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拒绝留学生?!中国风向标城市率先出新规

京港台:2024-10-22 05:08| 来源:马江博说趋势 | 评论( 14 )  | 我来说几句


拒绝留学生?!中国风向标城市率先出新规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留学生最新动态

  性价比崩塌,市场和体制内已不再高看甚至拒绝留学生(专题)

  留学生的路,好像正在越来越不划算。

  最近,《北京市2025年度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公布,有一个地方非常引人瞩目:要求留学生本科必须在国内43所双一流高校毕业。

  这是北京这一个风向标城市,培养体制内精英的时候,第一次明确要求外国留学生的本科必须是国内重点高校,而国外本科,不被接受。

  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留学这件事,再次被以特殊的方式,宣告了降价比的降低。

  事实上,面对时代巨变,留学早就不再是一个高性价比甚至慢慢都不再是一个有基本性价比的选择。

  原因主要有两个:留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性价比和体制内选材的供给范围。

  先说就业性价比,简单来说就是花的多,挣的少。

  以美国留学为例,2015年,去美国留学基本花费区间在15万到30万。而现在,已经不是当年那么便宜了。最典型的,就是20多所美国高校就集体涨价——麻省理工学院学费涨至61990美元/年(人民币(专题)约45万元),斯坦福大学涨至65127美元/年(人民币约47万元),耶鲁大学涨至67250美元/年(人民币约48万元)。再加上同样上涨的食宿费,一年的开销至少约人民币60万元。

  

  据统计,美国私立大学学费在20年间上涨144%。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等多所学校即将迈入“10万美金俱乐部”。

  留学对家庭开支有多大?2024年,中国意向留学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为45.4万元,平均留学花费预算为52.8万元,举债上学成为常态。

  就这个花费,一般城市中产都有比较吃力,但是,花了这么这么多钱,回国工作就找到高薪岗位,挣回学费了吗?

  越来越不可能。

  报告显示,本科已工作留学生的平均期待工资和平均首份工资分别为10651元和7928元,相差约2700元。硕士已工作留学生的平均期待工资和首份工资分别为11763元和9526元,相差约2200元。

  理想很美好,现实更骨感。调查现实,有 46.5% 的企业 HR 认为,与疫情之前相比,留学生在国内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了。

  留学生行情走低已经是趋势,在2017年,海归(专题)应届生首份工作的平均实际薪酬为7306元,不算太高。不过还是有26.3%的海归毕业后在国内的首份工作月薪达到1万元以上,较本土应届生高出了2倍;有4.2%的留学生首份工作月薪突破2万元,较国内本土应届生高出了3倍。这个时候,可以说是留学生最后的余晖。

  对比下现在的学费和工作收入,确实可能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挣不回来。

  疫情后,海外留学生回流趋势更强。有统计显示,2021年回国就业学生首次超过百万,之后逐年增多。

  但需求上,就业蓄水池大换水。老三样互联网、房地产、教培全部熄火,行业降薪成为普遍现象。新三样新能源、光伏、半导体高精尖人才需求居多,入局门槛提高。

  整体上,就业市场需求错配,基本上只有三类人有饭吃:顶级高校的顶尖理科生、具有全局思维能力的战略型文科人才,以及蓝领缺口下的高级技工。

  反观留学生,不排除确实有部分人名校毕业,有真才实学,但这部分留学生面临的也是严酷的竞争。比如斯坦福大学博士上任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乡镇机关基层事务管理岗位的新闻,就是就业岗位太激烈,自己主动下沉进行错位竞争的结果。

  而对于没什么水平,没有什么核心技能的留学生来说,结局只能是够不着高精尖,写不了大战略,还不想干厂工。

  所以,直接结果就是留学生群体大降薪。相较于2022年,2023年有更多留学毕业生归国就业的薪资预期是中等薪资水平,约8-12K、12-18K区间,而预期18-25K以及超过25K的比例均有明显下降。

  而且,在平均工资的对比上,国内双一流院校的毕业生已经比留学生要高出接近4万元。背后的原因,也是因为近年来大量留学生选择归国工作,刷学历的人员基数迅速扩大,稀释了顶尖留学生的平均工资收入。

  留学生没地方干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体制内选材,已经不再高看留学生学历一眼了。

  以前的留学生,优惠政策到处都是。先说落户,上海规定,学校榜单排名0-50留学生直接落户,排名51-100留学生半年落户;国外高水平大学博士毕业生直接落户;国外非高水平大学博士+半年1倍社保个税。

  再看看就业,不同于国内应届生之前往往一年的应届生身份认可,国企给予了留学生2年就业期应届身份认可。而且还有特殊照顾,比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规定毕业于THE泰晤士排名前30的院校,可以免除初试,直接参加面试。

  但现在,留学生找工作变天了。最明显的就是作为体制内精英预备队的选调生。

  作为国家栋梁的选材库,以前北京的规定,还能接受国外本科学历的留学生参与选拔,但是现在,本科已经规定为必须是国内重点学校本科出身。

  不仅是选调生,普通公务员录取留学生的比例,也不高。上海2023年的第一批公务员名单录取1597人,只有30人有留学经历,而且都是QS100的顶级大学,如果上海如此,其他地方更可想象了。

相关专题:留学生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05: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