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Mate70正式发布!华为发布会 最后的价格太炸裂了

京港台:2024-11-27 00:39| 来源:好机友 | 评论( 36 )  | 我来说几句


Mate70正式发布!华为发布会 最后的价格太炸裂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华为最新动态!

  作为年底这波新旗舰的压轴选手,华为(专题) Mate70 系列,终于在今天正式发布。

  如大伙所见,和前两代华为旗舰手机不一样的是。

  今年的 Mate70 系列,并没有搞突袭式的上架开售。

  甚至说。

  还在今天的华为 Mate 品牌盛典上,一举掏出了包含手机、折叠屏、手表、平板等在内的真旗舰全家桶。

  

  史无前例的大阵仗。

  总不能,不应该...

  单纯就是为了给尊界带带热度吧?

  老规矩,先上个省流视频版,接着再具体盘盘:

  好机友

  ,赞17

  华为 Mate70/70 Pro/70 Pro+

  关于华为 Mate 现在的外观设计。

  现在确实在不断的迭代中,形成了一种规律。

  如果说,去年的 Mate60 是 40 系列星环设计的正统续作。

  那今年的 Mate70,明显更像是 50 系列的延续。

  新设计

  居中的大圆模组以一圈硕大的星光饰钉环绕。

  后背材质上,Mate70 系列则是全员采用锦纤材质。

  

  其中,Pro+ 为带有纹理的金丝锦纤。

  提供金丝银锦、飞天青、羽衣白、墨韵黑四种配色。

  

  Mate70 Pro 和 Mate70 则均为纯色版本。

  分别提供云杉绿、雪域白、风信紫、曜石黑四种配色。

  

  

  之前荣耀 X60 发布的时候,大伙就在猜,这次 Mate70 不会也是类似的造型吧。

  现在看——

  「阿耀,你还说你没有提前拿到图纸?」

  

  外观设计上,很多网友都觉得不如 Mate60。

  好消息是,这一代的抗造能力得以再度提升。

  Mate70 系列全系中框均采用高亮的钛合金材料,抗摔性能对比前代提升一倍,耐磨性能提升五倍。

  

  翻到正面。

  Mate70 也全系覆盖了第二代昆仑玻璃。

  

  机哥比较意外的,是这次的尺寸。

  其中 Mate70 Pro/Pro+ 都采用了一块 6.9 英寸的三挖孔四曲屏。

  四舍五入,算是 7 寸大屏机了。

  而被期望做成小屏的 Mate70 标准版,其实也达到了 6.7 英寸。

  

  显示参数变化不大,Pro 和 Pro+ 的分辨率均为 2832*1316,支持 1-120Hz 自适应刷新、1440Hz 高频 PWM 调光...

  解锁方案依旧支持 3D 人脸,但短焦指纹这次换成了侧边电容式。

  比较难受的还是标准版。

  只有 2D 人脸+侧边。

  

  新体验

  关于华为 Mate70 系列的性能。

  官方给出的说法是,配合 HarmonyOS NEXT,可比前代提升 40%。

  

  结合网传的消息来看。

  Mate70 Pro 和 Mate70 Pro+ 应该都是采用了全新的麒麟 9020 处理器。

  安兔兔跑分在 125 万左右,略超骁龙 8+。

  而标准版,则大概率还是保持麒麟 9010。

  

  续航上,三个型号采用三种方案。

  最顶的 Mate70 Pro+ 搭载 5600mAh 电池,支持 100W 有线快充和 80W 无线快充。

  Pro 同样支持 100W+80W 快充,电池缩小为 5400mAh。

  标准版则是 5200mAh+66W+50W。

  

  网络作为华为的老本行,这次也有升级。

  其中,华为 Mate70 Pro+ 首发搭载支持一次连星,时刻在线的卫星寻呼。

  Pro 和 Pro+ 的灵犀通信也升级为第二代。(标准版为第一代)

  

  影像方面。

  Mate70 Pro 和 Pro+ 均采用由 5000 万可变光圈主摄、4000 万超广角、4800 万 4X 潜望长焦、150 万红枫原色摄像头组成的四摄系统。

  其中,潜望长焦支持 5cm 长焦微距。

  至于红枫原色摄像头的加入,则主要是为了提升色准的表现。(活久见,居然有一天可以看到华为吹色准。)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Pro+ 的三摄均为 RYYB,Pro 为 RGGB。

  

  标准版同样拥有 150 万红枫原色摄像头。

  但潜望长焦降级为 1200 万像素。

  其他方面,Mate70 还全系支持 IP68+IP69 双防水。

  AI 体验新增了 AI 运动轨迹、AI 主角时刻、AI 隔空传送等一系列新功能。

  

  重点来看价格。

  最低的入手门槛还是 5499 元起。

  其中 Mate70 一共提供三个内存版本:

  12GB+256GB 售价 5499 元,12GB+512GB 售价 5999 元,12GB+1TB 售价 6999 元。

  

  Mate70 Pro 同样,也是三个内存版本:

  12GB+256GB 售价 6499 元,12GB+512GB 售价 6999 元,12GB+1TB 售价 7999 元。

  

  如果想要 16GB 内存的话,只能至少是 Pro+:

  16GB+512GB 售价 8499 元,16GB+1TB 售价 9499 元。

  

  华为 Mate70 RS/非凡大师手表

  按照惯例。

  除了发布了标准版、Pro 和 Pro+ 三个「常规型号」外。

  华为这次也给 Mate70,推出了一款冠以「非凡大师」的 RS 版本。

  外观一脉相承,采用经典的八角形相机模组设计。

  

  全部采用真·陶瓷后盖。

  配色则是除了祖传的瑞红和玄黑外,又新增了一款皓白。

  有一说一。

  这次感觉 RS 才是最好看的那台,尤其是白色版。

  

  配置方面,Mate70 RS 继承了 Pro+ 大部分的属性。

  主要的区别在于,正面的玻璃盖板升级成了玄武钢化昆仑玻璃。

  屏幕也替换成了一块双层 OLED,峰值亮度提升到 3500nit。

  

  价格嘛,自然也贵不少:

  16GB+512GB 售价 11999 元,16GB+1TB 售价 12999 元。

  

  不仅是手机,作为华为目前最为昂贵高端的非凡大师系列。

  这次华子还带来了一款全新的手表。

  蓝宝石水晶表圈、24K 黄金字符、六段 18K 金条装饰、黄金旋转表冠...

  支持专业高尔夫模式、双向北斗卫星消息、百米潜水。

  

  省流:价格为 23999 元。

  

  华为 Mate X6

  考虑到此前发布的华为首款三折叠 Mate XT,价格还是有点太超标了。

  真要论接下来华为折叠屏的出货主力,毫无疑问,还得看今天发布的 Mate X6。

  

  设计的变化主要在于配色搭配上——这一代更花哨了。

  除了提供曜石黑、深海蓝、寰宇红三种纯色素皮版本外。

  还有采用锦纤的星云白和星云灰配色。

  

  屏幕对比前代略微变大。

  外屏 6.45 英寸、内屏 7.93 英寸。

  均支持 1-120Hz 自适应刷新、1440Hz 高频 PWM 调光,且外屏覆盖第二代玄武钢化昆仑玻璃。

  

  架构上,Mate X6 升级为分布式玄武架构。

  配备超强机翼铝机身框架、全新玄武水滴铰链、碳纤维内屏支撑层。

  整机更加可靠的同时,散热、通信、续航等体验均有所增强。

  具体包括:搭载超高导热石墨烯材料、第二代灵犀通信、5200mAh 电池+66W+50W 快充...

  且支持 IPX8 级抗水和星闪查找手机。

  

  影像系统放在折叠屏里,Mate X6 也算是目前堆得比较猛的一档。

  参考 Mate70 Pro,它也搭载了由 5000 万可变光圈主摄、4800 万潜望长焦、4000 万超广角、150 万红枫原色摄像头组成的四摄。

  且在重量和厚度方面。

  它同样控制得比较轻薄,为 9.9mm、239g。

  

  来看价格,一共四个版本:

  常规版的 12GB+256GB 售价 12999 元,12GB+512GB 售价 13999 元。

  此外还有售价 14999 元的 16GB+512GB 典藏版,以及售价 15999 元的 16GB+1TB 典藏版。

  

  对比常规版。

  典藏版的主要区别是多了个低轨道卫星通信,是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天通+低轨三网卫星通信的手机。

  

  最后再聊回今天的主角 Mate70 系列。

  关于大伙也很关心的系统问题。

  今天余承东在发布会上给出的说法是——

  Mate70 出厂还是预装鸿蒙 4.3 系统,但是,同时也会提供一个可升级原生鸿蒙的选项。

  换句话说,想用哪个,你可以自己选。

  相比起 Mate70 全面开启原生鸿蒙,华为最终把时间稍微延后了一点点——明年发布的所有华为手机和平板,正式全面预装 HarmonyOS NEXT。

  

  至于体验的话。

  咳咳,机哥的手机们,这会也都已经就位了,

  等我先玩一玩,后续再给大伙带来详细的解读。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专题:华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7 05:1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