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13岁孩子遭室友欺凌致死,和解就算“妥善处理”?

京港台:2024-10-21 12:49| 来源:南方都市报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13岁孩子遭室友欺凌致死,和解就算“妥善处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据媒体报道,10月18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一个13岁的孩子刚转学到新学校,被同寝室的其他五人欺凌,掐脖致死。网传该事件发生在安徽省淮南市一所民办学校。淮南市凤台县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回应,该学生在上初一,涉事的另外五名学生在上初二。双方发生了冲突,一开始被校方制止,晚自习后,那名初一学生来到了初二年级宿舍,随即发生了悲剧。17日下午,该学生家属已和校方签署协议,双方达成和解。

  至于涉事的五名学生如何处置,该工作人员称公安机关已介入,“肯定要给他们处分的。”凤台县委宣传部一工作人员则表示,已妥善处理此事。

  什么叫“达成和解”“已妥善处理此事”?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便学生家属已经和校方达成和解,此事也远未“妥善处理”。对于涉事的五名学生,要依法追究责任,而不只是校方给予一定处分;学校也要反思存在的管理问题,切实建立起反校园欺凌、暴力的长效机制。

  当地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表明此案的处理,已经进入司法程序。可能为了平息舆论,当地有关部门称此事已得到妥善处理。但公安机关介入,与依法严肃追究涉事学生的责任,还不是一回事。根据媒体报道的信息,受害学生是被五名涉案学生掐脖致死,如果属实的话,这五名学生涉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由于他们都是初二学生,年龄都应该超过12周岁,甚至可能超过14周岁,应依法追究刑责。

  对于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处理,分刑事部分与民事部分。民事部分是涉事学校、家长按受害学生家属的要求赔偿,受害学生家属与学校达成“和解”,并不意味着就可免除涉事学生应当被追究的刑事责任。涉事学生要被追究怎样的刑事责任,这需要公安机关调查、检察机关起诉,法院审理和判决。

  也就是说,当地有关部门称此事已经“妥善处理”,最多只是民事部分的“妥善处理”,但追究涉事学生的法律责任,才刚刚开始。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各地对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引发的舆情高度重视,希望尽快平息、淡化处理,而这并非负责任的态度。遏制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发生,恰恰需要直面、依法依规。

  就此事而言,对于公安部门正在介入、调查的校园暴力事件,当地有关部门不宜宣称“已经妥善处理”。公众关注的是,对于施暴的涉事学生,是否严肃追究法律责任。因为这关系到对被害学生的权利维护,以及对其他学生进行反欺凌、反暴力的教育。如果施暴者没有受到严肃的处罚,只是学校、家长赔偿了事,那会助长施暴者的气焰,也不利于对所有学生进行反欺凌、反暴力的教育。我国之所以修订《刑法》,调低未成年人涉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的入刑年龄,就是为了加大惩罚力度,警戒未成年人远离欺凌与暴力。如果在具体落实时,因为未成年人的年龄原因,而淡化处理,是违背治理校园暴力问题的法治精神的。

  赔偿并不能代替对学校教育、管理问题的反思、整顿。一名学生会被五名同学在宿舍里伤害致死,表明学校的教育管理存在疏漏,学校的校风、学风,学生宿舍管理均存在问题。因此,要责成校方就治理校园欺凌、暴力做出检讨、整顿,而不能因和学生家属达成和解,就将此事了结。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4 11:1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