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媒:男童遇害也不用代表全体中国人向日本道歉吧

京港台:2024-9-25 05:39| 来源:雷叔写故事 | 评论( 51 )  | 我来说几句


中媒:男童遇害也不用代表全体中国人向日本道歉吧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关注中日关系,最新动态追踪!

  9月18日,一名在日本(专题)人学校上学的男童被害了。

  那天上午,深圳南山区招商街道,这名小学五年级的日本男孩在妈妈陪伴下上学,在离校门口还有200米远的地方,被人拿刀捅了。

  后来抢救无效,男孩死亡。

  

  我们坚决反对这种暴力行为。也第一时间写了文章反对这种残忍的暴行。希望凶手早日被判死刑。

  但这事发酵到现在,感觉有点变味了。

  1

  这两天出现了这些人。

  一开始在日本大使馆下刷评论:“我们中国对不起你”。

  

  接着,线下买花献花的人也出现了,手书:“我们都是罪人”。

  

  到了X上,能看到很多千篇一律的图文。

  

  不花自己的钱,直接复制别人的内容,确实简单。

  但这种鸡贼操作能称之为真诚吗?

  

  所以为了真情实感,

  有的人打算飞去深圳献花,对“我们这个民族的丢脸行为”来一次将功补过。

  

  又或者就近下手,一边觉得凶手无辜,一边跟每个日本客户道歉。

  

  可问题是,凶手怎么会无辜,凶手又怎么比我们普通人可怜呢?

  谁曾想这种代表全体中国人的道歉论不止这次事件有。

  往前翻,今年8月还有一个博主也这么说。

  在网友查出来他是一名IP地址显示法国的四川网友后,他就销声匿迹了。

  是不是看不懂了,怎么动不动要拉上我们呢?

  好像有问题的是我们一样。

  2

  道理其实很简单。

  首先,杀人犯罪大恶极,他是有问题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严惩这样的杀人犯。只不过有些人觉得可能没那么严重,说凶手有可能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或者说在故意杀人罪里,被判的轻一点。

  

  

  这时候不妨回顾一下事实。

  9月18日这天,凶手避开孩子妈妈,专挑这个日本未成年孩子下手,捅到最后小孩倒地,孩子妈妈阻止不了,可以说针对性很强了。

  再考虑到他是有前科的人。

  

  那这种情节恶劣,社会影响极坏的当街杀害未成年事件里,我的建议是从严处罚,判处死刑。

  其次,你还觉得不准确,那再有问题,也应该是那些“正能量网红”的。

  他们教唆式的发言,引战对立的玩法,让极端情绪在网络上传播。

  

  也许他们可以换个账号再做一次,不被人发现,不被平台限制。但责任还是在他们身上。

  怎么也无法变成全体中国人的问题。

  所以,但凡有点理智,同时又有良心,就不要代表全体中国人了。

  不然以后国际上有点风吹草地,我们就道歉;明明别人亏欠我们的,我们还道歉;

  发现了什么中生代及以前的古生物化石,我们都要跟它道歉,说孩子对不起,我们没法改变这个社会。

  没这个道理啊。

  绝大多数中国人合法善良,跟这些涉及日本人的事件毫不相干,他们没有义务站出来鞠个躬,泪眼朦胧。

  既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对不起日本人,那又凭什么要全体中国人道歉。

  你非要道,那是你的自由,别带上其他人。

  3

  不过说来奇怪,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

  比如知乎上这位,一会儿叫大家集体反思,一会儿支持罪恶暴行。

  

  反正我看不清他是不是反串了。

  但可能这就是互联网的底色,你我都能发声,通过发泄欲望、愤怒、仇恨,满足人性最露骨的一面。

  然后不自觉地撕逼起来。

  一拨人想表达中国存在仇恨教育,一些宣传上有问题,容易加剧人们的对立情绪;

  另一拨人,觉得日本人就是有罪的,他们怎么受伤害都不为过。

  所以现在男童被害一事成为两方势力的角力场,吵得天翻地覆。

  甚至今年撕逼的东西,明年再炒作一遍;今天断章取义的素材,明天编排出反向的意思。

  问题在于,这些骂声带来不了任何思考。

  甚至令人感到悲哀,因为一个10岁孩子去世了,如此一起凶杀案,最后却只成为大家吵架的工具。别无其他。

  无奈之余,我想起2004年贴吧的帖子。

  面对2004年该如何年终总结时,网友犀利提出:

  “今年最大的收获是发现在互联网可以随意骂街。明年再接再厉。”

  

  他没想到的是,这么一继续就继续了20年。

  而且更多人裹挟其中,并带来了网暴、歧视、信息污染等问题,最后在这样一个真相面前妥协:

  互联网文明很残酷,你不值得拥有片刻美好。

  其实不应该如此。

  但好像呼吁同理心变得没啥意义了。

  毕竟对别人指指点点依然是更简单的事,有嘴有键盘就行。

相关专题:日本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7 16:0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