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川普MAGA梦幻队成形 惊叹的人事布局让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川普总统 最新动态!美国候任总统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宫,新班底人选陆续公佈,《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WSJ)评论「川普正在组建一个对华鹰派『梦幻队』」。出炉的名单包括国务卿卢比欧(Marco Rubio)、白宫国家安全顾问瓦尔兹(Mike Waltz)、驻联合国大使史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以及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中央情报局长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等人。这份名单中,前3位对台湾(专题)来说不算陌生,不是国会友台小组就是众院对外国军事销售「老虎小组」成员,政府高层官员随便都能找出几张照片证实「见面三分情」。弔诡的是后面2位国安团队主要领导人,虽都被归类为「鹰派」,但主要似乎是效忠川普、奉行「美国优先」的那种,与前面几位曾经主导或「针对」中国的新出线人员截然不同。或许可以解读成「川普2.0」对中的主战场可能在经济、贸易,而非实兵刀枪;这对台湾来说可能是福祸相倚的事,不可不察。
被标籤为「对华鹰派」卢比欧、瓦尔兹、史蒂芬尼克在议员任内对中国相关议题都有「丰功伟业」。卢比欧因新疆和香港(专题)议题上的强硬立场而被中国2度列名制裁,被中国官媒称为「最偏执激进的反华人(专题)士」;瓦尔兹在众院发起减少对中国矿产依赖、对在美的中国学者学生审查设限的立法;史蒂芬尼克除公开指责中国「恶意干扰选举」外,更是推动「对抗中国共产党无人机法桉」(Countering CCP Drones Act)将中国无人机製造商大疆(Da-Jiang Innovations)「逐出」美国。3人或多或少都曾经参与或提及武装台湾对抗中国的立法提桉或言论,但在川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的大战略下,不禁让人想问「台湾」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武装台湾的目的又是什么?「帮助」台湾是目的还是手段?
总统赖清德曾以副总统当选人身份前往美国访问,并与卢比欧会面。 图片来源:赖清德脸书
中国的川普2.0难题 台湾池鱼之殃?
川普提倡贸易保护和关税政策,认为自由贸易使美国利益受损,因此加徵高关税以平衡对中国、欧盟等国的贸易赤字。川普1.0时对中国採取严厉的经济制裁和技术封锁,将中国视为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川普2.0预期将进一步限制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限制盟邦的技术和产品流出,採取更多的技术封锁措施,防止中国在半导体、5G、人工智慧等关键领域的发展。这个「去全球化」和「去中国化」的做法,正是MAGA的核心,而川普的对华鹰派梦幻队,正是这个政策的执行者。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供应链限制,中国提出「内循环为主、内外双循环相促进」的经济发展策略,试图形成更自主的经济体系;另外,中国透过东南亚和美洲的第三地运用「近岸外包」(Nearshoring)进入美国市场。只是后者已经让美国警觉防堵,而这正是台湾可能遭受池鱼之殃之处。
由于台湾的特殊地缘政治与两岸交流关係,传本月5日即有外电报导,这次支持川普的重量级功臣、SpaceX创办人马斯克(Elon Musk)要求参与SpaceX供应链的台厂将製造地点移至海外,部分供应商已将工厂移至越南和泰国。虽然经济部即时闢谣「无外传生产外移情事」,但不禁让人思考台湾会不会在美中贸易大战中被波及?另外,传出美国商务部致函台积电,针对AI加速器和图形处理单元(GPU)提供动力的7奈米晶片及更先进设计複杂晶片实施出口限制,台积电于11日断供中国7奈米以下製程晶片,中国国台办批评美国打「台湾牌」升高台海紧张局势,对台的文攻武吓加大力度,但川普2.0只希望台湾拉高国防预算买枪买砲买军火,会不会出兵「保护」台湾?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导,准备接下白宫国家安全顾问的瓦尔兹指出,预期川普将维持美国「战略模煳」政策,即华府不会言明是否出兵防卫台湾;川普将透过展现美国实力防止台海爆发冲突,以强大军事力量为后盾,运用影响力、经济实力与外交手段避免这些战争。绕了一整圈,「不战」是最高考量,所谓的强大军事力量,又建构在与时间赛跑的美中军备竞赛下,以美国现在「积欠」全球的F-35交机、战舰的年维修生产量来看,有点「黔驴之技」的味道。统领年预算高达8000亿美金的国防部长,能不能有效成为「后盾」力量?可能压缩仅有4年时间的川普2.0观察时间。
「半素人」掌国防 阻止或引爆「三战」?
川普提名福斯频道(Fox)主持人兼退伍军人赫格塞斯接掌五角大厦。前美国联邦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成员盖拉格(Mike Gallagher)直言,赫格塞斯在就任的第1天就等于向五角大厦的官僚体制「宣战」。「半素人」赫格塞斯没有显赫的军事背景,曾经是陆军国民兵上尉,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2012年参选明尼苏达州参议员败选后,2014年加入福斯新闻,过去曾批评北约盟国软弱、落后,指称中国正在打造一支「专门致力于击败美国」的军队;除了服役期间因政治及宗教观点被排挤外,也曾出书公开质疑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空军上将布朗(Charles Brown),「如果不是黑人,能否出任现在的职位」,潜在的右派、保守观点要在短时间统合,不可讳言将有一定的难度。川普将年预算高达8000亿美金的国防部交给这样的可信任亲信,不排除是因为川普1.0任期间的美国将领及国防部长,最后都成为「反川」最激烈的批评者,其中有些人宣称川普「不适任总统」,参谋长联席会议前主席、陆军上将米利(Mark Milley)则形容川普是「国家最危险的人物」。
川普任用「半素人」接掌国防,是步「好棋」也是「险棋」。熟悉传统军事情报作业的人都知道,应对可能的敌方势力,会针对对方将领、指挥官进行情蒐分析,掌握喜好厌恶、了解思维模式。这位「出乎意料」的国防部长,可能让中国、俄罗斯、北韩或伊朗完全「摸不清」;但最头疼的可能是美国军工产业的CEO。美国国防部几乎「千丝万缕」与军工产业全面挂勾,包括近年大量援助乌克兰军火,其实都是左手交到右手,是真正大发乌克兰国难财的真正受益人。盖拉格投书《华尔街日报》,批评美国国防部的成本加成合约模式已经对竞争和创新造成破坏,同时推高了成本;五角大厦对军事资产的建设要求,涉及太多互不协调的利益相关方,虽然制定了作战需求,但却未考虑技术规格,导致舰艇、潜舰和飞弹造价昂贵。盖拉格建言,赫格塞斯必须强制执行固定价格合约,并迫使私部门承包商自行负担产品和服务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而不是由纳税人承担。只是这等于直接让军工产业减少利润,必然影响对这位国防部长的「支持」;那已经在内部缺乏「人和」的新部长,再没有这些军火商的「外部」支持,日子恐怕不太好过。所以,预期2种可能,一是短命下台,二是快速「黑化」,这对美国、盟邦乃至台湾都是警讯。
接近3年的俄乌战事,传出乌克兰扬言美军援断供将自行研发钸原子弹攻俄;中东以色列(专题)、伊朗、叙利亚、叶门,可谓遍地峰火;东北亚的北韩不停地「戳一下」,射弹、炸路;中国的军事现代,东海、台海、南海都直面挑战美国。美国的「世界警察」角色,经得起国防部高层人士争斗、军火商貌合神离这样的折腾吗?无论地缘政治冲突或企图趁乱堀起,美国如果无力维持世界秩序,那擦枪走火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恐怕随时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