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川普若重启"中国计划" 那是给北京送大礼

京港台:2024-11-26 05:39| 来源:加美财经 | 评论( 19 )  | 我来说几句


川普若重启"中国计划" 那是给北京送大礼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川普总统 最新动态!

  凯瑟琳·托贝克是彭博社观点专栏作家,她在专栏文章中说,川普第一任期内的“中国计划”失败了。如果重新实施,将正中北京的下怀,影响美国的创新。

  川普重返白宫,再度让人担心他或许会恢复其第一任期内推出的一项失败计划。这项计划原本旨在打击中国间谍活动,但最终却演变成一场针对华人(专题)的“政治迫害”。

  这一举动不仅可能破坏美国的创新能力,还可能让中国在科技竞争中占据上风。

  2018年启动的“中国行动计划”,是一个大规模的国家安全行动,旨在防止知识产权被盗以及美国技术知识向中国的转移。

  计划由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主导,但最终在2022年被取消。因为这一计划后来演变成一场无效的种族歧视运动,主要针对亚裔美国学者,导致一系列错误指控,严重影响了研究者的生活,却对打击间谍活动几乎没有实质帮助。

  现在川普回归,人们担心“中国行动计划”可能会被重新实施。

  今年早些时候,众议院推进了一项法案,一些议员指责这是一种以新名称复活计划的尝试。而“2025项目”,这一在保守派中流传甚广的政策白皮书,与川普的议程紧密相关(尽管他试图与之保持距离),其中明确主张“重启中国行动计划”。

  同时,川普在组建新内阁时,也收罗了一批对华强硬派,并以“美国优先”的理念展开竞选活动。

  然而,如果他的目标真是“美国优先”,就需要认识到美国是一个移民(专题)国家,吸引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能让美国拥有重大优势。

  在美国大学的中国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生和研究人员中,中国行动计划导致涉及间谍、盗窃或知识产权指控的比例仅为0.0000934%。但这一计划对美国学术界的科技研究造成了严重的寒蝉效应。

  根据斯坦福大学的分析,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一直是美国科研人员的重要来源。然而,选择离开美国的人数却在不断增加。

  在中国行动计划实施后,离开的数量激增了75%,其中三分之二的人返回中国。

  事实上,这一政策似乎反而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创新雄心送上了一份大礼。

  驱逐华裔(专题)科学家,会对科技格局造成多大影响或许难以量化,但历史可以提供教训。

  美国在“红色恐慌”时期对疑似共产主义者展开广泛打击,包括加州(专题)理工学院教授钱学森,最终将他驱逐回中国。他后来成为“中国导弹之父”。

  前海军部长丹·金博尔对此评价:“这是美国做过的最愚蠢的事。”

  更近的例子是,一位华裔科学家的贡献直接推动了莫德纳公司在创纪录的短时间内研发出新冠疫苗。

  斯坦福的分析还发现,选择留在美国的华裔科学家在从事研究时遇到了更多困难,大约一半的人在避免申请联邦资助。

  如果重新启动中国行动计划,对美国科技目标的破坏可能尤为严重。

  高技能劳动力被多方视为美国保持先进领域主导地位(如芯片制造)的最大障碍之一。中国持续培养的STEM博士数量已超过美国。而近期国内的经济低迷正在驱使更多中国人才出国,对于美国来说,吸引这些创新者符合其最大利益。

  与此同时,中国间谍活动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必须严肃对待。硅谷的公司越来越警惕知识产权盗窃的风险,正在加强对员工和招聘的审查。这是明智之举,应继续推进,但需要以证据为依据,而非仅仅基于种族背景。

  数据显示,黑客攻击和网络攻击是间谍活动的主要方式。美国应将资源投入到网络安全防护上,而不是耗费大量精力去对个人进行种族刻板印象的审查。

  今年7月,距离被起诉大约五年后,前堪萨斯大学教授陶丰在“中国行动计划”时期的定罪被撤销。

  在2021年审判前,他的妻子曾对彭博表示,他们一家来美国是为了“追寻美国梦”。然而,她不得不身兼三份工作以支付丈夫的法律费用。

  他的律师后来表示,这场持续数年的噩梦“几乎让这个家庭破产”。

  这样的案件只会为中国政府的宣传提供更多弹药,帮助其吸引人才,以支持中国自身正在快速追赶美国的高科技野心。

  即使是对中国最强硬的政策制定者也应该记住,美国不能在应对来自北京的威胁时失去其自豪的价值观。

  对选择来美从事研究的科学家的持续打击,从长远来看,只会损害美国的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利益。

相关专题:北京,川普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10:4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