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他是民国大师,暗恋杨绛,新婚妻子为他献出生命

京港台:2024-12-8 05:18| 来源:阡陌文史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他是民国大师,暗恋杨绛,新婚妻子为他献出生命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他是民国大师,杨绛是他初恋,新婚妻子为他献出生命,最后与一位农妇白头偕老。

  1920年,苏州振华女校的女生们捂嘴偷笑,迎接女校第1位男同学。

  “万绿丛中一点红”,敏感的小男孩尴尬得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叫费孝通,1910年出生在苏州一个书香门第。

  1920年,费家搬到苏州后,母亲杨纫兰找到自己的好友——振华女校的校长王季玉,希望能让儿子入读这所办学严谨、赫赫有名的女校。

  就这样,费孝通不情不愿地成为女校中唯1的男生。

  这段经历虽让他很难为情,却也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第1次心动。

  班里一位学习优异、多才多艺的女孩引起了费孝通的注意,小小少年对她产生了朦胧的爱慕。

  女孩叫杨季康,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才女杨绛。

  

  后来费孝通转入东吴大学附属一中,两人交集变少。没想到1928年两人在东吴大学校园再度重逢,成为校友。

  杨家有女初长成。多年不见,杨绛更加气质温婉、才华横溢,身边有了许多追求者,费孝通也怦然心动。

  

  面对其他男生的穷追不舍,他有点嫉妒又骄傲地宣布自己是杨绛的老同学,老早就认识,“你们追她,得先过我这一关。”

  他对杨绛展开猛烈追求,不断写情书、通过努力让自己变优秀来吸引杨绛的注意。

  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杨绛却始终只当他是普通朋友。

  1929年,东吴大学闹 学 朝,费孝通转到燕京大学,杨绛去了清华外语系。

  在清华校园,杨绛遇到了命中注定的人。

  与钱钟书初相遇时,钱脱口而出:“我没有订婚”。而杨绛也马上澄清,“我没有男朋友”。

  两人相视一笑,心意相通。

  真爱就是这样不讲理,没有先来后到,明明费孝通先遇到杨绛好多年,却敌不过后来者的惊鸿一瞥。

  起初,年轻气盛的费孝通并不服气,他也考入清华,想通过努力证明自己并不比钱钟书差。

  后来,他明白了温情守护终究敌不过两情相悦,于是“发乎情,止乎礼”,把对杨绛的感情深埋心底,将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上,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另一段缘分也翩然而至。

  

  在一次社会学系的聚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海阔天空。有一个女生与他的观点南辕北辙,两人不分高低地争辩起来。

  固执的费孝通为了彻底说服这个“学渣”,就送了她一部大块头专业书,没想到竟促成了两人的缘分。

  女同学叫王同惠,精通英、法语,两人常一起讨论学问。一来两去,彼此都被对方的才华折服,日久生情。

  1935年,一场简朴而神圣的婚礼在未名湖畔举行,燕京大学的校长司徒雷登为费孝通和王同惠主持婚礼,冰心的丈夫吴文藻为其证婚。

  

  一对才子佳人,羡煞旁人。婚后夫妻琴瑟和鸣、夫唱妇随。不久,费孝通携手王同惠前往广西大瑶山进行田野调查,这是他们独特的蜜月之旅。

  那里人迹罕至、崇山峻岭、溪流潺潺,但只要能与丈夫在一起,王同惠甘愿吃苦,没有一句怨言。

  然而,上天却对给了他们一个残忍的考验。

  一天,暴雨如柱,费孝通不小心踩入当地猎人设置的陷阱,大腿又被石头压到,动弹不得。

  王同惠心急如焚,急忙下山去找村民来救丈夫,谁知发生意外!她掉入水中,被山洪冲走。

  此时,两人结婚才短短的108天!看到同惠面目全非的尸体,费孝通悲痛欲绝,以头撞石,欲与新婚妻子一同葬身这大瑶山之中。

  

  幸好村民及时阻拦,才避免了另一起悲剧发生。后来,在身边人不断的劝导下,费孝通终于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同惠为我而死,我当带着她的爱继续前行!”。

  他在大瑶山为妻子立碑纪念。然后强忍悲痛,凭着顽强的毅力,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写出了让他享誉世界的巨作《江村经济》。

  王小波力荐这本书,他曾在文章中说,“如果要问我中国人的著作里,哪本最值得一读?我的答案是费孝通的《江村经济》!”

  书的首页,是费孝通的深情告白:“献给我的妻子王同惠”。后来,他又写出《乡土中国》,这本书更是成为许多欧洲大学学生们的必读书目。

  王同惠离开4年后,另一个女人走进了费孝通的人生。

  她是家人为其介绍的农村女子孟吟,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却通情达理、善解人意。

  费孝通喜欢她身上的单纯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两人携手走过了50余年的风风雨雨。

  他们共同经历了抗战时期的颠沛流离、东躲西藏的日子;

  也经历了西南联大时贫困窘迫,靠吃番薯糊口的日子;

  还经历了特殊年代,费孝通遇到不公平对待时,孟吟不离不弃,坚持替丈夫伸冤,助他东山再起的日子。

  

  他们就这样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相守一生。

  1994年,孟吟病逝,费孝通感慨万千,作诗悼念:

  “老妻久病,终得永息。老夫忆旧,幽明难接。”

  11年后,95岁的费孝通结束跌宕传奇的一生。

  他一生淡泊名利,专注学术研究,令人敬佩。他的情路坎坷,但幸运的是最终“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相关专题:恋爱,婚姻,杨绛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4 02:1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