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米莱态度转变 称中国是”非常有趣的贸易伙伴“

京港台:2024-10-25 22:14|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11 )  | 我来说几句


米莱态度转变 称中国是”非常有趣的贸易伙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阿根廷自由派总统米莱希望与中国这个亚洲经济巨人建立更密切的贸易关系,在北京的帮助下推动本国经济增长。竞选期间,米莱曾表示不会和中国做生意。如今,米莱证实他明年初将访问中国,参加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与中国的峰会。

  根据阿根廷国家统计与普查研究所公布的数据,该国9月份通胀率降至 3.5%,为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股价上涨,国家风险下降,自由派总统米莱政府的强硬的改革路线似乎已取得初步成功--至少从纯经济学的关键数据来看是这样。

  但是,贫困率的上升却是另外的情形。根据阿根廷天主教大学(UCA) 的数据,阿根廷的贫困率上升至54%以上。尽管第二季度略有下降,但贫困问题的发展将成为米莱总统任期的决定性指标。

  对国际投资者感兴趣

  为了扭转这一趋势,米莱需要国际投资和显著的经济增长。由于谈判了20多年的南美贸易联盟"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仍未最终敲定,阿根廷以及邻国巴西、乌拉圭正在努力推进本国与中国的自由贸易谈判。

  不和中国合作?

  然而,出于意识形态原因,米莱起初不想与北京的共产党政府合作。2023年9 月竞选期间,他在接受电视采访中表示:"我不仅不会与中国做生意,我也不会与任何共产党人做生意。我是自由、和平与民主的捍卫者。"

  一年后,身为总统的米莱却发表了一番新言论。他在几天前表示,"中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贸易伙伴,因为他们不要求任何东西,他们只是希望你别打扰他们。"米莱的路线的改变引发了一场关于与北京加强合作是利还是弊的争论。

  贸易关系,而非政治合作

  马德里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经济学教授菲利普·巴古斯(Philipp Bagus)表示:"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可以让阿根廷购买价格比本土制造更便宜的产品。而阿根廷可以向中国出口在阿根廷生产更便宜的产品。"

  他从学术讨论中认识了米莱,并试图在他最近出版的《哈维尔·米莱的时代》一书中向德语观众介绍其自由主义思想。巴古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专注于阿根廷有优势的产品,整体生产力和富裕程度都会增加。我认为经济合作没有危险,但政治合作会产生依赖性。米莱是拒绝这种政治合作的。"

  亲自民党的弗里德里希·瑙曼基金会的汉斯-迪特·霍尔茨曼(Hans-Dieter Holtzmann)对阿根廷可能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则有更为谨慎的评估。他说,中国对在整个地区加强经济合作都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特别是在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

  贸易机会还是安全风险

  霍尔茨曼说,"中国经常提供的所谓有吸引力的融资可以很快变成'甜蜜的毒药':中国虽然不像其他投资者那样加以环保和社会政策等限制条件,但却有苛刻的经济条款,要求合同细节严格保密,这就为腐败等行为敞开了大门。"

  他指出,这样一来,最终可能存在经济和政治依赖的风险,甚至安全风险。霍尔茨曼向德国之声表示:"由于中国坚持在许多项目中使用中国工人,预期的对当地就业的影响也常常被高估。"

  自由派智库"自由与进步"分析师弗兰科·马可尼(Franco Marconi)认为,每届阿根廷政府都有责任仔细权衡与中国合作的利弊。马可尼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必须抓住贸易机会,只要它不会导致改变原则或背离良好的施政。"

  米莱明年将亲自前往中国。明年一月,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的代表将在中国与中方举行峰会。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3 04:4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