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谷歌创始人最新访谈 重返一线每天都回公司敲代码

京港台:2024-9-17 03:1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谷歌创始人最新访谈 重返一线每天都回公司敲代码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AI技术发展至今,谷歌一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黄埔军校”,近十年人工智能领域许多奠基性、开创性的工作均出自谷歌之手。而目前,几乎所有大型模型的核心架构——Transformer,便源自谷歌2017年发表的标志性论文《注意力就是你所需的一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然而,在生成式AI的浪潮中,相较于OpenAI,谷歌却显得步伐稍缓。无论是轰动业界的ChatGPT,还是Sora世界模拟器,谷歌似乎总落后OpenAI一步。9月11日,在备受瞩目的2024 All-In峰会上,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罕见地接受了公开采访。这次访谈围绕着布林对AI未来的见解、谷歌在AI领域的战略,以及他个人对技术发展的深层思考展开。

  

  图片来源:Youtube视频截图

  从去年开始,就有媒体爆料,称谢尔盖・布林已经重返一线,亲自编写代码。在此次访谈中,谢尔盖・布林证实他已重返谷歌,投身AI相关研发,并且几乎每天都去公司工作。他表示,当前AI发展令人震惊,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家,他不想错过这一切。

  然而,布林也表示,谷歌的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使用AI工具的频率还不够高。

  回顾AI发展历程,布林说:“90年代我还是研究生时,AI在课程中几乎无足轻重,充其量不过是教材中的一个脚注。课本里讲的是,前人做了各种各样的试验,但是AI真的不起作用,搞AI就是‘死路一条’。”

  然而,近十年AI的突飞猛进令他惊叹不已:“如今的AI,几乎每个月都能展现出全新的能力,而且这些能力很快就能实现翻倍,着实令人惊叹。”

  关于未来模型开发与应用的演变,布林提到,“10到15年前,不同的AI技术被用于解决完全不同的问题。”

  尽管这些基于特定应用的小模型展现出了显著的有效性,布林指出,“未来的趋势将是向构建一个更加集成、统一的模型迈进。”他补充道,“我不确定它是否是所谓的‘上帝模型’,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将是一个共享架构,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共享模型。”

  布林坦言,谷歌在AI技术应用上的保守态度引发了一些问题。他感慨道:“现在语言模型的起点,要追溯到6年前还是8年前那篇Transformer论文。遗憾的是,这些论文作者后来大多离开了谷歌,当然,我们要向他们表示祝贺。当时我们太胆小,不敢部署Transformer技术。”

  布林还承认,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布林强调,重要的是让AI技术走出实验室,并承担可能的风险,即使这意味着可能会遭遇尴尬或失败。

  他认为,尽管AI技术可能还不够完美,但应该及时发布,让人们去实验,探索新的应用。布林表示:“AI技术不应被过度保守地保留,直到其完美无缺才进行展示。”

相关专题:Google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20:3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