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应对中国竞争 美国会呼吁强化国防工业政策

京港台:2024-12-6 05:41| 来源:自由亚洲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应对中国竞争 美国会呼吁强化国防工业政策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2月5日,美国众议院中共问题特设委员会主席穆勒纳尔在一场听证会上示警, 美国需要推动重大政策变化才能恢复美国既有威慑和打赢中国的能力。

  美国当前的军工体系能否应对未来与中国可能的冲突,近年来成为美国政坛的关注焦点。美国总统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周三示警,如果美国与中国交战,弹药库将迅速耗尽。他呼吁要建立健康的国防基础工业,不仅是在冲突前做好准备,也要能在冲突期间拥有再生、激增和建设的能力。

  本周四,在一场名为“重建民主军火库:加强美国国防工业基础和劳动力的当务之急(Rebuilding the Arsenal of Democracy: The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America’s Defense Industrial Base and Workforce)”的国会听证会上,安杜里尔工业公司(Anduril Industries)首席战略官布罗斯警告说,美国一旦与中国发生战争,不到一周就将耗尽现有的武器储备:“大国冲突是一场攸关生产、消耗和再生的战争,这种规模对美国当前的国防工业基础来说几乎不可想象。我们可能为第一天的战斗做好了准备,但并未对之后的第30天做好准备,更别说是第300天了”。

  脆弱的供应链

  美国众议院中共问题特设委员会主席穆勒纳尔在听证会上表示,美国当前的军工业体系“无法快速或大规模创新,且供应链很容易受中国的操纵和经济胁迫影响”,唯有重大政策变革才能恢复美国威慑和取胜中国的能力。

  该委员会资深议员克里希納莫蒂(Raja Krishnamoorthi)也指出,未来十年内,至少一半的几率美中可能爆发战争,因此事前就应当做好准备:“几周前,我们进行了一次模拟。结果显示,由于美国和中国在关键国防系统的生产能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可能会再引发中国在印太地区的侵略行为”,比如用来制造红外线系统、弹药的镓(Gallium)、锗(Germanium)、锑(Antimony)等关键稀有矿物,就在两天前遭中国禁止出口到美国;而美国的镓、锗、锑供应依赖中国的比例更高居100%、83%及50%。

  针对如何强化美国军工业基础,美国国防部原助理副部长洛克(Halimah Najieb-Locke)与主要国防领域企业主管们建议,加大投资力度并主动创造市场需求,以最大程度地释放资本主义经济的潜力。

  洛克作证时表示,除了拜登政府任内推动增进供应链韧性、人力储备程度,以及更弹性的采购和经济威慑等四项优先考量外,还要“通过快速转向数字化流程,允许军民两用系统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和整合速度,以期创造抵御对手的不对称优势”, 包括大幅增加对芝加哥 MxD 等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机构的资助,以及国会授权成立工作小组评估美国的军工业动员能力并提出建议。

  洛克认为,美国工业动员面临的挑战包括新旧系统的衔接问题,以及为了节省成本而过于依赖全球供应。而要想快速并规模化提高生产规模,当前是恢复美国应有的自主能力及主动性的时候了。

  美国业界呼吁放松管制 加快采购流程

  安杜里尔工业公司首席战略官布罗斯(Chris Brose)则认为,强化美国军火库不仅仅是增加预算支出那么简单,还得从根本上改变采购模式,包括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现有低成本、能大规模生产的自动化载具和武器系统中,例如大型无人舰船、潜艇、飞机、地面车辆,以及具备长射程及高载荷能力的军事装备等。

  布罗斯说:“美国的国防体系沿袭自前部长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有意创建的是一个由国家运营的规划过程……。但如果国防部能正确整合出需求,并快速购买上述这些军备,这在资本主义运作下的效率可以是惊人的(crazy)。”

  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资深客座研究员葛林瓦特(William Greenwalt)也强调,政府的角色是必须提供长期一致的支持。他并表示,“美国国防工业基础只有与潜在的商业工业基础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创新和创意是双向流动的,从国防到商业,从商业到国防”。

  不过,葛林瓦特认为,上述政府与民间的紧密互动自1960年代变弱,“传统采办流程,也就是启动项目到签订合同的决策时间,从1950年代不到1年,到现在增至接近9年;作战能力或启用创新技术的时程,也从额外4年增至10-20年。目前,美国的国防工业基础像是回到二战前和平时期的水平,只不过军火库现在是私人经营而不是政府所有,但仍然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和控制。”

  葛林瓦特还建议,在提供效率及生产诱因方面,政府要首先恢复紧迫感,以处在紧急状态的思维采取实质行动,并放松管制、重视解方而非符合规定,以及与民营公司共同承担风险及保险责任等。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3 08:5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