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历史性时刻:喊了这么多年,国家终于动真格了

京港台:2024-9-27 03:35| 来源:中产先生 | 评论( 27 )  | 我来说几句


历史性时刻:喊了这么多年,国家终于动真格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提高居民收入,动真格了。

  昨天或者说今天,最大的一个消息莫过于这个:

  说是历史性时刻,应该不为过。

  这不止是提高工资收入,也是应对通缩扩大内需的举措,更是发展模式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发展的路径一般都是:

  先集中力量搞工业化和制造业。

  中国也一样,过去三十年,一直是制造大于消费,外需大于内需,各种政策也是先紧着制造业。

  在分配上也是一样。

  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中,居民部门收入份额占比明显偏低,国家和企业部门收入份额过高。

  不但在贷款利率方面偏向企业,在劳动收入方面,低工资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制造业的红利,当然也包括福利兜底的部分,不展开。

  

  在发展初期这是没办法的事,先注重效率才能实现公平,现在的东南亚和墨西哥也一样。

  二次分配:

  为了鼓励企业家创业,二次分配上对创业群体也是比较照顾,资产税最近才看到落地的步骤,遗产税等都没有实施,导致工薪阶层成为纳税的主体

  这种分配模式:

  在发展初期效率大于公平,可以集中有限的力量发展制造业,但是到了一定时期,就不再适合发展的需要了,因为居民没有钱就会抑制消费。

  近些年来,二次分配搞得比较多,比如个税抵扣其实力度还挺大的,对资产征税也提上日程,房地产税之类的也是箭在弦上。

  但是初次分配,国家一直没有表态。

  这次国家正式发文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意义相当大。

  

  首先是应对通缩和内卷。

  如果现在已经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政策再向生产倾斜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了,必须向居民端倾斜,提高居民收入,扩大福利兜底,让居民有能力有意愿消费。

  其次是经济动能的转换。

  以前靠密集制造业和外向型经济,污染环境消耗资源不说,劳动附加值太低,未来要内外需循环,发展新质生产力,分配模式和发展阶段要匹配。

  最低工资线应该要重新划了。

  当然,有人关心了:

  提高劳动报酬的钱从哪里来?

  减税降负国家少拿一些,温和通胀生产成本增加一些,优化市场环境增强民企竞争力,当然财政方面也可以出一些扶持的政策。

  鉴于现在企业比较难,国家可以承担更多责任,可以做的还是很多的。

  就这样。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5 13:2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