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救命:比留子更炸裂的,是留子的爹妈

京港台:2024-11-23 04:15| 来源:TD北美留学进化论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救命:比留子更炸裂的,是留子的爹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决定留学之后,每天沉浮于标化,文书,活动里的不仅仅只有各位同学自己,自然也有各位爹妈们。

  有的爸妈是恨不得大手一挥把孩子的申请自己整了;有的爸妈则是“丧娃式养娃”,最后连孩子上了哪个学校都不知道;也有的爸妈成为各位同学留学路上最强力的后援,虽然对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了解不多,却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帮助。

  来看看一起留学圈中的爹妈图鉴吧!

  第一类:啥?孩子?我还有孩子?

  这一类家长在小孩留学之后几乎算是半个甩手掌柜,把孩子往各种语培班冲刺班里一塞,管他爱谁谁。

  要是一下子不管到底还好了,偏偏有些家长,平时连孩子各科老师是谁都不知道,朋友也大多叫不出名字,但一看见孩子的成绩就开始吹胡子瞪眼。

  孩子:

  

  放养式养娃的家长们往往也不太清楚孩子为什么要留学,以及有哪些学校可以选择,甚至连主要的英美大学都分不清。和别的家长交流时,同学们巴不得捂住自家父母的嘴,以防止大型丢人现场。

  

  在决定留学初期,放养式养娃的爸妈们往往深信各种公众号发布的“国外教育深度好文”,什么国外家长等孩子到了18岁就切断生活费啊,让孩子家务活全包啊,然后转头就把理念灌输给孩子,美其名曰,“锻炼能力”,顺便又给自己省了不少力。

  被这样的家长带着,小孩简直是被迫暴风成长。还没有开始留学,已经逐渐学会了做饭,各种省钱秘笈,抢高铁飞机票……

  

  放养式养娃的家长虽然不知道小孩整天在忙什么,但也坚定地相信“我的孩子很忙,平时不要去打扰ta”。小孩在去各地考托福雅思SAT,和GPA及活动周旋的时候,这些家长们正在悠闲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喝喝咖啡,泡泡茶,岁月静好。

  不过,也不是所有放养式养娃的家长都是清闲的。有的爸妈同样也是打工人,平时自己上班下班都忙得一个人想分八个人用,加班加到昏天黑地。他们许多人有想关心小孩的心思,但实在没那份时间。

  

  得到的申请结果,往往在被放养的同学们这里的影响,比给家长的影响更大。看着同学们对自己的申请结果反应各异,几家欢喜几家愁,一直对孩子近况一无所知的爹妈,终于开始默默地在百度百科上搜索起了向各位同学伸出橄榄枝的几所院校。

  

  (图文无关)

  不过,真的到了要离别的几天,放养式养娃的家长的百度搜索记录里还是多了好几条“出国前应该准备什么”,“X国新冠疫情日增”,“如何寄跨洋快递”。当他们得意洋洋地和孩子提起自己的计划时,孩子:这些我都早准备好了。

  “放养式家长”站在两三只打包好的行李箱前面,心里有一点愧疚。他们这时候才发现,各位同学的个头已经蹿得比自己还高了。

  

  第二类:比孩子更卷型

  这一类家长动用了自己无比强大的人脉,把七大姑八大姨中和国外沾点边的都调查询问了一遍,这辈子没出过国的他们在某些奇怪的地方成为了“美国通”,“英国通”。

  他们能对国内外的教育差别侃侃而谈,也能准确说出标化活动GPA在不同国家的重要性。

  可他们中许多人做不到的,是把躺平的孩子从床上拉起来。

  和包办式家长的高度热情不同,这些家长的孩子们往往会在自己的留学事业上表现得相对佛系。

  标化?今年不是test optional嘛;

  活动?让爸妈帮忙在单位里找个挂名的实习不就赚翻了;

  GPA?没关系,成绩单不一定要学校开嘛。

  其他同学:球球了,让我们也抱抱这样的大腿吧。

  当在家长群里发自己的活动、标化相关的点滴时,小心这一类家长。开头“我家娃”,中间夹几个“老外”,“老美”,结尾呲牙微笑表情加玫瑰,是这一类家长发言的标配。

  包办式家长关于自己娃的发言往往能快速席卷大小群聊,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他们和他们家娃从小到大的光荣事迹。

  

  因此同学们在看到自己的包办类爸妈和别的家长交流时,同样巴不得捂住自家父母的嘴,以防止大型丢人现场(从另一个角度

  

  )。

  如果孩子的申请结果不错,没有一个包办类家长的好友能躲过ta们的三百六十度秀娃,简直把孩子录取的学校当成了语气助词。

  第三类:“钱能解决的事情都好说”型

  他们,是人人都想要的富婆家长,坚信没有什么大学是钱砸不出来的。

  标化考试报名? 钱拿去;

  活动上万经费?钱拿去;

  大学排名不够好?捐点钱让学校贿赂下US news,把排名弄高点【?

  在给钱方面,这一类家长绝对慷慨。他们并不在意钱花在哪里,也不太关心这些钱有没有真正起到作用。留学嘛,都是钱砸出来的,不是吗?

  拥有这一类家长的小孩,往往拥有令人羡慕的选择权利。但是,其实他们更多想听到的,只是爸妈对他们在做的事情的看法。

  有时候他们也会想,如果一切都来得如此容易的话,那留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但是......小编也好想拥有这种甜蜜的烦恼。

  第四类:别想从我手上骗到一分钱型

  和以上家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一类家长。

  他们对一切要费用的东西都保持怀疑态度,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好贵,一定是骗钱的。

  这个夏校要收费贵?肯定是推荐的中介老师和夏校老师合伙作案,抽提成;

  这个国际部学费高?肯定是专门给贵族小孩开放,用来水学历的;

  这个考试居然要交这么多钱?为什么不一次考好点?

  和他们解释的同学们,往往会感到无比疲惫: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人以为我们想给ETS,CB交钱吧?

  

  但是这类家长也有好处:能白嫖的资源绝不放过。免费讲座,听;免费送材料,领;免费群聊,加他个几十个。拥有这样父母的同学自然也练成一身白嫖资源的本领,花最少的钱,上最好的学校。

  第五类:一起成长型

  这一类家长既不像第一类家长一样什么都不管,也不会像第二类家长一样包办一切。他们不

  会告诉各位同学应该做什么,而是会引导同学们去做他们想做的事。

  这类家长会提前在知乎,微信公众号和一些亲戚这里了解一些不同国家留学的要求,把其中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和孩子进行讨论。他们还会和同学们一起做好规划,有哪些方面需要自己稍微督促下进度,哪些方面各位同学应该自己学着去提高。

  

  这类家长虽然也会像包办类家长一样对孩子标化成绩了如指掌,但他们不会逼迫各位同学一定要考出那些“别人家的小孩”一样的分数。

  他们会在确保各位同学知道哪一方面还需要提高,而且正在找方法提升的时候,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

  循循善诱类的家长同样也比孩子更先从录取的喜悦/伤悲/遗憾里走出来,提醒孩子接下来要干的事。交定金,办签证,办银行卡电话卡……这些事情才是尘埃落定之后的重心。

  当然,他们也不会帮孩子去办这些事儿。这类家长让各位同学自己去处理接下来的大部分事宜,只让孩子告诉有哪些操作是需要他们一起的。

  但真到了乘坐出国航班的那一天,他们还是陪着孩子去了机场。看着各位同学的身影淹没在机场的千米长队里,他们欣慰地点了点头:这个曾经跟在爸妈屁股后面的小不点,终于要起飞了。

  最后一点和家长相处小tips!

  首先,最重要的是沟通!花一点时间科普各种学校,大U文理学院私立学校;科普你的兴趣和未来可能选择的专业,说清楚你为什么想选,和你愿意为此做什么;科普一些他们可以为你提供的帮助。

  其次,不要过于依赖爸妈提供的资源;如果有能拿到的福利当然是最好的,但是需要保证自己的努力在拿到的机会中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最后,所有家长都是真实地想为孩子做点什么,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时候,同学们和家长都需要做出适当的澄清和让步;从某些角度来说,去留学对同学们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变动,每个人都需要时间去调整。

  我们只需要更多的磨合,和更多的时间。

  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孩子。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留学路上自己和父母的相处小趣事哦~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学术教育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7 08:0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