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美国街头好重的大麻味儿,但我一个月都没见到真容

京港台:2024-10-19 12:25| 来源:基本常识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美国街头好重的大麻味儿,但我一个月都没见到真容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前阵子在美国待了一个月,现在时差倒回来了,陆续写写对美国社会一些“热门议题”的观察。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大麻~

  这趟我一共去了美国东西南北6座城市,在其中4座城市的街头都有闻到不止一次大麻的气味。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二手烟的气味肯定是比较熟悉的。通常我们注意到烟味儿的时候,都是周围有人正在吸烟,环视一圈就能找到肇事者。不太可能我们路过街道转角处闻到烟味儿后断定:10分钟前有人在这儿抽过烟。

  但大麻不一样,它的气味残留相当持久。

  在纽约(专题)和旧金山(专题)的市中心漫步,时不时就会闻到一股难以描述的气味,说它是香味吧也完全没有令人愉悦,说它臭吧也不至于很浓烈。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城市卫生不好导致的霉腐味儿,经人提醒才知道是大麻的气味。

  诡异的是,闻到这种气味的时候,周围十有八九是没有人的。残留的味道明白无误地昭示着这里曾经是吸麻现场,但你已经不可能知道是谁干的。

  只有唯一一次是在亚特兰大,我刚从餐厅走出来准备过马路,一团烟雾飘过来,是新鲜的大麻味儿没错了。抽大麻的是两位穿西装的中青年白人男士,目测是在附近上班的白领。烟雾熏到人,他们也没注意到,或者,并不在意吧,总之并没有抱歉的表示。个人猜测,可能是因为户外开放场地本身允许抽大麻,他们心安理得。

  作为对比,我在这些城市的室内场所,包括酒店、餐厅、火车站、写字楼、商场,一次都没有闻到或见到过有人抽大麻,吸烟的也没见过。有的大楼外面甚至立着牌子:

  “距离本建筑XX英尺内禁止吸烟”。

  就是你光走下楼到门外抽还不行,得离着本大楼远远的才可以。室内场所吸烟不行,抽大麻,当然也是不行的。

  另外,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和蒙大拿州城市海伦娜我分别待了5天和4天,一次都没有闻到的过大麻味。

  据了解,华盛顿DC是禁止持有和交易大麻的,据当地朋友说还是会有些人悄悄买偷偷吸,但相对其他几个城市显然少多了,至少我没碰到过。而海伦娜则是一个人口非常稀疏的小城市,我猜也有吸食大麻的情况存在,单纯就是我没碰上。

  总而言之,在美国的几个经济发达城市,吸食大麻已经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但每个州对大麻的管理规定却并不一样,有的是强力禁止,有的是加以限制,有的则是事实层面的完全放开。

  我本身完全不吸烟,对大麻更没有兴趣,再加上有中国法律的约束,自然也没有专门去寻找卖大麻的商店。在这个背景之下,我在美国一个月都没有机会见识大麻的真容。和美国人谈事情、吃饭,也没有碰到过像递烟一样递大麻的情况。当然,递烟的事情也没碰到过。

  还有一次,我从纽约皇后区一个地铁站出来,有一群七八个非裔美国人聚在街边,或蹲或坐地聊天。路过的时候,其中一位起身跟我打招呼,问我要不要来点大麻。我回答他No Thanks后直接走开了,也没有更多对话。

  按我理解,这样的街头兜售在治安状况相对较差的区域应该是普遍存在的,但我没有看到强买强卖或者纠缠推销的情况。

  至于广为流传的加了大麻成分的巧克力、蛋糕,我在各地的商场、超市、餐厅都没有见到过。像美国的Whole foods,Trader Joe's,Walmart以及711便利店,我都饶有兴致地逐个货架看过商品(我的个人爱好),的确没见过含大麻成份的食品。当然不排除实际有但我没找到的可能性。我英文还行,如果商品信息中有标注肯定能认出来。

  唯一一次听说这类食品是在旧金山的一处公共绿地,当地朋友告诉我,天气晴好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在这儿晒太阳,也会有人兜售含有大麻成分的蛋糕,叫Brownie(布朗尼)。但我在的时候可能是天气太热了,并没有看到。

  以我个人经验,在美国生活,不知情情况下吃进去大麻食品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毕竟这是个所有餐厅点菜都会问你过敏原的地方。除非,除非你只是需要一个借口来掩饰自己的“误食”。

  据我了解,在美国更严重的问题是Drug abuse,即滥用止痛药、精神科药物的问题,还有几种传统烈性毒品的问题。街头有看到不少警示相关风险的海报。

  大麻相关问题在美国禁毒事业中不太能排得上号。

  总的来说:

  大麻在美国社会总体的存在感是难以忽视的,生活在这里大概率会被动接触到二手大麻烟雾,会影响健康,但不至于因此被动成瘾。

  长期在美国生活大概率会受到大麻制品的诱惑(同理还有烟酒和脱衣舞),能不能抵御这种诱惑就看各人的定力了。

  至于被强迫接触大麻制品,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摄入大麻制品,我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是没有看到,也没有听说。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8 22:1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