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今年已发生6场地磁暴,为何频繁发生?对生活...

京港台:2024-10-5 22:28| 来源:健康时报 | 我来说几句


今年已发生6场地磁暴,为何频繁发生?对生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10月4日消息,10月2日、3日,太阳活动区先后爆发峰值强度为X7.1级和X9.0级大耀斑。空间天气中心预计,受可能出现的M级以上耀斑爆发影响,10月4日至6日可能出现强地磁活动。

  

  10月3日,中国区域电离层TEC地图。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图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5日,今年已记录到六场地磁暴事件,分别发生在5月3日、5月6日、5月11日、8月4日、8月12日以及10月4日。

  针对这一现象,10月5日,清华大学天文系副主任蔡峥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解释,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发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太阳活动遵循大约11年的周期规律,而2024年正处于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高峰期。这意味着与过去几年相比,今年太阳活动更为频繁且强烈,进而增加了地磁暴发生的概率。尽管有研究表明太阳及地磁活动可能导致人体神经、体液变化,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这些结论尚未得到广泛证实。

  2015年,《中华心血管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系统梳理了地磁暴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表明太阳和地磁活动可导致机体神经、体液发生变化,进而增加心血管死亡的风险①。然而,目前还没有研究将太阳物理变量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

  蔡峥补充道:“一些研究提出了地磁暴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影响,例如焦虑、疲劳或头痛等症状,但这些效应尚未得到充分验证,且可能是由伴随地磁暴发生的气压和温度变化所引起。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能够更敏锐地监测到这些太阳活动。然而,尽管我们能更准确地观测到这些变化,但目前尚无法将这些现象与其他如气温变化等自然现象直接关联起来。”

  相较于其对人体健康的间接影响,地磁暴更有可能对电力系统、卫星通信、导航以及航空交通等现代技术系统造成实质性干扰。蔡峥解释道,带电粒子流在进入大气层时会被空气分子部分吸收,从而减少了对地面生物和设备的直接影响。然而,在高空环境中,尤其是在稀薄的大气中运行的卫星则容易受到带电粒子的影响,这可能会导致通信中断,影响手机通信和导航精度。

  对于飞行安全而言,虽然地磁暴期间飞机通信可能会受到一定干扰,但由于飞机本身采用的是强信号传输方式,因此这种干扰通常不会构成重大威胁。此外,乘客暴露于带电粒子环境下的辐射剂量极低,类似于进行一次微型CT扫描,不足以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5 23: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