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以色列突袭得手后,美媒传哈梅内伊病重,伊朗....

京港台:2024-10-28 19:24| 来源:庆彬有理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以色列突袭得手后,美媒传哈梅内伊病重,伊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突发!中东战争再开打

  伊朗才遭到以色列(专题)的大规模空袭,美媒《纽约(专题)时报》随即放出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病重的消息,称一场围绕接班人选的争斗已经开始,而兵权在手的伊朗军方,对此有相当大的发言权。两件事情几乎是一前一后,大概率不是巧合。

  至于美媒的消息渠道,则是一贯的“内部人士”。如果这一传闻属实,那么对外放风的,只有可能来自伊朗内部,而且级别还不低。

  【美媒放出了“哈梅内伊病重的消息”】

  这就不光是伊朗内部被渗透得多厉害的问题,也能充分说明,伊朗的内部矛盾,已经激化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地步,85岁的哈梅内伊,一旦身体状况出现什么苗头,这些矛盾就会立刻浮出水面。

  我们还要考虑一点,哈梅内伊病重的消息,究竟是不是美媒放出来的“假消息”。但这一点恐怕很难考证,伊朗大概率不会对这件事情公开澄清。以哈梅内伊的高龄,他的身体状况, 其实伊朗内外大致都心里有数。

  目前的说法是,最有可能继任最高领袖的,是哈梅内伊的次子穆杰塔巴,而军方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大的话语权。权力能否顺利交接,主要是看新人选是否能有效与军方的强硬立场有效协调。

  当初前总统莱西出事的时候,之所以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不仅仅因为他是伊朗的总统,同时还被外界认定为哈梅内伊的“接班人”。

  【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以色列的关注】

  而莱西不仅和哈梅内伊关系密切,两人的政治履历也很相似,曾经做过伊朗总统的哈梅内伊,如果属意莱西来做自己的接班人,并不是一个让人意外的选择。

  所以莱西出事之后,就有不少分析说,哈梅内伊的计划被全盘打乱了,不光包括伊朗的战略安全,也包括未来几年的权力过渡。

  伊朗总统实际上也就那样,真正掌握国家战略方向的还是最高领袖。从之前的总统选举也能看出来,每一个报名的人选,都要经过宪法监护委员会的资格审定,而这一机构直接对哈梅内伊负责。

  而在候选人的竞选过程中,各方都不断强调,自己对哈梅内伊的“忠心耿耿”,其中就包括改革派候选人,最后胜选的佩泽希奇扬。

  【已故的莱西曾被认为是哈梅内伊的“接班人”】

  可以说,最高领袖就是伊朗总统的权力来源,而哈梅内伊在这个位子上已经待了35年,他的身体状况如果已经恶化到无法有效掌控内部局面,接下来的乱局可想而知。

  更不要说伊朗现在正面临内忧外患,内有改革派与强硬派的政治斗争,外有与以色列剑拔弩张的态势,以及无孔不入的渗透。85岁的哈梅内伊,究竟有没有物色好、培养好自己的接班人,这个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以色列空袭伊朗的第二天,被美媒传出病重消息的哈梅内伊公开发声,对自己的健康情况“讳莫如深”,只是就以色列袭击一事表明态度,从他整体的措辞来看,态度显得很克制,只说不能低估,也不应放大以色列的行为,而伊朗政府应该制定“符合国家利益”的政策。

  当然,光看这番表态的语气,我们是看不出哈梅内伊是否如美媒传闻的那样,身体状况不容乐观,甚至还因此引起了围绕“接班人”的明争暗斗。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伊朗暂时还没有对以色列发起大规模报复的打算,或者说哈梅内伊把要不要“息事宁人”的棘手问题,交给了佩泽希奇扬政府。

  【哈梅内伊打算把“息事宁人”的棘手问题,留给了新总统去处理】

  回过头来看以色列这轮空袭,声势确实不小,但在此之前,内塔尼亚胡政府已经和美国作出了多轮协商,比如说承诺不对核设施和能源设施下手,也就是不触碰伊朗明面上的“红线”,这对于美国而言,这已经满足他们对“点到为止”的标准。

  而伊朗那边也通过所谓的“匿名官员”向美媒交了底,说要是以色列只打击军事目标,不碰核设施以及能源设施,也不对伊朗高层搞暗杀,那么伊朗方面就不会“报复”。

  如果双方都能严守这个界限,那么就和半年前,伊朗和以色列那场心照不宣的互相打击一样,都是对内部有个交代。只不过这一次,无论是规模还是阵仗,都有所升级,伊朗和以色列会不会保持克制,都要另当别论。

  何况这时候美媒还传出了哈梅内伊病重的消息,在这个微妙时刻,伊朗会如何取舍,是偏重于外交手段,还是采取武力解决,结果将同时对内部的权力格局,以及中东的安全局势造成影响。

  【中东安全局势紧绷,伊朗和以色列“点到为止”的可能性十分渺茫】

  而且哈梅内伊都85岁了,身体状况只会一年不如一年,这是外界都心照不宣的事情。但伊朗要想在现在的这种局面下,实现权力平稳交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多迹象表明,伊朗方面都在有心淡化以色列袭击的影响,先是哈梅内伊出来定下基调,说不能低估也不能放大以色列的行为,然后军方的统计结果也出来了,说成功防御了以色列袭击,损失“十分有限”。

  再然后就是一份表明立场的常规声明,说是保留在适当时候作出反应的合法权利。而按照以色列与伊朗目前的矛盾,这个“适当时候”,在往后的日子里可能会频繁出现,中东的安全局势依旧不容乐观。

相关专题:伊朗,以色列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5 14: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