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野生大熊猫到底有多少?中国对统计方法保密

京港台:2024-10-15 22:15| 来源:纽约时报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野生大熊猫到底有多少?中国对统计方法保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美国动物园指出,野生大熊猫数量的增加(最近的一次统计为1864只)证明,他们在保护大熊猫方面投入的数千万美元已达到预期效果。

  但这是中国政府2013年的统计数据,保护界没有人真正相信这个数字——包括动物园自己。

  世界各地的动物园每年以高达110万美元的价格从中国租用一对大熊猫,然后对它们进行繁殖,希望将后代放归野外。

  这是世界上标志性的保护项目之一。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进行调查,发现几乎没有大熊猫放归野外,个别大熊猫因激进的人工繁殖措施受伤、灼伤甚至死亡。

  动物园对这些危害轻描淡写,往往以大熊猫数量上升为由,宣布该项目取得了成功。

  但华盛顿国家动物园2006年的一项研究计划书宣称,大熊猫数量普查方法“从未经过系统和科学的准确性检验”,而且“没有定量数据”作为支持。

  2012年的另一份文件描述了“缺乏关于自然界大熊猫数量的可靠数据”。

  “当然,这个数字并不完全可靠,”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中国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学家刘建国说。

  怎样为熊猫计数?

  中国的大熊猫调查大约每十年进行一次,由国家林草局牵头,这是一项雄心勃勃、开展多年的工作。在最近的一轮调查中,勘测人员带着GPS设备和地形图在陡峭的地形上展开调查,有时还请当地农民当向导。

  他们搜寻熊猫粪便,然后分析其中发现的竹子碎片。

  大熊猫是一种独居动物,它们固定在特定的森林区域,称为“家域”。它们有独特的咬痕。它们排便很多。

  通过分析残留在竹片上的咬痕,调查人员可以估计出该地区有多少只大熊猫。

  这种方法并不理想

  在2010年的一篇博客文章中,曾担任调查顾问的科学家于长青批评了该方法,并对该项目的组织工作提出了质疑。

  数以百万计的美元用于行政费用,而专家们则被边缘化,他写道:“大熊猫调查是一项科学的事情,本来应该交给科研人员负责。”他还写道,“最终结果实在令人遗憾。”

  国家动物园曾提出过替代方案,称咬痕法“劳动强度大且有争议”。

  专家表示,还有更好的选择。

  “DNA绝对是黄金标准,”野生动物监测组织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熊类专家小组的联合主席戴维·加尔谢利斯说。

  中国专家表示,他们很难找到足够的新鲜粪便来进行一致的DNA分析。

  中国对统计方法保密

  中国林草局得出了一个精确的数字——精确到个位数字数字。但该机构不肯透露这是如何做到的。

  美国动物园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为最后一次普查提供了资金,但连这两个机构也不知道具体的统计方法。

  “他们没有提供任何信息来解释他们如何进行分析,”世界自然基金会副主席科尔比·洛克斯说。

  中国林草局没有回答我们关于大熊猫调查的提问。它表示我们的报道不准确,但没有详细说明。

  “我们无法获得”及时的数据,史密森学会的野生动物生物学家黄穹宇(音)说。“这有点令人沮丧。我们本可以做更多的研究。”

  熊猫数据是政治性的

  熊猫是政治性的。调查是政治性的。熊猫调查尤其是政治性的。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西部的一些官员担心披露大熊猫的存在会导致伐木禁令,因此科学家认为他们少报或否认了大熊猫的存在。

  其他压力也可能导致多报。在中国西部的一些贫困地区,大熊猫可以带来政府资金。

  这些相互冲突的利益使人很难了解真相。“人为干预太多了,”台湾动物与人学会理事龙缘之说。

  动物园接受这一数字

  2016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大熊猫不再濒危。

  加尔谢利斯说,该组织的专家认为,即使1864只大熊猫这一数量不准确,但大熊猫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它们的栖息地也在扩大。他说,中国向该组织提供了一些数据,比如每个地区大熊猫的估计数量,以及被分析的粪便的位置。

  国家动物园发言人安娜丽莎·迈耶说,虽然“依然有待科学论述”,但是,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认为大熊猫的数量正在增加。她说,更多的栖息地得到了保护,研究人员已经观察到野生大熊猫正在进入这些新的地区。

  奇怪的是,中国林草局对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决定提出了异议,担心这会让大熊猫淡出人们的视线,加尔谢利斯说。

  但现在,中国和美国动物园同样表示,新的认定证明了该项目的成功。

  “最终,”加尔谢利斯说,“他们被他们自己的数字说服了。”

相关专题:熊猫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3 22:4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