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微信“瘦身”之后,128GB的手机依然没得救

京港台:2024-12-3 10:36| 来源:钛媒体APP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微信“瘦身”之后,128GB的手机依然没得救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眼看着微信算来算去得要个十几分钟才能清理完,着急回消息的林曼熟练地上滑退出后台应用,再次点开微信,长呼一口气,这次总算可以正常使用了。

  256G的苹果手机,微信内存就占了60G,不堪重负的手机常常会陷入卡顿。更严重时,微信会直接弹出“无法使用微信”提示,告诉她可用存储空间严重不足,根本无法再使用微信。

  微博、淘宝、小红书,凡是不着急用的APP都被林曼卸载过一遍,偶尔想起来又下载回来,等再次无法打开微信时卸载。下载、卸载、下载,和她一样日常陷入“卸载循环”的用户还有很多,大家都在“抱团取暖”,争取把256G用出1024G的效果。

  林曼朋友的经历更是惊心动魄:刚下载好一个10G的游戏,再打开手机时APP图标瞬间被卡没,本以为重启会有所好转,结果就这样意外崩溃,不停自动开机关机。慌了神的她在小红书求助,很多有相同遭遇的人告诉她,可以刷机试试,或者趁手机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立刻解锁卸载几个APP,不然手机就只能变成“砖机”了。

  内存不足,成了用户和手机上演“生死时速”的罪魁祸首。怪又不能怪手机,毕竟现在为内存流过的泪都是当年买手机时交过的税。有网友甚至分享出“苹果手机扩充内存上限大法”——升级iOS系统,清理灰色空间。但是此计毕竟不宜长久,随着去过的地方越来越多、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总有一天上限也会无限爆满。

  林曼发现,各类APP一次次弹出的提示,就好像逼着用户做“死亡选择题”——我和其他APP掉水里,你先救哪一个?此情此景梦回当年QQ与360的软件大战。

  曾几何时,她以为128GB就能用到天荒地老,但现在手机却动不动就提示存储空间不足,而其中最大元凶无疑是动不动占比一大半的微信。聊天记录缓存大到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算起,点开一看连8天前的图片都无法加载。

  好在微信总算“良心了一回”,最近它正在灰度测试的一项新功能,兴许就能解决存储难题。在微信8.0.54版本,新增了一项名为“原图、原视频14天后自动清理”功能。

  

  微信闯的“祸”,终究要自己来解。林曼对它很是期待,如果功能如期上线,小存储容量的手机,终于要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了。

  哈姆雷特式难题

  当下能和“手机电量焦虑症”相提并论的Z世代新型焦虑,恐怕只有“手机内存焦虑症”。高画质照片、MAX功能APP,让用户面临着一个新的抉择——要质量,还是要存储自由?

  暴增的手机像素,让文件体积成倍增加。换句话说,手机厂商们为什么那么钟情于手机像素的“内卷”,手机相机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间接导致了手机用户“存储焦虑”的产生。

  先说硬件部分, 2000年,全球首款拍照手机夏普J-SH04面世。对于听惯了手机像素几千万的朋友来说,夏普J-SH04仅11万像素的配置可能让人难以置信,但手机能拍出355*288分辨率的照片在当时而言的确可以说是开创性的,因为它意味着手机开始具备视觉能力。

  2012年,预示着当时像素顶峰的诺基亚808 PureView面世,其像素高达4100万,拥有1/1.2英寸感光元件、卡尔蔡司镜头、索尼像素超采样技术等特性。

  

  手机品牌HTC,也就是大众俗称的“火腿肠”,在2011年推出的G11智能手机,后置摄像头像素达到了800万,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先进。

  时至今日,手机影像供应链的技术有了突破性发展,手机摄像头像素也基本全面迈入千万级别。去年发布的荣耀90采用了三星HP3传感器,而这是一颗拥有2亿原生像素的主摄传感器。

  如果说手机厂商成倍卷像素,成倍上“内存buff”,目的是干掉单反,那么当前高端智能手机的相机像素已经超过了大部分专业相机,却至今无法取代单反摄影,就足够说明问题。

  对于相机而言,体积和重量往往代表了配置和功效。除了镜头、传感器、处理器三大件以外,专业相机还拥有独立的对焦系统、测光系统、存储系统、取景系统等多项结构,这些结构的存在保证了相机的成像素质。

  但在寸土寸金的手机结构空间中,想要把这么多结构塞进来,当前的光学技术是不允许的,这就决定了手机相机只能通过高度集成化的设计来实现拍摄工作,也就难以还原相机功能。

  由此看来,手机厂商与其大动干戈宣传手机像素有多“炸”,不妨让内存再轻一点、更轻一点,摆脱内存焦虑或许也会成就未来一大卖点。

  此外,色彩更丰富、细节更锐利、亮度更高的图片或者视频,也都拥有着相当庞大的文件体积。部分主打拍照功能的手机,还提供了拍摄RAW格式照片/视频的选项。RAW也就是没有经过处理的原始图像文件,更加方便用户进行后期调色、裁剪、修改,拥有更广阔的处理空间。

  但同时,RAW格式文件的体积大小也相当可观。一般来说,采用HEIF格式的文件体积假如有2MB,那么采用了RAW格式后往往会增至56MB左右。

  照片、聊天记录是一回事,App的“无限膨胀”则是另一回事。

  一个平平无奇的App,动不动就要几GB不说,还会增添一大堆与核心竞争力毫不相干的功能。打车软件可以社交、社交软件可以玩游戏、外卖软件可以借贷......一个个App,都恨不得自己能“全知全能”,占内存也不意外。

  

  科技狐、硬件侠等科技博主,就曾测评过手机APP内存,结论是由于版本不断更新迭代、信息日日冗余,APP放着不用也会“膨胀”,微信内存就比刚下载时膨胀575倍。

  如今手机存储空间越来越大,为什么还是感觉不够用?也许并不能全怪消费者。

  有业内人士表示,APP变大是导致手机存储焦虑的罪魁祸首,“一是各类APP初始版本越来越大,之后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数据的不断累积,所占空间越来越大;其次是照片和视频的分辨率越来越高,以及消费者照片和视频的积累,导致影像方面占据空间也越来越大;三是各安卓厂商的操作系统都是在安卓基础上进行定制化修改,增加了更多功能或特效等,所占空间也在上升。”

  照片、APP叠加出的“内存宇宙大爆炸”,成为手机内存悖论这个硬币的反面。翻个面,是用户对手机内存扩容的无限期待。

  永远被填满的空间

  如今再回望iPhone 4S的年代,8G、16G、32G、64G的内存简直不可思议,被汤姆猫、切水果、愤怒的小鸟、祖玛、神庙逃亡霸屏,连下五六个APP也不觉得卡顿,甚至还能拍些视频留个念。手机扩容十几倍,对手机可用性的欲望也越来越大,无形中陷入“手机存储悖论”。

  有网友用人生哲学式的评论来解读:“人生中存在太多无关紧要但不舍得删的东西了。内存天然少的时候,人都从一开始就知道优先级,只留下最重要的东西。”

  但一旦冗余溢出了,反而什么都觉得要留下,只为了一句“万一呢”。每个人的手机都少不了几段演唱会跟唱视频、几张旅游空镜打卡照,哪怕根本没有第二次打开的机会,也觉得有保留的必要性。

  8月,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曾联合京洞察通过调研“你的手机用的还好吗?”对用户展开访谈,调研结果显示:存储已经成为大家手机使用中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其中,27.8%的人手机存储空间已使用超80%,15.3%的人会频繁清理手机存储空间。81.5%的人换手机要升档存储空间,82.7%的人表示至少要512GB以上。

  

  一边清理一边用是当代人的日常。调研显示,76.1%的消费者选择清理垃圾缓存,清除之后立马能够多出几个G;56.3%的消费者选择删照片视频,时常在该删除哪些照片中反复纠结;45%的消费者则瞄准那些不断“膨胀”的应用软件,为手机来个大“瘦身”。

  一旦清理拖延症发作,那么剩下的路,似乎只有手机扩容可解。

  而手机内存具体要扩容到多大,45.2%的人选择512GB,31.7%的人认为需要1TB,甚至还有5.9%的人期待2TB及以上的手机存储空间。一旦扩容,问题接踵而至: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内存,那么就失去了下载约束,到时候4TB、8TB或许都满足不了“胃口越来越大”的APP和用户。

  而且,不同配置的手机之间价格差也较大,安卓手机价差约600-900元,苹果手机价差最高可达2000元。以iPhone 15为例,128GB版本官方售价5999,256GB版本售价6999。也就是说,多出128GB的存储空间,需要支付多1000元。要知道,近两年存储颗粒价格回落,如今1TB容量的固态硬盘也仅需400出头的价格。

  目前相对友好的是小米15,256G与512G价差仅为300元,网友笑称其为“千元机霸”,在线求雷军推出2T款,只要“加量不加价”。

  不过不加价的态势,目前看来也难以为继。今年双十一,很多网友都发现手机价格纷纷上涨,背后就有内存的功劳。小米中国区市场部副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在微博上表示:“内存价格经过持续一年的涨价,已经到了一个相对的高点。”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内存和大存储的智能手机(如12GB、16GB、1TB等配置)可能会迎来不同程度的涨价,因此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且买且珍惜。

  微信能解内存危机吗

  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用户把微信新功能当作“救命稻草”,一键治好拖延症,又能“平白无故多出不少内存”,实在是应急之需。用户可能不关心微信拍一拍、撤回多出多少个功能,但一定会在意内存这个“命根”。

  在此前的版本中,对于很久前的聊天记录里的图片,如果没有及时手动查看原图,微信会在一段时间后自动清理掉这些内容,导致无法查看。而现在,微信新增了一个选择自动清理的开关。

  目前这个新功能还在灰度测试中,被内测到的用户可在微信的“我”-“设置”-“通用”-“照片、视频、文件与通话”界面,找到“原图、原视频14天后自动清理”功能并点击打开。

相关专题:手机,微信,腾讯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1 09:3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