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大病用猛药,楼市重磅发布组合拳

京港台:2024-10-18 03:29| 来源:燕财局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大病用猛药,楼市重磅发布组合拳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房地产和地方债务这两颗“核弹”,开启手工拆弹。

  大病用猛药,今天(北京时间10月17日)10点住建部、央行、财政部等五部委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进一步释放组合拳重磅细节。

  组合拳招数,常规的:

  调整或取消限购、限售、限价、普通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降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降首付、降存量房贷利率、降“卖旧买新”中间的税负。

  非常规的,也是今天发布会最大的两个看点:

  一是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二是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

  另外财政再次确认:专项债将优先从无力开发、不愿开发、未动工的企业手上收储土地,收购价格地方与企业合理协商,专项债收购存量房由地方自主决策、自愿实施。

  ......

  兜兜转转,2015年促进房地产暴涨的方式,现今成为“止跌回稳”的猛药。

  货币化安置100万套,通俗讲就是拆迁。

  全国35个大城市就有待改造170万套,这次等于又将至少有100万套房子等来拆迁,有些家庭和个人将迎来改天换命的机会。

  

  如果手上仅有一套在住的房子,那拿到拆迁款再去买房,可能还要倒贴一部分。不过这次货币化安置跟以往不同,不单单是为改善居住环境,还有救楼市的内因,因此大概率补偿条件会较为宽松。

  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等于给在建商品房项目提供充足“弹药”,确保交房。

  2019年给房企带上紧箍咒用的“三条红线”,主要是按房企的债务率、现金短债比来控制银行端放贷款,也正是贷款的收紧,成为压到房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在今年1月就由住建部提出,由各地申报。截至目前“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贷款达到2.23万亿元。

  现在增加到4万亿,等于再加杠杆,同时银行的风险敞口相应扩大。

  不过此方案并不是要救房企,而是在确保纳入“白名单”的在建地产项目有钱可建,换句话说,这个贷款资金专款专用,责任到项目,房企无法挪用甚至造成保交楼问题。

  看下来你就明白,滚烫的热钱流到市场上,再用于购买建好的新房。

  左手给拆迁款,右手提供商品房,两者一交换房价就带动了商品房买卖,促进稳定房价;收购土地也同样,从无力开发的企业手上低价回收土地,大量土地在手、地价就稳了。

  从商品房需求端,到土地的供应端,招式并不新鲜,但量变到质变,就能助推“止跌回稳”。

  ......

  再对照昨天网传西南某地的拆迁热搜。

  

  虽然被辟谣,也看得出对拆迁暴富的狂热。

  ......

  聊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不禁要问:这是又要炒房了吗?

  个人觉得并不是,上次2015年货币化棚改,与这次货币化棚改100万套的区别在于,上次能够让房地产市场原地腾飞、房价暴涨,本次目的是为“止跌回稳”。

  止跌回稳,必然要从价格上着手,持续阴跌是无论如何都稳不住的。

  那么,不救房地产看着住房和地价下跌,行不行?

  再继续跌下去,不但拖累整体经济,影响高质量转型,很多原本拍手称快的人可能连工作都要没了,怎么可能行呢。

  没办法,房地产的产业链过长且过于繁复,上下游产业生态和就业生态关联众多,不解决房地产风险就没法让房地产经济真正软着陆;

  地方债务也同样,不论上面给什么补贴,都能被挪作偿还债务本息,哪怕小学生的专项营养餐费也不例外,更不用说让区县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农民工到大城市转一圈找不到活干只能回小县城,小县城更没多少赚钱机会。

  而土地是地方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地价一直下跌,地方不但借不到力而且财政窟窿也只会越来越大。

  光靠刺激消费是没有用的,你想扩大需求、扩大消费,但就业不好、赚不到钱,年轻人连孩子都生不起、口袋里也没啥存款,你指望他咋扩大消费。

  如果不是还有上一代可以啃老的话,很多年轻人的开支可能已经陷入危机。

  央行所谓“温和促进物价回升”,让生活必需品涨价确实能刺激消费,虽说符合温和通胀拉动经济,但就业和工资没等见效,口袋里的钱就已经被加速消耗了。

  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之一,自然也是容纳就业、稳定收入的重要领域。

  反过来讲,之前这个支柱有多重要、他关联的经济结构和就业就有多丰富!就算为稳就业,也得尽快让它止跌企稳。

  ......

  那么,房价会不会再次迎来暴涨?

  个人觉得整体上不会,但两极分化在所难免,毕竟城市与城市也是有竞争的。

  至于为什么整体上不会暴涨:

  首先,目的不同。

  现在是救市,是稳住资产价格,是为了化解之前房地产从高峰坠落带来的风险和对高质量发展的阻碍。

  而非为了再次拉动房地产。

  其次,不具备再次普遍暴涨的基础。

  居民负债率也不支持房价再度普遍性大规模猛涨。

  就业和收入状况也不支持,换言之就是接盘侠出现断层。

  而且还要让几百万青年人、新市民住进保障房。

  少数核心区位稀缺房源被追捧炒高属于两极分化现象。

  另外,各大核心城市限购限购逐渐不设防,如果让房价普遍暴涨,将会直接加速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更不利于资金往其他城市投资。

  所以重点还是促进止跌回稳的“稳”。

  

  最后,五大部门释放货币化安置100万套,是在救市,也暗存新一轮造富。

  拆迁户未必能变成拆迁富,但拆和迁这块大肉一定能喂饱很多人。

相关专题:房价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5 13:0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