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辩论:贺锦丽“金蝉脱壳” 川普没能抓住机会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川普竟选美国总统最新动态!如果把这场美国总统大选辩论看作川普和贺锦丽的互相攻防,以为辩论成败取决于谁能把对方“骂倒”,那就大错特错了。辩论会后一定有许多分析会强调,川普又有怎样的惊人之语(比如声称非法移民(专题)吃掉人们家中的猫狗,或是再度宣称民主党支持产后堕胎),或是关注贺锦丽是否有成功“起诉”川普,但这些内容其实都不是重点。
事实上,对于选举的一大常见迷思,是误把候选人当成格斗游戏中的角色,以为选战重点是互相攻击,让对方失血较多就能获胜,务求让对手哑口无言。但实际上,对方失分从不等于己方能够得分,候选人追求的也不是娱乐效果,而是实际上能增加多少选票。选举活动的重点是各自争取选民支持,说服一群又一群“还不确定但愿意考虑看看”的选民出门投票,希望他们决定支持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说,“贺锦丽给人的印象”才是分析这场辩论时的关键,至于川普虽然显眼,但严格说来并不是重点,或者至少不应该是重点。
选民对川普“知道得够多了”
这是因为,人们对川普的印象已经底定,对川普“还不确定”、“要考虑看看”的选民极其少数。辩论前9月8日最新民调显示,全国有9成选民认为自己对川普“需要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且不论是上一次大选投给川普还是拜登(专题)的选民都这么想,只有9%认为自己“还需要多看看”。且更长远来说,相比于过去任何美国总统,川普任内的满意度变化幅度极小,意味著多数人对川普的看法都很固定,各方选民都不易改变立场。而选后几年的状况也维持相同态势,历经疫情、官司再到枪击等风风雨雨,川普都维持4成出头支持、约5成不支持的表现,显示人们不论喜不喜欢川普,绝大多数都心意已决。
相反地,同一份辩论前民调也显示,有28%、近3成选民自承对贺锦丽“还需要多看看”。其中,上届选举中支持川普的选民普遍也已经认为自己对贺锦丽知道得够多,只有15%认为自己还需要多了解;但上届选举中票投拜登的选民,每3位就有1位认为自己还想了解更多。可以想见,这些人应有一定比率是拜登“流失掉”的选民,是拜登上次取胜的关键,而贺锦丽还有机会将他们赢回来,希望靠著他们的力量再度击败川普。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将近4成独立选民认为自己还需要更了解贺锦丽。在此同时,同份民调也显示,两党支持者都已有超过9成“归队”支持自家候选人,但独立选民之间依然胶著,贺锦丽仅小幅领先。考虑到这次大选拉锯的情况史无前例,胜负很可能仅取决于七大关键州内部各自的几万票而已,民主党能否多说服这群“自承需要更了解贺锦丽”的独立选民,哪怕只有几万票,都可能是胜败关键。
在此前提之下,川普在这场辩论会中的战略目标从来不是拉抬自己,贺锦丽的目标也不是谴责川普。贺锦丽的目标是向那一小群独立选民介绍自己,即使要攻击川普也不能是为了攻击而攻击,而是为了做出对比,用“他怎样坏”对比“我怎样好”。相反地,在政坛呼风唤雨近10年后,川普已经不可能再让更多人更喜欢他,但也很难再让更多人再更讨厌他。他在台上的功用是要干扰贺锦丽向选民介绍自己,破坏贺锦丽的自我推销。
贺锦丽何以金蝉脱壳
从这个角度来看,两位候选人今天做得如何呢?初步看来,川普应该是失败的。
川普最大的失败,在于他无法忍受自己不是主角,几次最有机会“绊倒”贺锦丽的机会,他却都把焦点放回自己身上。最指标性的案例是,几家即时报导的媒体都立刻注意到,当贺锦丽随口带到川普的造势没人要去,去的人也因为“觉得太累或太无聊”而离开时,川普又忍不住用一整段发言时间说自己的集会“没人想要离开”,是贺锦丽的集会才没人,“如果有人也都是用游览车载去、用钱雇来的”,显然非常在意谁比较受欢迎。
但川普这段发言更大的重点并非其内容本身,而是发言时机。当时,主持人询问的是南方边境和非法移民的问题,是贺锦丽极其容易失分的环节。贺锦丽把主要的力气用来表达自己既强硬且有经验,提及过去担任检察官的经历,标榜“我是台上唯一一个曾经追缉跨国黑帮的人”,强调她有能力防堵非法药物、枪枝涌入、人口贩运。并且说她支持先前两党国会议员共同提出的边境安全法案,是川普为了选举私利、为了“利用这个议题竞选,而非好好解决问题”反对法案,才导致该法案胎死腹中。至于造势这件事,贺锦丽则是在讲完这段“自我推销”之后,又故意多讲了这一小段,刻意稍稍提起这点。
在此,贺锦丽採取的是守势:没有太多人会因为支持贺锦丽的边境政策而支持她,重点在于不失分,而考虑到拜登政府在边境议题上的低满意度,她已经把“为什么我值得信任”的最强论点抛出来了。但不论如何,边境议题绝对是川普最好的攻击机会,川普自己也知道这点,所以在回答其他问题时也经常“偷渡”此一议题。
何况在辩论策略上,川普确实也有许多可以追打的问题:她一次都没去过南方边境!她还想给中美洲各国政府更多钱!她觉得边境不该有牆!她这么会讲,怎么这几年非法移民还是持续增加!他甚至不需要表现得多好,不必真的让观众赞同他的立场,只要让够多人对贺锦丽存疑就可以了。
偏偏在这个可以全力攻击的时间点,贺锦丽稍稍挥了“大家对你造势活动没兴趣”这块红布三秒钟,川普这隻斗牛就无法控制自己,朝这个“不是议题的议题”直奔而去。于是,川普便把完整的攻击时间浪费在自吹自擂之上,白白放过挑战贺锦丽的机会。
这是最为明显的案例,但并非孤例。实际上,由于贺锦丽过去、特别是在2019年党内初选中曾採取一些较“非主流”的政策立场,但现在已经改弦易辙,川普大可在许多议题上都强调这点,逼迫贺锦丽在“立场极端”跟“摇摆不定”之间陷入为难,这也是共和党许多评论人近期的聪明策略。
但是,川普除了在页岩气开採议题上勉强做到这点以外,其他时机也频频“分心”,不时夸讚自己有多强大、大家多肯定他。这造成了一个极其讽刺的结果:虽然在辩论会前,川普就已经频频攻击电视台不可能公正,两位主持人会和贺锦丽联手“三打一”,但全场辩论会中最清楚列出贺锦丽多次立场改变的人,反而是主播而非川普,是主持人才最有效地挑战了贺锦丽,让她必须就这点为自己辩护。
小不忍则乱大谋,是川普本场辩论最好的注解。是他的混乱、容不得别人当主角,让贺锦丽可以金蝉脱壳——川普只要多讲自己一秒,就是多浪费了一秒,在边境、移民问题之上这个关键题上尤其如此。
善用对比,强调自己代表大众
同样以移民边境问答为案例,也可以看出贺锦丽的核心战略:即使要攻击川普,也不是为攻击而攻击,追求的不是“骂倒”对手,而是用来制造对比,衬托她自己的正面人格特质。
就此而言,贺锦丽算是恰如其分。回答边境问题时,贺锦丽强调美国需要的是自己这种“解决问题的人”,而非川普这种要“利用问题竞选的人”,试图界定两人的差异,强调自己的认真负责。同理,贺锦丽也多处延用她在7、8月的论述,以及民主党党代表大会上多位讲者的演讲主题,强调川普是为了自己,而贺锦丽是为了大众。
贺锦丽如此强调这点,即使在回答外交政策时也都能紧扣这个主轴。外交看似与“自我中心vs为了大众”的对比无关,但在被问及军援乌克兰的议题时,贺锦丽除了强调自己会捍卫民主盟邦、防堵普京扩张以外,也反过来说川普在应对这些问题时只想到他自己。贺锦丽强调自己曾经与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会谈,代表美国向他提供实质帮助,软弱的不是她,而是那个跟普京、跟金正恩交好的川普,“只为了得到对方的夸讚”、跟独裁者“做朋友”就不顾美国和盟邦的利益,不但会放手让普京拿下乌克兰首都基辅,还会让他开始筹画吞下波兰——贺锦丽更直接提到,光是在辩论场地所在的关键摇摆州宾州,就住著数十万波兰裔美国人。
同理,在谈及疫情时,贺锦丽有这么多可以攻击川普的点,却腾出时间特别强调川普当时还“发推特感谢习近平(专题)”。这些做法都不只是单纯攻击,而是要显得川普只关注他自己,爱慕虚荣,争取普京、金正恩、习近平等其他独裁者的认可,反衬贺锦丽的沉稳以及认真,强化这组核心的对比。
而在经济议题上当然更是如此,贺锦丽也强调她代表的是多数人的利益,反观川普则只关注少数人。这几年来,拜登政府本来就在推动各种建设投资,并且主打平抑物价(特别是药物价格),但民众始终不买帐;对此贺锦丽的当务之急是重新沟通,说服更多人“我们知道大家很辛苦,我们现在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而在辩论会中,贺锦丽“再试一次”的实际做法,就是强调这样的对比:她强调,拜登-贺锦丽团队让公共保险可以向药商议价,大幅降低胰岛素等关键药物价格,川普则只是随口承诺,任内从未做到这点。
同时,贺锦丽强调自己如果上任,将会为中产阶级家庭和中小企业创业家减税,并推动住宅建设计划,帮助一般家庭买房,反观川普当年一上任,立刻推动的却是“为亿万富翁减税”,是站在像他自己那样的有钱人那一边。至于在人生经历上,贺锦丽更强调她是中产阶级出身,到中学时家裡才终于买了自己的房子,反倒川普是含著银汤匙出生,钱根本不是自己赚来的。这不但再度引诱川普浪费时间夸耀自己多会赚钱,而且还再度扣回贺锦丽的核心主轴,强化“贺锦丽代表是大众,川普代表特权;贺锦丽为了大家,川普为了自己”的对比。
这个策略唯一不适用的地方是堕胎权。对许多人(尤其是游离选民中的许多女性)来说,堕胎权本身太过重要,不需要另外和其他议题綑绑包装,对贺锦丽而言因此是一项值得独立处理的议题。民调显示,有半数选民在堕胎议题上较信任贺锦丽,仅有三分之一较信任川普。这反映了美国社会一个更重要的事实:长期以来,只有保守派核心选民强力要求禁止堕胎,但数十年来,多数人的立场都是堕胎权应获得一定程度的保障。
虽说这是一个长期现象,但本次选举的特点,在于最高法院推翻保障全国堕胎权的先前判决之后,许多选民认定川普真的可能会进一步限制堕胎权;同份民调显示,超过6成民众相信选举结果将对堕胎权有“重大影响”,并非只是理论上可能而已。所以贺锦丽的辩论策略,是控诉川普与反堕胎方的倒行逆施,提出堕胎禁令下的实际情境,包含被家内性侵的12岁女孩被迫产子,以及有意生育的孕妇即使面临难产,但医师、护理师害怕被控罪,也不敢执行救命的引产手术等等。当被主持人询问“如果国会通过全国堕胎禁令,你会不会否决”时,川普也不肯给出确切答覆,更是坐实了贺锦丽的指控。
继续保障少数,但更在乎未来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贺锦丽讨论堕胎权的语彙不仅没有强调性别平等,甚至连传统上“一个女人选择的权利”(a woman’s right to choose)的说法也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强调这些悲剧情境,并上升到无关性别的“自由”问题,说政府无权介入人们的决定。
性别如此,种族议题自然也是如此。当川普被问及种族时,如果换做2016年的希拉里回应,一定会特别强调平等与歧视的议题,甚至连2020年的拜登应该也会这么做。2016年希拉里和川普的第一场辩论中,希拉里更是主动攻击川普过去羞辱拉丁裔选美皇后身材的言论。但在这次辩论贺锦丽却採取了不同策略:她强调川普一路上这些言论,代表的是过去的分裂与纷扰,“要我们把手指指向彼此”,是“老掉牙的剧本”。贺锦丽并未强调自己是少数族裔、是女性的代表,绝口不提打破玻璃天花板之类的语彙,而是几次複述她在竞选演讲中常说的那句:“我们不要回到过去”(we are not going back)。
这也反映民主党这一两年来正在摸索、逐渐学会的做法:继续推动保障女性、推进少数族裔福祉的政策,但论述上要强调这对所有人、对整个社会的帮助。此处讯息是这样的:那些种族、性别的纷扰都属于过去,而他们所在乎的是未来。
总而言之,在这些交手当中,攻击川普并非目的本身,藉此反衬自己的好、强化选战主轴才是贺锦丽的重点所在,而她也确实掌握了这项原则。既如此,那贺锦丽赢了吗?CNN选后的立即调查,在选前找到了一半预期川普获胜、一半预期贺锦丽获胜的民众,在辩论后确实有高达将近三分之二认为贺锦丽表现较佳;而在推特、右翼媒体如福斯电视台上,多位保守派评论人如Brit Hume、Chris Rufo和Rod Dreher也都承认川普落居下风。
但是,这个结果的意义也不宜夸大:美国政治史上,很少有候选人因为打赢辩论而打赢选战,候选人民调很少在辩论后急遽上升。因为要建立好感、建立可信度没那么容易,要崩坏、要被嘲笑才比较简单——也因此,美国总统辩论史上重要的时刻,包含1960年尼克森的疲态、1976年福特对苏联议题失言、1988年杜卡基斯反对死刑的发言被认为不近人情,通通都是翻船而非取胜的例子。
就此而言,对于这场辩论会最准确的解读,应是川普搞不清楚状况,白白错失大好机会,而贺锦丽则证明自己掌握到可行的“胜利剧情线”,且有能力执行既有的策略。但这也仅只是代表贺锦丽安全下庄而已,至于整体策略能否奏效?这并非一场辩论会能够决定的事,一切仍不可预测,尚在未定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