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应对川普策略:只要撑住不崩溃 就会换来让步

京港台:2024-11-8 12:41| 来源:自由亚洲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应对川普策略:只要撑住不崩溃 就会换来让步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川普总统 最新动态!

  芝加哥大学国际关係米尔斯海默教授(John Mearsheimer)与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萨克斯教授(Jeffrey Sachs)一个多月前在美国知名All-in Podcast节目中讨论美国外交政策走势,争论「生存vs繁荣」,何者为重。基本论调是,其实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的候选人当选,美中对抗短期内都难以缓和,美国受困于一方面要维持经济复兴与繁荣,同时还要确保在全球安全与秩序的主导地位。

  有趣的是,这场对话节目引起中国的注意,多个社交媒体都全文翻译,放上简体中文字幕。事实上米尔斯海默数周前也前往北京与中国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对谈。撇去米尔斯海默形容美国维繫全球主导地位的「进攻性现实主义」,以及阎为了中国扩张所提出「道义现实主义」的修辞,他们都没有否认美中未来会持续「竞争」的态势发展。两人论调的差异是美中的「竞争目的」,那就是,美国是否能持续主导,以及中国是否能突围崛起。

  中国官方偏好萨克斯的自由派说法,美中大国可以共同繁荣的论调,完全不意外。而中国青睐米尔斯海默的部分则是他坦白承认大国竞争的现实,而且直言不讳美国作为全球霸主(hegemon)无需「双标」。美国外交政策的积极目的是增加自己主导国际关係的权力极大化,无关国际道义;像是当前美国无睹中东冲突不断升级,在华府游说集团,使得美国决策圈对以色列无条件支持,无计可施,就是最好的例证。另外,乌克兰战争爆发的根源是美国过去三十年支持北约东扩,欧洲与俄罗斯两者陷入安全困境所致。米尔斯海默认为当前乌克兰战争悬而不决是一个错误的趋势,俄罗斯并不重要,美国应该集中精力对付中国。

  换句话说,中国官方深知当前美中竞争关係的困境,利用「战略沟通或战略传播(strategic communication)」的技巧,尝试利用美国精英的反思,例如米尔斯海默与萨克斯的言论,将特朗普总统匡入一个由美国社会认同的价值所构建的视角之内。

  特朗普总统对中国的军事与经贸围堵固然会持续,甚至变本加厉,但是这都无关国际道义。

  美国持续维持世界霸权按照米尔斯海默的说法是理所当然的,而且拜登总统在处理乌克兰战争与中东武装冲突上,并不适当。大国政治是自私自利的,相对美国,中国就算不遑多让,但是中国扩张的过程中争取小国支持,在近年却提出各种全球倡议,却不得不顾及「全球南方」开发中或贫穷国家。中国要强调的是美国富而不仁,中国有情有义;现实上,中国藉此可以巩固在联合国或相关国际组织体系内的支持者。

  美中两国持续竞争只会带来全球经济发展的负面效益,无法共荣。

  从美国欧巴马总统的《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特朗普第一任时期发起的美中贸易战,对数千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徵收关税,并开始围堵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的扩张。后来再到拜登总统对中国科技业进行投资和出口管制,推出「小院高牆」策略,并对中国强项产业,像是电动车产品徵收高关税。中国借萨克斯之口说出,这是美国没有意义的据错,顶多「延缓」中国的崛起,但是无益于美国经济结构复兴与就业成长;伤人一千自损八百。

  无论谁赢得美国大选,北京预计与华盛顿的紧张关係不会有任何改善。唯一的差别是,民主党的贺锦丽会延续拜登的政策,相对可预期,而且强调只是去风险(de-risk),而非脱钩(de-couple)。

  新当选的特朗普总统则有可能变本加厉,难以预期。但长期来讲,这也不见得对中国是不利的。

  如果特朗普总统未来加剧对中国的贸易战,当然会对当前放缓的中国经济造成伤害。使得中国推出的财政政策,也就是计画未来几年发放国债,增加10 万亿元人民币的额外债务,短期经济效果降低。

  如果特朗普总统短期内能「冻结」乌克兰战争与中东武装冲突,将军事力量集中在印太地区,当然对中国解放军改革前景带来极大压力。中国在争夺南海、东海与台湾主权问题上,将居下风。

  从长期来看,中国认为美国国内政治分歧加剧,对于未来的走向陷于迷失。特朗普总统这次选战胜利标志着美国社会对现况希望变革;缓解通货膨胀、住房成本、移民政策、以及不断增长的美元债务,新政府能否削减开支并减少赤字,难以乐观。

  特朗普总统「美国优先」与「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外交政策,其实为中国创造国际舞台上的活动空间。特朗普总统在第一任总统任期时就要求盟国增加国防支出,之前竞选时期又重提这样的说法,甚至要求台湾增加国防预算到GDP的10%(现在大约是3%)。这些举动可能导致未来四年美国与欧洲、亚洲盟国的关係紧张。

  特朗普总统再次入主白宫后可能会提高进口关税,他多次谈到利用关税来对付中国。推到极致,这样收紧的对中策略会否收效,在于美中是否能够在经贸上完全「脱勾」,各成体系,甚至走向新冷战。坚壁清野,让中国政经发展陷入内捲,最后塌陷。

  北京不认为特朗普总统有这样的决心,所以才会多次提到要与习近平谈判。只要未来几年美中竞争无法让美国佔有国际关係的绝对主导优势,美国经济结构没有足够的转型绩效,也不能排除特朗普总统很可能在美国仍保有相对优势时,随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达成务实的交易性协议。

  从北京的角度来看,中国要宣传美国以邻为壑,为了维繫霸权,不惜玉石俱焚。要积极利用特朗普总统要求盟邦增加国防开支所导致的「不亲密关係」,分化西方盟国。如果美国为重振製造业改革经济结构,全面拉高美国进口关税,中国更可藉此尝试鬆动全球地缘政治的格局。换句话说,中国认为只要拖延,撑住不崩溃,就会换来美国的让步。

  - 侍建宇(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国安所副研究员)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相关专题:川普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11:0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