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起源无关浪漫 研究指向700万年前"卫生手续"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亲嘴」是人类最原始的冲动行为之一,几百年来一直是令科学家着迷的研究主题。英国一名研究人员最近发表了探索人类接吻行为的新理论,内容也许会让读者有点儿吓到,今晚亲吻另一半或子女时说不定会因此分心。
英国《每日邮报》24日报导,位于英国南部大城伯明罕附近的华瑞克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教授、演化心理学家莱梅拉(Adriano Lameira)本月17日在国际期刊《演化人类学》(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接吻是人类进化史上的另一项「遗迹」,推估人类祖先的接吻行为起源于700万年前,但当时与爱情、性行为毫无关联,没有浪漫元素可言。
莱梅拉指出,700万年前,人猿开始脱离树上的生活型态转移到地面,开始直立行走。然而地面生活让浑身毛茸茸的人猿遭遇更多攀附于体表的寄生小虫,例如蝨子、蜱虫等等,清理毛髮皮肤变成重要的卫生举动,人猿逐渐发展出以噘起嘴轻轻吸吮的巧妙方式,替同伴去除身上的虫子,或者死皮、皮肤屑等等,如此梳理毛髮的卫生行为算是一种最基本的「全身美容美体」手续,原则上会从头到脚清理一遍,最后以「口对口」作结。
人类祖先的毛髮在演化过程似来愈少,以嘴替彼此梳理毛髮清洁皮肤的时间也愈来愈短,不变的是总以嘴对嘴结束。大约在400万到200万年前,人类祖先身上的毛髮已经少到没必要如此「大费周章」清理,但最后的阶段保留了下来,慢慢变成后来熟知的「亲吻」行为,成了会接吻的人猿。莱梅拉指出,远古祖先用来表达、加强社会与亲属关係的仪式之中,只有亲吻传承至今。
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最早的接吻证据出现在西元前2500年的地中海东部地带,由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文献记载。莱梅拉认为,如今所有形式的亲吻均原于几百万年前的「以嘴除虫」技术演变而来,除了嘴对嘴接吻,也包括简单的脸颊轻吻问候、吻手或吻头部的宗教祝福礼仪。
学界此前也针对人类发展出接吻行为提出理论,包括交换个体的细菌以强化免疫系统、以「嗅探」动作检查群体彼此的讯息。
莱梅拉说,接吻带有性的含意、成为性行为的前奏,确切原因仍值得进一步研究,方能为接吻的欲望与性冲动之间的连结提供解释。人类是唯一一种会透过噘起嘴唇轻微吸吮进行带有性意味接吻的动物,但是他认为,接吻这种动作并非一开始就是信任、归属感的具体象徵行为,有证据显示这不是人类发出情感信号的衍生行为,而是一种已退化但留存至今的灵长类「清理毛髮皮肤」行为,留下来的只有形式,带有象徵意义与社会约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