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精华”能让“白发转黑”?小心有毒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头生白发往往给人以“人将迟暮”的感觉,很多人都希望留住黑发,甚至让白发返黑。近年来,一些宣称“源于自然、草本萃取、无副作用”,能促使头发“白转黑”的发用产品涌现在各大电商平台甚至实体店,销售十分火爆。这些所谓的“白转黑”产品有效成分究竟是什么,真的如商家宣称的那样安全吗?
销量火爆的“白转黑”发用产品
不接触头发,自身就会变黑
记者发现,无论是视频网站还是传统电商平台上,搜索“白转黑”都有大量不同品牌和名称的商铺。这些发用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全都宣称不含化学染发成分,涂抹在头发上不用清洗,通过光照作用促使毛囊“合成天然黑色素”,就可把白发“养黑”,达到“白转黑”的效果。
记者在北京、广州等地的化妆品市场调查发现,一些实体店更是将“白转黑”产品作为主要卖点,以“精华乳”“养发乳”“呵护液”等名称对外销售。有的商家甚至在店门口竖起使用产品前后的大幅效果对比图招揽客人。
有老板宣称,他们的产品使用后会促使毛囊黑色素增加,因而可让白发从根本上转黑。这位老板还介绍,由于功效好、见效快,他们的“白转黑”产品在全国仅加盟店就有三千多家,销量非常好。
那么,众多商家一再强调健康安全无副作用的“白转黑”发用产品,其有效成分真的来自“草本萃取”的植物精华吗?真的能促使白发“养黑”不再返白吗?
为了解开疑问,记者随机购买了部分样品,送往设立于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的国家化妆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专业人员挤出样品里的膏状物放置在专用玻璃片上,进行模拟阳光照射加速试验。6个小时后,这些膏状物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工程师表示,这说明该产品本身就含有一些可以变黑的物质。
即使不与白发结合,这些膏状物通过光照作用也可自然变黑。样品中促使自身变黑的物质到底是什么?
根据我国最新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发用产品中允许使用的常用化学合成染发剂,即染发中间体共计47种,分别是对苯二胺等32种染料组分,以及羟苯并吗啉等15种原料。
为了确认“白转黑”产品中是否含有这47种染发中间体,专业人员对样品进行了针对性的靶向检测。结果显示,在这些“白转黑”发用产品中,让头发变黑的有效成分并非《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常用的47种染发中间体。
号称毛囊产生的“天然黑色素”
有效成分实为硝酸银
检测人员扩大了分析测试范围,对样品进行非靶向性全面筛查,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银离子的含量达0.4%。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非靶向性全面筛查出的数千种物质中,银离子是唯一具有变色效果的物质。因此可以推断,一些“白转黑”产品中导致头发变黑的真正有效成分是在化学特性上遇氧化就变黑的银离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银离子作为一种正离子不能单独存在,需要和某种或多种阴离子一起,以化合物的形式添加到产品中。检测人员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硝酸根,得出硝酸根含量大概在0.1%到0.3%之间,与银离子的含量相匹配。
至此,“白转黑”发用产品中的有效成分真相大白。与商家宣称的通过光照作用促使毛囊合成“天然黑色素”相反,这些产品中实现“白转黑”的有效成分,恰恰是化学物质硝酸银。
专业人士介绍,这类“白转黑”发用产品添加银离子的目的,是为了利用银离子的感光特性将头发染色变黑。且这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允许清洗,就达成了经过长时间才能达到变黑的效果。
商家涉嫌虚假宣传
硝酸银可引起严重眼损伤及呼吸道刺激
产品的有效成分是化合物硝酸银,商家却天花乱坠编故事,把它描绘成草本萃取的多种植物精华,已经涉嫌虚假宣传。那么,把硝酸银添加在发用产品中,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哪些危害?
专业人士介绍,硝酸银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易溶于水,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相关毒理数据表明,硝酸银对人体具有造成严重眼损伤、引起呼吸道刺激等风险。因此我国《危险化学品目录》在危险性类别上,把硝酸银列为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也就是危害性最大的类别,以及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禁止在染发剂产品中使用硝酸银。
记者了解到,我国2020年实施的《化妆品管理条例》按照风险程度,将化妆品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对特殊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对普通化妆品实行备案管理。
根据这一条例,染发剂产品均为特殊化妆品,必须实行注册管理。因此,这一类产品在上市之前产生的人力成本和费用成本,远远高于按照普通化妆品备案管理的产品。
专业人士介绍,头发由黑变白是人类生长的自然规律,普通消费者遇到这种现象时无须紧张,更不要焦虑。对于改变发色,可遵循“非必要不染发”的原则。如果确需染发,一定要到正规销售渠道,购买合格产品。专家建议:
染发时要关注产品是否已取得注册批件,要仔细阅读注意事项;
如果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就医;
大概三到六个月染一次发是相对合适的频次,不要过于频繁染发。
大概三到六个月染一次发是相对合适的频次,不要过于频繁染发。
来源:央视新闻、《每周质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