,但须有共同监管机制。
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邀请曾任欧洲中央银行(ECB)总裁的前义大利总理德拉吉(Mario Draghi)为欧盟竞争力开药方。
在今天发布的69页报告主文中,有25页提到中国,显示欧盟与中国这两个在2023年全球国内生产毛额(GDP)同样各占17%的经济体,竞争关係日深。
报告指出欧盟企业正受到中国的双重挤压,一方面中国所提供的经济需求愈来愈弱,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愈来愈高。德拉吉在记者会说,「中国成长比我们更快,但(市场)愈来愈不对我们开放,而且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谈及绿色能源转型时,德拉吉表示,中国虽提供较便宜的绿能设备产品,但对欧洲的洁淨能源产业构成威胁,因此欧盟需要完整的脱碳(decabonization)产业计画。
他在4月一场演讲时更明白谴责中国试图攫取绿色和先进技术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并将其内部化,威胁削弱欧洲的工业基础,并导致许多产业的大量生产过剩。
该报告认为欧盟的贸易政策必须适应「新现实」,也就是从前由跨国组织管理的全球开放贸易时代正在消失,欧盟执委会去年6月提出的「经济安全战略」就是对此新现实的回应,提出政策工具处理产品倾销、贸易胁迫、政府补贴扭曲、科技洩漏等问题。
欧盟经济安全战略的背景即是要降低重要原物料和科技等产品对外依赖,中国是首要对象。德拉吉报告提醒欧盟贸易政策须维持一致性,例如若对原料及中间产品徵关税,却不对密集使用这些原料的终端产品徵税,将导致欧盟本地产业失去竞争力。
该报告主张,鑑于欧盟贸易高度开放,且从原物料到先进产品的进口依赖,欧盟需要制订名符其实的对外经济政策,包括与资源丰富国家签署优惠贸易协定、进行直接投资,针对特定关键领域建立库存,发展产业伙伴关係以确保关键科技的供应链。
德拉吉在记者会中被问及,欧盟执委会近年对中国发动的电动车反补贴调查等贸易措施是否足够或太过,他不愿正面回答但强调贸易政策必须实际、依个桉考量,且「具防卫性」。
美国政府对广泛的中国进口产品施加关税,并收紧外来直接投资(FDI)的审查,德拉吉报告认为这造成美国经济开始与中国脱钩,但现阶段欧盟的策略与美国不同,部分欧盟国家鼓励中国到欧洲直接投资,尤其近年中东欧地区来自中国的新建工厂投资桉显着增加。
报告提醒,欧盟各国与大型外国投资者不对称的谈判,可能会导致不恰当的让步,特别是当「欧盟的潜在安全威胁和地缘政治对手涉及其中」时。目前外来直接投资桉件审核是欧盟各国权限,成员国只被要求交流相关资讯而已,因此该报告建议强化欧盟整体的投资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