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戏剧性大逆转!又不加关税了

京港台:2024-11-27 01:21| 来源:刘晓博说财经 | 评论( 26 )  | 我来说几句


戏剧性大逆转!又不加关税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全球关税、贸易战开打!

  川普冲击波正在席卷全球,但“反川普交易”也开始了!

  11月25日,多家官媒报道说:欧盟同中国正接近就取消对华加征的进口电动汽车关税达成解决方案,这是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在接受德国新闻电视台的采访时透露的。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是10月31日落地的,到现在还不到1个月,但就可能取消了!

  这绝对是一个戏剧性大逆转!

  今年10月30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祭出了“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其中比亚迪将被征的税率是17%,吉利汽车是18.8%、上汽集团是35.3%,其他合作公司将被征收20.7%的关税;特斯拉将被征收7.8%的关税;其他不合作的公司将被征收35.3%的关税。

  这个税率,比拜登政府祭出的100%关税要低很多。

  对此,中国坚决反对。

  随后,双方开始了谈判。现在接近于达成协议。

  那么,为什么中国和欧盟能迅速达成协议,而且有望取消加征的关税?

  

  主要是两个因素:

  第一,欧洲车在中国市场份额比较大,尤其是德国车,所以不希望跟中国翻脸;

  第二,川普即将举起关税大棒,欧盟也面临着被加税10%的可能,甚至还会影响欧洲各国的军费、北约的地位等。欧盟和中国都不希望两线作战,双方都希望在1月20日川普上台之前达成协议,并进一步改善中欧关系,以制衡川普。

  下图是最近5年,各车系在中国市场的占比。

  

  国产车在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23年突破了56%,今年将突破60%。

  国外四大车系中,欧洲车(主要是德国车)份额仍然非常高,去年接近20%。德系的BBA(奔驰、宝马、奥迪)更是中国中产的挚爱。

  所以,德国最不希望看到欧盟跟中国爆发汽车关税大战,那样只能让德国最受伤。德国是欧盟的长子,或者说是第一大支柱,德国的坚决反对,让欧盟在汽车关税问题上不像美国那样坚定。

  下面两组数字,可以充分说明德国汽车业对欧盟决策的影响力:

  1、汽车业是德国制造业的一哥,也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全行业(包括车企、供应商、销售商、零配件)增加值占德国GDP的7%到8%,超过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2、德国是欧盟最大的经费来源。以2021年为例,当年德国向欧盟预算净贡献了251亿欧元,是第二大会员国法国的两倍,相当于第三大国意大利的8倍。

  近年来,全球汽车市场整体销量增长乏力,成为典型的红海市场。

  市场内部正在发生一场巨变——新能源、智能化等概念崛起,尤其是中国(比亚迪、吉利等)和美国(特斯拉)的车企快速抢占市场,让德日韩传统的燃油车企业遭遇了巨大的挑战。

  以奔驰、宝马、奥迪为例,最近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三家企业的营收分别下降了6.7%、15.7%和5.5%,利润则都出现了超过五成以上的跌幅。

  

  BBA们当然不想在这个时候,失去中国宝贵的市场的份额。

  另外,小院高墙也无法提升企业竞争力。他们希望通过跟中国厂商的竞争、合作,来不断提升自己。

  应该说,在这一点上欧洲人比美国人聪明。

  川普之所以要对全球都加税,主要是美国燃油车在全球市场份额越来越低,无论是日本(专题)人、欧洲人、韩国人还是中国人,都不太喜欢美国燃油车了。所以,只能破罐破摔,关门搞内循环了。

  

  资料图

  特斯拉虽然表现不错,但川普不喜欢新能源,他喜欢传统能源。

  欧盟是在什么前提条件下,取消对中国车加征关税的?目前还没有看到权威发布,估计有以下成果:

  中国更多的车商到欧洲投资建厂,增加欧洲的就业机会;中国适当降低欧洲车的关税,不对欧洲生产的大排量燃油车加征新的关税;或许还有降低新能源车的政府补贴等内容。

  最近我多次提醒大家关注两件事:第一,是中国高层会议提出,要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第二,是最近对新能源、光伏等行业降低了出口退税。

  这些措施,都是在回应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诉求,降低中国优势产业“卷”的程度。

  它还意味着,中国正在建设国际贸易统一战线。先是欧盟,接下来还会有日韩。

  

  上图是中国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地,其中来自欧盟的顺差在去年占比为26.7%,今年前三季度占比为26.3%。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中欧贸易额高达7830亿美元,中欧之间几乎每分钟就有约150万美元的贸易往来。所以,中国对欧洲、欧洲对中国,都极为重要。

  尤其是在川普卷土重来,对欧洲不那么友好的情况下,欧洲和中国牵手就变得顺理成章了。相信中日、中韩关系,也会有进一步的改善。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到底会打到什么程度?我的预判是:

  1、这一轮谈判,比2018年4月到2019年12月更容易达成协议;

  2、目前中国商品输入美国的平均关税是19.3%,川普扬言加到60%,最终很有可能低于30%。个别品种会超过100%,但品种会很少。

  3、中国会加大对美国商品的采购,比如天然气、石油、黄豆、玉米等。

  4、人民币(专题)可能会在贸易摩擦中贬值到7.5到8之间,然后在达成协议之后回到7.2甚至7.0附近。

  5、中国股市会在这期间波动性增强,甚至可能一度逼近3000点。但随着协议达成,中国宏观政策发力,还会逐步走好。但时间点不确定,要看双方谈判进程。

  上述预判是基于理性做出的,但川普的理性不同于常人,所以变数比较大。

  另外,为了应对川普冲击波,中国的宏观政策会进一步发力,明年3月两会之后,大概率会有新一波增量政策集中出台。未来两周内,央行可能有一次大力度降准,春节前后有望降息一次。

相关专题:关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 00:4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