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突然爆炸!8岁男童全脸30多处伤...只因这个"玩具"

京港台:2024-9-15 18:45|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 我来说几句


突然爆炸!8岁男童全脸30多处伤...只因这个"玩具"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嘣~”一声爆炸

  山东济南一男孩

  不幸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9月8日

  8岁男孩浩浩

  将干冰塞到小瓶口的玻璃瓶里

  不断摇晃

  导致玻璃瓶突然发生爆炸

  飞溅的碎玻璃扎进

  其左脸、头部、耳部及颈部血管

  “满脸全是血

  根本看不清孩子的样貌”

  

  在浩浩体内取出的玻璃碎片(图源:齐鲁晚报)

  在浩浩身体里

  被扎进最大的玻璃渣约3厘米

  扎入最深处约2.5厘米

  ……

  被紧急送医后

  浩浩经历了长达5个小时的抢救

  

  9月10日,记者在病房见到浩浩时,他脸部的伤口已经结疤,大大小小约30处伤口。目前,浩浩已恢复了各种行为能力,精神状态良好。

  据了解,浩浩家中常用干冰来制冷并运输保存一些物品。干冰在受热时会直接升华成气态,形成一缕缕白烟,这让干冰成为了浩浩的“玩具”

  日常生活中

  干冰常被人用来制冷保鲜

  但很多人不知道

  干冰若储存、使用不当

  便会“暗藏杀机”

  干冰是冰吗?

  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通常为无毒无味的白色固体,形状不一。干冰在常温常压下会直接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膨胀系数约800-1000倍,与热水接触后会产生大量烟气。

  

  图源:视觉中国

  干冰的用途有哪些?

  1. 清洗行业:干冰能有效清理金属、模具、生产设备、古代文物等各类物品表面的污渍,避免了化学清洗法对物品的腐蚀和损害

  2. 娱乐行业:干冰被广泛用于舞台、剧场、影视、庆典、晚会等场合制作云海效果;也常被用在餐桌菜品摆盘,增添烟雾效果。

  

  3. 消防行业:干冰还可用于消防灭火领域,如扑灭档案、精密仪器、低压电气设备等。

  4. 运输行业:血浆、疫苗等特殊药品的低温运输,电子材料、精密器件的长短途运输,以及牛羊肉、海鲜等食品的保鲜运输等也都会使用干冰。

  干冰使用不当

  可能造成致命危险

  爆炸

  1. 在密闭容器中使用干冰:干冰在常温下易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密闭容器爆炸

  

  图源:广东消防

  2. 在冰箱内放置干冰:干冰的升华温度约为-78.5℃,而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在-4℃至-24℃之间。因此,干冰放入冰箱后会持续升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致使冰箱内部压力过大,发生爆炸

  

  图源:广东消防

  窒息

  干冰升华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导致人呼吸困难,短时间内就可引发窒息死亡

  司机开车险窒息,元凶竟是后备箱的冷饮!

  日前,上海闵行公安分局碧江路派出所接到市民周女士异地报警,称她丈夫张先生驾车时突感身体不适,快昏迷了。随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将张先生送往医院急救。

  

  张先生车辆后备箱里装了一箱冷饮。(图源:闵行公安)

  经了解,张先生的车辆后备箱中装了一箱冷饮,用干冰进行冷藏,因干冰挥发,他在密闭车厢里吸入了过量二氧化碳,导致身体不适。

  医生表示,所幸救援及时,否则很可能发生缺氧窒息等紧急情况。目前,张先生已出院。

  冻伤

  干冰的温度极低,身体直接接触会造成冻伤

  如何预防这些伤害?

  1. 不要过多购买干冰,用不完的干冰要及时存放在专门的干冰桶里,并放置在通风良好处。切勿将干冰存放在罐头、矿泉水瓶等密闭容器内,或保存在冰箱里。

  

  2. 拿取干冰要戴好防冻手套,或用夹子抓取。

  

  图源:视觉中国

  3. 不要在汽车、船舱等密闭空间内使用干冰。 车辆运输干冰时,货物应与驾驶舱隔离或驾驶员附近有窗口可以提供足够的通风条件。

  急救措施有哪些?

  1. 一旦出现喘气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吸入了过多二氧化碳气体,应立即离开该区域。

  2. 当人体皮肤接触干冰后出现冻伤,应对周围皮肤热敷并使用冻疮膏进行处理,若冻伤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

  3. 若干冰爆炸造成异物进入身体,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切勿盲目拔出异物,以免造成大出血或更严重的脏器损伤。

  

  4. 如果误食干冰,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干冰用途广泛

  但其潜在危害也不容忽视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

  务必正确使用干冰

  谨防其成为“致命杀手”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11:4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